第十一章【震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极,你说什么?八弟被人刺杀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八弟现在怎么样?你给朕说清楚。”周国皇宫之中,正在连夜批阅奏章的大周天子赵康听见锦衣卫统领赵无极连夜传来消息,震惊不已,难以致信的道。
赵无极是大周皇室成员,其祖上是太祖皇帝四子平西王一脉,后来平西王府没落,武宗皇帝削藩之时平西王府遭到除名,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赵无极因为自己出色的武功和敏锐的分析能力终于脱颖而出,又因为他是大周皇室成员,所以在先帝时期赵无极便被委以重任,统掌锦衣卫。
天昌皇帝登基之后因为根基不稳,不好妄动这些先帝的老臣子,现在又因为爆发了西北战争,国家危难,赵康也不好在这个时候自乱阵脚,赵无极也就继续掌管锦衣卫。
赵无极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微臣刚刚收到了汴州锦衣卫的连夜加急消息,今天晚上在汴州城段的运河上有大批刺客图谋行刺八贤王,不过幸好龙船之上有大量的锦衣卫高手在保驾,这次刺杀全面失败,参与此次刺杀的主谋也已经被八王爷俘虏,现在八王爷正在提审这群刺客。”
赵康疑惑的问道:“查清楚这批刺客是什么人了吗?”
赵无极羞愧的道:“还没有,八王爷遭遇行刺之后锦衣卫就立即将消息穿了过来,现在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不过请皇上放心,不需要多久锦衣卫一定会传来准确的情报的。”
赵康咆哮道:“查,都给朕狠狠地查,一定要将这批刺客的身份给朕查出来,胆敢刺杀八弟,朕看这群刺客真的是活的不耐烦了,无极,传朕的旨意,要是查出了这批刺客的真正身份,无论是什么势力,都给朕消灭了。另外传旨给沿线州郡,让他们都注意一下八弟的行程,如果再让刺杀的事情上演,那他们就统统给朕滚回老家去。”
面对着震怒的天昌皇帝,赵无极丝毫不敢有什么怠慢,连忙用心记住皇帝所说的一切命令,简洁有力的道:“臣遵旨。”
天昌皇帝点头道:“嗯,对了,无极,现在西北的局势怎么样了?陈孝祥卿现在到哪里了?”
赵无极道:“根据锦衣卫最新的情报显示,西北现在混乱不堪,秦、汉两国联军现在在西北已经陷入了僵持,西昌道大都督陈霸先将军现在率领着西昌道残余的八万大军坚壁清野,死守西昌首府归德府,秦、汉联军一时之间难以攻下归德府,眼下双方处于僵持之中。
大元帅现在日夜急行,中军现在已经到达潼关,先锋部队已经出了关内道,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先锋援军预计两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径原道,五天之内大军肯定能够到达西昌道。”
赵康闻言苦笑,归德府中现在的正规军队总共不过八万,就算是加上归德府的州军两万人也不过是十万,可是攻打归德府的却是五十万大军,一比五的比例实在是相差太大,就算赵康再不懂军事,这个时候也知道双方实在是兵力悬殊,归德府的周军未必就能够守上多久。
除非陈霸先能够创造出奇迹,再创出一次类似于官渡之战或者赤壁之战之类的以少胜多的经典奇迹,否则的话这十万军队很有可能就会沦为秦、汉联军入侵大周的垫脚石。
每当想到这种可能赵康心中就是一阵的不舒服,那些都是大周的精锐,都是大周皇朝争霸天下的利器,大周如果折损了他们,就等于是砍断了一只手臂,要知道这个天下精锐部队又哪里有那么多?
精兵都是打出来的,整个大周唯一的战乱之地就是西北,因此大周的精锐也全部集中在了西北,西昌道紧邻着后秦和北汉,也是与两国爆发战争最多的一道。
西昌大都督陈霸先手下的这一支西昌军可以说是整个大周皇朝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要是就这般的折损的话,那么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几年中大周都要安静的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再也没有力量发兵西征或者北伐了。
西北三道以西昌道的战略位置最为重要,而西昌道又以首府归德府的战略价值最高,只要归德府还掌握在周军手中一日,那么秦、汉纵然空有五十万大军,也休想移兵径原道或者凤翔道一步。
援军已经在路上,赵康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被围困在归德府中的八万西昌军能够坚持住,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直等到援军的到来。
赵康苦笑道:“朕知道了,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先退下去好了,记得朕的命令,西北和淮南这两块地方你多关注一下,退下吧。”

就在周国君臣为了赵景的刺杀和西北的战局忧心不已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秦国国都兴庆城,那座威严的秦宫之中,秦国武威皇帝这个时候也正愤怒的咆哮着。
“胡闹,简直就是在胡闹。仙柔这孩子简直越来越不象话了,哼,刺杀周国八贤王,这种事情她竟然也做得出来,而且竟然还刺杀失败被俘,简直把我后秦皇室得脸面都丢尽了。”
面对着武威皇帝的滔天怒火,负责掌管着秦国情报机构天鹰堂的秦国太子秦政大气也不敢喘一下,虽然这名太子被武威皇帝取名为政,取了这样一个与一代千古大帝秦始皇相同的名字,他的身上也被赋予了统一六国的重任,但是在秦政身上却看不到一丝他有成为一代雄主的可能。
秦政个性柔弱,行事优柔寡断,毫无乃夫的果断刚烈,心性又十分的善良,狠不下心,这样的性格很不讨武威皇帝的喜欢,相反,武威皇帝的第四子秦王秦棣身材魁梧,英勇善战,心性刚毅,杀人毫不眨眼,很对武威帝的胃口。
武威皇帝曾经几次想要废了太子,另立秦王为太子,但是武威皇帝却碰上了当初和周国明宗一样的问题,太子无过,朝臣反对,这让武威皇帝很是恼火,看看邻国那个已经入土的老朋友,想要改立太子改了一辈子,结果都入土了还是没能够让自己想要立的人登基。
那自己呢?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是武威皇帝最烦心的问题,是学周明宗那般从善如流,教导太子还是坚持己见,全力废储?
这种问题真的没有人能够帮助武威皇帝,这种天子家中最为严肃的一个问题关系着天下万民的苍生,容不得一丝的疏忽,武威皇帝雄才伟略,一代名君,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草率的作决定。
虽然心中不太喜欢秦政,但是秦政毕竟是皇后所生的长子,毕竟是自己早早确立的太子,他也确实没有犯下什么大的过错,改立太子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既然这样,武威皇帝抱着一份调试的态度让太子参与了朝政,将秦国至关重要的情报机构天鹰堂交给了他掌管。
秦政虽然个性柔弱,但是他却不傻,相反,他还十分的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那么秦国未来的皇位,就还是自己的,这是传承了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带给秦政的最大好处。
掌管了天鹰堂之后秦政知道了很多平时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了许多官员的不良信息,为了未来争取他们的支持,秦政乘着这个机会私自记录了许多他们的把柄,以防有一天自己需要他们的帮助的时候能够用这些东西让他们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武威皇帝一阵愤怒的咆哮把秦政吓得不敢大声地喘气,不管在外臣面前这位太子有多么的谦恭有礼,在武威皇帝面前,秦政却显得有些懦弱,不敢丝毫有违武威皇帝的命令。
看见自己长子那张有些惊惧的脸孔,武威皇帝没来由的一阵愤怒,女儿这般的胡闹,太子却又是这般的懦弱,日后若是让太子掌握了江山,他如何统驭的了这帮骄兵捍将?如何能够与朝中的那些老狐狸相斗?
身为一国之君王,尤其是秦国这样一个善战的国度,身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君王,若是你不能很好的统驭自己得臣子,那该怎么办?秦国全民皆兵,常年带甲之士五十万,这样庞大的数字要是皇帝自己不能掌握住那么秦国就算是变天也是有可能的。
武威皇帝这个时候脑中忽然闪过了一张张朝臣熟悉的面孔,这些大臣一直以来支持太子,他们是真的为了秦国的未来吗?太子莼弱,还是说他们想要通过控制太子来控制这个国家?
如果将来太子登基,那么这群现在坚持支持太子上位的大臣就是国家的功臣,对于太子而言,到时候这些保驾的大臣肯定都是要委以重任的,那么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命脉到时候不正被他们所掌握了吗?
武威皇帝忽然心中发寒,自己百年之后如果太子继位的话秦国的未来说不定就要葬送在秦政的手中,如果是这样,自己如何在九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自己还有什么颜面进驻太庙?
不行,绝对不能让太子继位。只是不让太子继位,又不能废了太子,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呢?看着皇太子秦政那张微微发白的脸庞,武威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喜欢的话请收藏,这对灵庆来说很重要,请多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