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万花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青知道自己眼下,仅仅只有一个月的命好活,一时之间不再说话,但他心乱如麻,不知道该当如何。要说起来眼前这个蓝儿,正是害得自己性命的罪魁祸首。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说,那毒丸儿是自己强要吃下肚的,她又没有诱骗自己服食,却也怪不得蓝儿。此刻自己名不长久,却带着害死自己的女子,去求什么道姑救她的命,想来总是心有不甘。心想不如抛下这个女子,独个儿心无牵怪,随心所致去尽情享受剩余的一月时光,这样岂不是快意?
想到此处,看了看那蓝儿,只见她正怔怔地瞪视这自己,眼圈发红,目光中满是怜惜和愧疚之色,不禁觉得心下不忍。觉得还是罢了,就去求求那道姑,好歹保住她一条命儿,自己即使死了,积点阴德,来世做人也许不会受此恶报。便看着蓝儿,幽幽说道:“罢了,我反正命不久了,就送佛到西,送你去万花谷,但那道姑救不救你,我只是尽力央求了。”
于青心志已死,也就不急着赶路。幸好那蓝儿受伤虽重,但看数日之间,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在路上伤势也是时好时坏。她精神好的时候,还尽量说笑于于青,想逗他忘却不快。于青也知道她心中用意,但觉反正横竖只是个死,古人说除死无大事,已经都这样了,还能糟倒那里?心情也豁达开朗起来。
一路无话,到得第四日清晨,眼前崇山峻岭,马车已难同行。两人只得下车步行。那赶车的老头这四日来,所得到的银子,自比一个月得到的还要多,千恩万谢之后,赶车回返。
蓝儿辩明方向,指引于青向山上走去。她受伤之余只是不可用力,其余倒也不妨事。两人顺着山间小道,走走歇歇而去。只是这样总是往山上而去,甚是耗费气力,并且山路难走,几乎无有路径可见。那蓝儿更是不支,走得几个时辰,竟要于青相扶,方能前行。于青也耐得其烦,两人行了将近三个时辰,竟上得到山顶。
于青只觉眼前一亮,只见崇山峻岭之间,竟有一个山谷。这山谷四面环山,虽说方圆不过数十里,但环境清幽,真如世外桃源一般。不禁心中赞叹:果是幽静所在,那道姑择此地而居,实是高明之极。就听蓝儿轻声说道:“按帮主所说,应该是这个山谷了,咱们就下去看看吧。”于青扶住蓝儿,微一歇息,便找寻下谷的路径。
下谷的山径倒是有一条,只是越行越陡,也越是崎岖。两人扶将走得一个时辰,便下得到谷底。此谷取名“万花”,果然是大有道理,只见四周鲜花遍地,也都不知其名。气味入鼻只觉芳香无比,蜜蜂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于青不觉沉醉期间。心念一动,心想不如就死在此处,再也不出谷去。转眼又觉得自己若是死在此处,端的糟蹋了此处幽静的仙境,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蓝儿似乎也被谷中景致吸引,站在当地一会儿四处张望,一会儿又看看于青。于青隐隐想起,下峰之时,似乎在前方山谷的另一端,树影摇曳之间,似曾有屋顶形状之物隐身其后。便道:“蓝儿,那道姑或许就住在山谷另一端,我们再过去找找。”说罢扶着蓝儿继续前行。那蓝儿此刻心神恍惚,显然是神智不清常起来,竟自言自语起来。一会儿道:“于青,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一会儿又道:“若是那道姑救得我命不死,我决意将这条命再还给你!”于青闻言甚是不解,也问道:“你的性命,却怎么还给我?”那蓝儿只是不答,也不知道听见了没有。只是小声嘀咕些什么,于青也听不甚明白。

过得一会儿,又听那蓝儿轻轻说道:“我就是被帮主打死,也须得找他.....为你要得解药!”于青心下这才明白,那蓝儿在心神恍惚之间,想到的竟是自己身上的奇毒解药。他明知蓝儿的话毕竟不可为,但觉得有她这样说,即使死了,也不枉然。他转头看了看她,见她脸色潮红,双眼不睁,全靠自己扶着条件反射的赶路,便伸出左手,往她额头一摸,只觉着手滚烫,知道她正高烧缠身,心中一急,搂住她腰际,快步赶去。
行出里许,忽见迎面绿油油的好大一片竹林。此处在中原南北交界之处,南北方多数植物,在此地都有生长,自是不足为奇。两人从绿竹篁中穿过,突然一阵清香涌至,眼前无边无际的全是荷叶。原来地下是浅浅的一片水塘,长满了荷花。按说荷叶此刻本不该如此绽放,于青心想,必是此谷气候异于他处,故而荷叶早早绽放。
水塘中每隔四五尺便是一个木椿,使来去之人可以纵跃踏椿而过。于青见此刻蓝儿已经接近昏迷,而自己浑然没有武功,要想纵跃踏椿而过却根本不能,何况正搀扶这蓝儿?他微微试探了一下水塘的深浅,便知其实塘水深不逾尺,索性将蓝儿拦腰抱起,涉水而过。着水塘也不是极宽阔,走得四五百米,便到得对岸。对岸却是青石铺成的石板路。于青上来青石路,随行也不放下蓝儿,就这样一直抱着蓝儿,顺青石路走过去。
青石板路尽处,遥见山阴有座极大石屋。于青抱着蓝儿走近,只见那石屋的门竟是半开,从里面走出三个女子,都在二十岁上下,容貌清丽,虽不是道姑打扮,但人人手中却手持拂尘,站在门口。许是屋中主人已经知道有人进得谷来,差她三人出来问话。
于青心想,这三个女子或许便是那道姑的僮儿了。此刻有求于人,不可失了礼数,忙放下蓝儿,学着江湖人物的样子,躬身拱手说道:“在下于青,带着一位朋友,有求于‘妙手仙姑’前辈,我这位朋友身受重伤,命在旦夕,烦姑娘禀告!”两个僮儿迎了上来,笑道:“不必客气!”一个僮儿进去禀报,那两个却便开门迎客。神态很是好客,丝毫无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感。
于青扶着蓝儿,随那两个僮儿进得大厅,只见大厅一切陈设均十分古朴,正中一架香炉,正冉冉冒着一丝香烟。厅堂上除了几个座位以外,再无别的摆设物事。但简单之中,透着典雅。
那僮儿招呼于青二人坐下。于青也不懂得客气,便将蓝儿先放在一张椅子上,自己坐在旁边。过得一会儿,亭中门惟响动,于青连忙站起,只见进来一个道姑,那道姑四十五六岁年纪,面目清雅,举止超俗,大有轩轩高举之概,只是举手投足与常人无异,不似蓝儿所说的那样,身有绝高武功的模样。于青两日来也知一些大致礼节,也不向道姑多看,只是垂立在地。那道姑只看了他二人一眼,便走向居中而坐。她一坐下,几个童子便献上茶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