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都风云(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1264年,迁都燕京,1269年,改燕京为大都。
大都北连朔漠,南控汁,西拥太行,东濒渤海,地势优越,辽、金两代都选择为京城。忽必烈称帝后,元朝的统治重心已由漠北移到汁。为了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忽必烈必不可免地要学习汉文化,改行汉法。因此,把都城确定在大都,并按汉文化的传统,兴筑新都。
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它作为元朝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城市大且繁华,人声鼎沸,街道上铺子林立,过往的行人,多而密,都显出大都的繁华之象。
现在大元朝皇帝——元顺帝,统治全国,但是,到了这一代,全国已经乱军四起,江湖人也参与了进来,为了保住祖先留下的江山,顺帝下旨当时元朝大将——汝阳王,剿灭江湖帮派人士,以免江湖人参与造反,汝阳王之女——敏敏特穆尔向汝阳王讨了这份差事,与下属一起策划了六大派围攻明教光明顶之事,但事与愿违,没能功,可也抓获了六大派的人,现在关押在京师。
大都经历了百年风雨,到了顺帝时代,虽然各地反军四起,但也遮掩不了这里的繁荣景象,每天街道上还是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到这里来做生意的人多不胜数,乘这个机会发战乱财。
这天,晨曦初露,阳光普照大地,大都南城门刚刚开启,一匹白色骏马快速穿越城门,向内行去,城门守将,一脸茫然,欲言又止,因为当他想喝住那人时,那人已在十丈之外,嘴里咕噜一阵,转头大骂城门士兵,说他们没有坚守岗位,让不明人物进入京城,士兵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守将的声音传遍城门内外。
再说刚才疾驰之马,到了一幢大房子前,门前挂着一块大匾,上书“汝阳王府”四字,气势恢宏,大门前站了四个卫兵,腰配大刀,身穿褐色兵服,头戴一顶金尖帽,威武赫赫。
那人下马就向里行去,那四人卫兵一见来人,立马跪下道:“参见郡主!”那个被称郡主之人根本没有理睬这四人,快步向里行去。四人见郡主进去后,才站起来。
原来这个郡主就是刚从河南赶回大都的赵敏,赵敏到了大厅,见一位身穿黑红将袍,戴了一定大拔式的帽子,结了两根辫子,从帽子下延伸下来,那人满脸胡腮,肥头大耳,魁梧的身材,一见就是个战场老将。
“爹,女儿回来了!”赵敏见到此人喜道。原来此人就是汝阳王。
那人一见赵敏欣喜不已,但有立马板着脸,不理睬赵敏,“爹……”赵敏上前挽着汝阳王的的手撒娇道。
“敏敏,这次出去又到哪里去了?不声不响的,不怕我和大哥担心?”最后,汝阳王还是没有能磨过赵敏,佯怒问道。
“爹爹,别生气了!下次,女儿一定不会这样了,你看,我这不是完好无整的回来了吗?”赵敏见汝阳王开口说话,就知道没有事了,喜道。
“唉……都怪我平常太宠爱你了,你母亲去世的早,我又经常不在家,才让你养这个子。”汝阳王略带埋怨的道。
“好了,好了,这种话爹不知说了多少次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赵敏一听这个,一个头两边大。
“对了,爹,大哥呢?怎么没有见到他?”赵敏问道。
“他啊……可能还没有起来吧!”汝阳王摇了摇头,看了赵敏一眼,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敏见他如此,道:“爹,有什么事吗?”
汝阳王点了点头道:“有,只是这个事情……”说到这里有没有说得下去。

“到底什么事情?”赵敏急道。
“唉……七王爷前两天到府上来为王保保提亲了……”
“什么?”赵敏听到这里,大声道。“那爹是怎么回应的?”
“我能怎么说,人家是当今皇上的叔叔,堂堂七王爷,我能回绝吗?而且他又拿这次的任务相要挟,关系到全府上下几百口人命,我能怎么办,我也说了,这个事情得由你拿主意,可是,七王爷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该由父母做主,说完就走了,昨天已把聘礼都送来了。”汝阳王解释道。
赵敏越听气越大,如花的脸蛋儿一会儿红一会儿紫,双手紧握,五指紧扣手心,眼睛圆睁,道:“难道他是七王爷就得这样逼婚吗?反正我不会嫁给那个王保保,爹,把聘礼送回去!”说完,就走出大厅。留下戎马半生,驰骋沙场,却无法奈何自己的女儿,看着赵敏消失眼里。
“哼,逼急了我,我就当乞丐去,反正无兮是乞丐头,什么七王爷,我杀了你那混蛋儿子,看你这么逼婚,这个郡主不当也罢。”赵敏边走边嘀咕着,怎样摆脱此前的困境。“六大派的人抓来这么久了,明天得看看去,无兮传我的功法,今晚也得练练了,明天再去逼迫六大派的人使出他们的剑法,让苦师傅学来,教给我。只是武当派好像动不得了……”
在大都的北边的一所大院子的一个房间里,有几人坐在里面正商讨这事情,一位面俊的中年人对一个俊俏的青年道:“教主,这十几天来,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六大派的踪迹,汝阳王府的人都还是如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异样,更别说查到什么线索了。”
那个年轻人道:“我们再等等吧,这段时间,都没有发现赵敏的行踪,我想只要她一出现,就能查到六大派的踪迹了。”
屋里几人听了之后,都点了点头,认为他说得有理。这时,门外有人道:“禀教主,属下有事禀告。”
“进来。”那个中年人道。
那人进来后,跪下道:“参见教主,杨左使,韦蝠王和各位散人。”原来这群人就是明教之人,屋里是张无忌,杨逍和五散人。
“快起来说话。”张无忌道。“有什么事?”
“禀教主,今早汝阳王之女赵敏进城了,而且已经回到王府。”那个人说道。
“什么?好,从现在开始要密切注意赵敏的行踪,有什么新的情况就速来禀报与我!”张无忌喜道。
“是!”说完就退了出去。
“刚说曹操,曹操就到。”张无忌笑道。接着转头对杨逍道:“对了,杨左使,有不悔妹妹的消息没有。”
杨逍闻言,莲顿时一暗,摇了摇头。张无忌见杨逍摇头就知道还没有杨不悔的任何消息,刚才的喜色立马一扫而空,黯然的坐在椅子上。
“教主,杨左使,你们不要太过担心,那人既然抓走不悔,而没有杀害,就说明他有事报复我教,用不悔来做要挟,所以我认为不悔的命是无忧的。我们只管等那人的消息,到时再设法救出不悔。”五散人之一的冷谦见气氛不对,就出言劝道。
杨逍闻言也同意的点了点头,道:“教主,冷兄弟说得不错,现在我们还是先处理六大派的事情,不悔的事情,我们只好等,而且她无命之忧,等这里事了后,再行救她!”
张无忌点了点头,道:“恩,好,我们去汝阳王府周围转转吧!”
几人点了点头,起身向外走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