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器故事(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潜龙接着讲道:“我日夜苦练,月余下来,总算有了点眉目。这期间不断有同门来观看,俱都劝我不要舍本逐末,钻研实战招式,我只做不懂,寻思我武功拳理上成不了大器,也只有在实战上下一点功夫了。转眼剑庐的武功考较大会就到了,我们三个按照师父的安排列在第三代弟子的前排,打算率先出场献拙,让宗主和十二堂主认为悟性资质俱差,不可调教,便可被遣送下山了。
“那一日也是深秋时节,山中层林尽染,霜叶如画。演武场上搭起高台,宗主和十二堂主在台上居坐,剑庐众门人弟子二百余人在台下列队肃立。我站在队伍中感慨万千:当年我抛家舍业来到这里求艺,却想不到今日要想方设法离开这里,如许美景只怕我再也看不到了。”他语气渐由平和转为阴森,几个少年都感到要有什么事发生了,好事如朱咪咪者也自感到身上发冷,和齐芎挤在一起壮胆。
田潜龙道:“辰时刚到,宗主便宣布考较大会开始。我来到山上一年多来,还是第一次看到宗主,远远地看他年岁也不算十分苍老,神色平和可亲,十二堂主却都是鬓发苍白的老者,面无表情,在台上正襟危坐。
“我听到无为堂的曾堂主首先开言道:‘今日又逢考较大会,各堂弟子尽可各发高论,一展平日所学,光大剑庐求道之风。’我本来要第一个上去的,听他说‘各堂弟子’,好象不含我们这些游离散人弟子似的,微一愣神,身旁一个青衣弟子已抢先上了台去,向宗主和各堂主施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叠纸来,冲台下道:‘小生无为堂弟子曹谨如,一年来钻研公孙龙子,小有心得,特作《利剑非剑,神拳非拳》一文,请各位师长、同门指教。’他语气甚为倨傲,开始读他的论述文章。
“这一年一度的考较大会乃是剑庐第一大事,上台颂读的也都是每人一年苦心所得精华,相互交流借鉴,往往受益良多,这也是剑庐武功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台上台下的众人俱都悉心听他颂读,我却无心去听,只在等他读完好去上台出丑,眼睛在台上台下乱看,忽见那适才说话的曾堂主眼神乱转,似是心神不宁。我当年在山下开镖局,走镖路上处处都要留心,见人无不要察言观色,方保得镖银平安,这看人神色最是拿手。当下寻思:‘听说曾堂主素来老成持重,今日怎么会如此不安?’

“正在我胡思乱想之际,那台上的曹谨如已然堪堪读完,收尾之处口气一变,竟厉声叫道:‘故剑虽利,置于匣中,尤若无锋,何之谓剑?拳虽神,藏于袖内,一若无力,何之谓拳?武功再强,须有用武之地,方可称为武功。今山下盗贼蜂起,朝廷窘迫,我等闭门苦练勤学,宛如明珠暗投,锦衣夜行,又有何益?如能整编义兵,下山相助朝廷剿灭乱党,则不仅能出民水火,剑庐之名也定能光耀于世。’他一篇文章读完,全场鸦雀无声。他这几句音调大变,我听得清清楚楚,至今一字也忘不掉。”
此时秋日当空,海岛小屋内一片明媚,可几个少年俱都不禁打了个寒颤,齐芎道:“他小小一个三代弟子,公然要剑庐放弃不器宗旨,胆子可不小啊。”朱咪咪道:“他,他是要让剑庐去打我们义军哪。”
田潜龙道:“考较大会向例不禁言词,方可使众弟子门人坦言自己心得,以光大武学。是以这曹谨如说话虽然无礼,却不犯禁。可他说得突然,众人都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静了片刻,那曾堂主哈哈大笑,鼓掌喝采道:‘好,说得好!不愧是我无为堂的弟子!’他这一叫,台上足有五六名堂主、台下七八十名弟子跟着叫好喝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