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倏忽,到眉江工作已经快满一年了。听说省委最近对眉江的班子有新的考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达可能会调离。那么,谁将接替他成为市政府的二号人物?下下的说法很多,有人说,市委王副书记可能兼任这个职务;也有人说,最有可能的是从现有的5个副市长里选拔。实际上,市政府有6位副市长,其中一位是民主党派人士。剩下5个,我是最年轻的,而且官声不错,群众反映也很好。但在此之前,我看不出吴海峰和潘泓铮有无这方面的打算,他们从没有正面同我谈过这件事。说起来都是副市长,但一加上常务二字,就可以跻身市委常委,实际上就是又进了一步。
今天,眉江市委、市政府将迎来两位重要客人:一个是省委常委、组织部蒋部长,另一个是由蒋部长陪同前来眉江视察机场建设工程的港商欧阳先生。
眉江机场已动工三四个月了,工程正在按照预期的进度实施,施工现场场面很壮观,挖掘机、卷扬机、推土机、翻斗车进进出出,一切都是那么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
省领导出行,都有警车开道。还有,近年来有一个怪现象,级别越高的领导,坐车越是随便,有的干脆就同随行人员一道坐中巴。一方面可能中巴坐着舒服,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级干部朴素踏实的工作作风。
本来,我们应到市界去迎接的,可省委常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来传达了蒋部长的指示,口气挺严厉的,要是看到眉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到市界迎接的话,他将掉头回去,连车也不会下。官做大了,脾气也大。想想我提“副厅”那阵,他还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这才两年不到,就已经是大权在握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了。他手里手攥着官员们头上的乌纱帽,对待这样的领导,可是马虎不得。
我又一次被拉到这样的接待工作中来。
上午十点半左右,几辆高级轿车过了流江虹桥,驶入流花湖宾馆,吴海峰、潘泓铮、赵志达相继到达。
我从“流园”步行过来,一路欣赏着流花湖的人造景观。
吴海峰下了车,脸上挂满了微笑,显得很精神,和蔼之中依然保持着一位市委书记应有的矜持。他转过身站在那里,像是在等后面的人。见了我,热情地握手,“哎呀,静之,还是你方便啊!”
在流江虹桥上游1000米的江畔,有十余栋小洋楼,外面看上去不是太豪华,里面却很漂亮,是市委机关宿舍区划出来修建的常委宿舍,吴海峰住1号楼。我没正式调过来,也不是常委,当然不能进驻常委宿舍了。但我还是点了点头,说:“是的。”
潘泓铮健步向前,同吴海峰和我握了握手,“吴书记、静之,你们真准时。”
“潘市长,今天天气不错,你也很准时啊!”吴海峰道。
这时,赵志达也走过来,同大家握了手,说:“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
大家同时望望天空,又望向大门,吴海峰说:“我们就在这里等蒋部长吧?”
话音刚落,蒋部长乘坐的中巴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开过来了。我们立即迎了上去,“蒋部长好!”
蒋部长和欧阳先生分别同大家握手寒暄。
“眉江变化很大啊!”蒋部长感叹道。
“这个嘛,眉江取得的这一点成绩,跟省委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过,还有一些工作没做好。像眉江机场的建设,资金缺口太大了。但要是在我这一任上,看不到波音747飞临眉江,再怎么也不甘心啊!”吴海峰说着,仰望蓝天,显得心比天高的样子。
蒋部长点点头,望望欧阳先生,说:“所以,这次欧阳先生来,我就陪着来了,我可是帮你们带了一位财神菩萨来呀!”说到这里哈哈一笑,又道,“泓铮同志,你说是不是呀?”

“哪里哪里。”欧阳先生摇摇头,插话道。
潘泓铮不住地点头,“是的是的,如果不是蒋部长穿针引线,我们哪能把欧阳先生麾下的香港大财团招得来啊!”
这时,蒋部长走到我的面前,“静之同志啊,听欧阳先生说,你画的墨兰可是珍贵得很呢,他拿回去时,走到海关还差一点给挡下来,说是文物啊!”
“那就是海关的同志在抬举我啊!”我说。
大家都笑了。
蒋部长也笑了,这才发现了赵志达似的,突然敛住笑,说:“哎呀,赵副市长,刚才怎么没见着你啊?”
“蒋部长您辛苦了!”赵志达没说他刚才就站在这里,是蒋部长没看见,但只有傻瓜才会做这种无谓的解释。
吴海峰道:“请,请——”
一行人便从宾馆大厅乘电梯上了二楼,进入会见厅。会见厅装修得富丽堂皇,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茶几上放着鲜花、水果、糖果、茶杯之类。
今天名义上的主角是欧阳先生,实际上还是蒋部长。而且名义上是陪同欧阳先生,作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他的本职工作,就是考察使用干部。这就像记者的采访工作,随时都可以进行的。
吴海峰在整个接待过程中谈笑风生,说起眉江的发展,如数家珍,说到眉江的干部,他态度诚恳地说:“眉江的主要领导都是从省里派下来的,虽说现在流行一句话,说下派干部是‘飞鸽牌’,下下来,镀镀金,迟早还得飞回去。我不这样看,为了党的事业,在哪里工作不是一样呢。眉江需要我们,眉江的经济建设需要我们。这不,通过大家的努力,眉江的工作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蒋部长似乎被感动了,缓缓地说:“无论是从组织角度,还是从个人感情来讲,我都希望,希望大家在这里不但要工作好、学习好,还一定要生活好!”
在招待晚宴上,欧阳先生又说起了那幅画的事,重复了一遍蒋部长讲过的话,大家又是一阵笑。
吴海峰对蒋部长说:“静之这个人呀,是个秀才,读书人嘛,满有才气的。从这大半年的工作来看,干得相当不错,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目前的中心工作,除了抓好自己分管的那一摊子,还为眉江机场的融资做了大量工作。而他分管那一块,可是知识分子成堆、矛盾成堆的地方,能把工作做好,不容易呀。”
蒋部长点点头,未置可否。
“是呀是呀,副市长先生年轻有为呀!”欧阳先生道。
我一直在琢磨吴海峰这番话,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面前对我做出这样的评价,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赵志达差不多都在保持沉默,难道吴海峰对他也不看好?如果真是那样,他这个常务副市长可就没法干下去了。虽然看不出蒋部长此次出行的真实目的,但我似乎看到了平静的表面下,正暗流涌动。
这使我想起最近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市政府宴请与会人员时的情景。
那次宴请,在流花湖宾馆小宴会厅。
服务员向一行人行着鞠躬礼:“吴书记好,潘市长好,各位领导好!”服务员仪态大方、训练有素。
大家坐定,服务员走到赵志达面前,问:“请问上什么酒?”
赵志达望了望潘泓铮,又看吴海峰,说:“上‘眉江春台’吧!眉江春台这种酒好啊,口感好,回味好,同贵州茅台也只有两字之差,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多做广告,肯定有市场。”
“上五粮液吧。”潘泓铮说。
市政府一二把手为宴酒这样一桩小事,也达不成统一的意见,这不是让服务员为难吗?
不过,服务员倒是一点也没觉得为难。不一会儿,酒来了,是五粮液。
我注意到,在那天的宴会上,赵志达后来说话很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