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夜色(来点推荐和收藏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魏延的样子我和众人忍不住笑出声来,魏延则满脸通红的跟着军医别扭的走进了营帐,估计他恨死那个拿箭射他小PP的那位仁兄了。
得到了需要的情报也察看好了周围的地形,我们这次出去收获可以算是不错了,唯一多余的收获就是魏延的小PP上收获那次箭。
在吃过晚饭后我和众人一起商量着怎么让蔡瑁那白痴主动的出来和我们打。夏侯敦的意思是直接去骂阵,把蔡瑁那肉脚给骂出来,对于他的这个意见我不置可否。郭嘉他们那些谋士则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我把目光停留在他们身上不转移开后才开口,确实是开口了,不过不是给我出主意,而是在我的期待下喝了口水。看到他的做法后差点让我吐血,这也说明他显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勾引蔡瑁身上。最后还是厚道的荀攸开口说让我派兵假装围城,实际上饶过襄阳去江陵,故意让蔡瑁得知这个计划,从中变招搞死蔡瑁。这个计划一出郭嘉马上表示同意,然后建议我派乐进作为围城的指挥将领,夏侯兄弟则埋伏在襄阳到江陵之间必经之路,其他人和我一起出发前往江陵。
这个计划得到了我的智囊团成员的肯定和完善,我则满意的下达了命令,让乐进和夏侯兄弟个领兵一万,乐进则要在敌人出城救援后马上集合部队寻找战机,当然如果他能够把襄阳城给打下来更好,不过我也没有下达那种不太现实的命令。
当我领着五万人马饶过襄阳后,在经过了两天的行军后则和夏侯兄弟分别,因为找到了一个适合他们埋伏的地方。
另一方面,在我军大队人马离开襄阳一天后蔡瑁也‘无意’中得到消息说我军主力南下准备直接攻打江陵,对于是回援还是攻击宛城两个选项他则犹豫不决。最后还是贪婪让他选择了南下,毕竟干掉了我以后豫州则无主,到时候就有他发挥的余地了。只能说想法是美好了,但是现实却是残酷了。他的一切行动都在我军的意料之中,他则朝着我们预想中的形式配合着我们的行动。
…………………………………………………………………………我是罪恶的分割线
当蔡瑁领着三万人马沿着我们走过的足迹南下时这次攻打的荆州的战斗就已经随着我军的意思开始进行了,荆州的一月还是很冷的,要不是我军的士兵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也保证了冬衣的人手一份,估计还没有开始打就会减员不少。蔡瑁手下士兵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和待遇,因为刘表快速而且急迫的扩军行为,让荆州的士兵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和我军一样的军备水平,光是准备他们的武器和衣甲都让荆州的财政紧张,更不用说是人手一件冬衣了,再说刘表他们也不会想到我会在冬天直接进军,所以准备不足让那些士兵吃到了很大的苦头,跟随蔡瑁南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衣服单薄得吓人的。除了少数的将领和亲兵有冬衣外,其他人只要一停下则会被寒风带走大量的热量,这也使得蔡瑁军中有很多士兵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寒。
非战斗减员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个词汇,但是对于作为现代人的我和刘眉却非常的熟悉,为了避免我军出现这种情况刘眉更是和张机联手捣鼓出来了一套非常有用的防治手段,使得我军基本不存在什么伤寒引起的非战斗减员,也让我军的士兵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完整的战斗力。
“快点跟上,只要再走十里路就可以安营休息了,到时候就有热呼呼的食物给你们吃,不过如果你们现在停止行军就什么都没有了。”蔡瑁的亲兵穿得一身冬衣在寒风中对着那些士兵叫喊着。
士兵们双眼无神的看着远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对于食物的渴望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十里路就能够吃饭了。大多数的士兵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
可是情况就真的会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吗?
我的回答是:“不会。”
当蔡瑁领着亲兵找到一个逼风点后再也忍受不住了,他开口大骂罪魁元首的我。在他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荆州的话,他根本就不用受这么大的苦在大冷天的领兵在外。
“大人,来喝口热汤驱驱寒吧。”一个亲兵拿着一大碗的热汤递给蔡瑁。

“你们自己也去弄碗热汤喝,也不知道这天气什么时候能够转好。”蔡瑁喝了口热汤后嘘了口气,对亲兵说到。
众亲兵听到蔡瑁的话后则分了几个人去弄热汤,其他人还是待在蔡瑁的身边,时刻保持着警惕,以此来报答蔡瑁的关心。
很快那些出去的亲兵就抬了一口大锅进入了蔡瑁的营帐,另外几个人则快速的准备好木材弄好架子点火。锅里面还带着热气的肉汤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惹得那些亲兵不是的咋嘴。
安排好了这些后亲兵为蔡瑁再乘了一碗肉汤后就开始分食,一群人围着那口大锅吃得不亦乐乎,和外面那些喝米汤(用锅煮饭的时候煮出的米的汁水,很有营养的)的普通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是罪恶的分割线
“主公,蔡瑁的士兵已经停在了我们昨天给他们准备好的地方了。现在他们也应该吃完晚饭了,我们今天晚上就行动吗?”得到了斥候的消息后太史慈马上来到我的营帐询问我是不是晚上就开始打击他们。
“等到他们都入睡后再动手,给士兵每人发一两烧酒然后给他们加餐,让他们吃饱后准备出战。”我点头说到。
这是事先就准备好的陷阱,等到蔡瑁那白痴追来后则选择一个适当的世纪和地点对他来一次突袭,让他大败逃跑。
看着太史慈离开后我有种很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需要更多的大将。说实话我军的扩张步伐让我现在手下的能用的将领日渐减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可不想我军出现蜀国后期那种情况,让三流的将领廖化做先锋。只不过我对于大将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我军能够被我看重的人也不多。对于三流的将领说实话我心理上还是有点看不上,主要是怕他们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就像是袁绍手下守乌巢的那位,就因为他的原因让曹操和袁绍的战斗成为了一面倒的情况。说起来荆州我有可能收服到的大将也就只有文聘和李严还有霍峻了,像是那刘磐虽然有些能力但确实刘表那家伙的死忠分子,基本是不可能加入的,就算他愿意加入我军我也不敢用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家伙甘宁不知道现在在不在荆州军内,如果有他加入的话我的水军就有统领了。
到了凌晨太史慈和曹洪各自领了一万人马分两路摸近了蔡瑁的营地,太史慈利用自己的箭术干掉了躲在火堆旁边的三名士兵后我军的突袭就宣告开始了。搬开鹿角,打开营门,一切正在有序的行进着,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言,一个士兵起夜发现了他们。在太史慈的箭射到前他发出了他人生最后的一声喊叫,凄厉的叫声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响亮。听到了示警声响后荆州军的表现并不出色,慌乱的士兵到处乱窜。将兵之间都难以找到自己的上司和属下,指挥系统混乱不堪。这一切都为我军接下来的突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太史慈和曹洪领兵冲进去后才有些士兵开始抵抗。
不过零星的抵抗并不能对我军造成很大的影响,战事正在朝着有利我军的方向进行着。我军以太史慈和曹洪作为箭头人物不断的对那些抵抗的士兵进行着屠杀。没错,是屠杀。因为这并不是一场对等的较量,我军完全占领着绝对的优势对他们作战。慌乱中的士兵到处乱跑,不光影响了敌人的组织,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军的杀敌效率。
这时候作为现场武艺最强大的太史慈战出来了,他让手下的士兵一面高喊投降免死,顽抗革杀的口号,一面驱赶那些混乱中的士兵。
正在他们奇怪为什么敌人的大将还没有出来抵抗的时候蔡瑁已经领着一部分的人马跑出了好远,当太史慈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除了太史慈发泄似的射了一箭外,其他人都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
这场借着夜色的突袭也很快就结束了,大部分的荆州士兵被我军俘虏了,那些被杀死的人多是慌乱中拿着武器乱跑抵抗我军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强势人物出现整理部队,所以我军伤亡少得很,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三千人的伤亡。基本都是受伤的人,死的都是运气太差的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