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里,正隆皇帝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高兴的是徐奕竟然这么快就有了成绩,而担心的是,张相会不会被逼马上造反。
正隆皇帝道:“秦安,我刚拟了一份密旨,你让人送给桂海,这个密旨很重要,千万不要把密旨弄丢!”
秦安忙道:“皇上放心!”
第二天早朝,丞相上奏称,松州柳州交接处二百里内,因连日暴雨不断,造成柳江多处决堤,水患横行,目前柳州地区有的灾民在一个号称“九世道”的组织下,多次攻击柳州各县城官府,强抢粮食,各地纷纷效应,已经隐隐有造反势头。
正隆大惊,如今朝廷真是风雨飘摇呀,边疆连年作战,丞相意图造反,竟然连老天也和他过不去,这造反势头一起,如不加控制,只怕各地都会效仿,这些年,各地赋税连年增加,饱受盘剥,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开了先例,后面将不可收拾,这可如何是好?
以前这种事情,张廷保是隐瞒着皇帝的,如今,他正好利用这个做文章,所以才上奏说明。
正隆皇帝道:“那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张廷保心里暗笑道,正等你问这话呢,道:“安抚灾民,其实也很简单,老百姓不就是缺吃的才造反的吗?只要给他们吃的,他们自然就解散了。”
正隆皇帝道:“如今国库空虚,那有钱粮去安抚呢?”
张廷保心中暗笑道,问得好,道:“臣听闻礼部侍郎徐奕在江南借皇上名义大肆筹集军饷,想必已经筹集不少,如今边疆并未出现危急之事,何不让他就近去松州、柳州安抚灾民?”张廷保早就算计好了,灾民的窟窿大的去了,只要徐奕去了柳州,那么徐奕就会因为缺银两,而无法继续招兵买马,这招釜底抽薪,也算是够毒的了,更毒的是,不把徐奕从丽州调走,就很难有机会弄死徐奕,他已经计划在柳州境内结束徐奕。
张廷保不怕皇帝不就范,毕竟造反是大事,皇帝不可能坐视不管,如今皇帝也只有徐奕可用,不怕他不同意。
正隆皇帝果然无奈的同意了张廷保的主张,下了圣旨,让徐奕接到圣旨,立刻前往柳州救灾,并给徐奕官升一级——太子少保,仍兼任礼部左侍郎。其实正隆皇帝也有他的想法,调走徐奕,看似是对张廷保妥协,其实也是为了担心张廷保在无奈之下,把目光锁定造反一条路上,就让他去和徐奕斗法,岂不更好。
由于在拍卖会前夜,楚天范带人在全苏州城搜捕,把张相的人安排进来捣乱的人马一举铲除,拍卖会开的非常成功。因为拍卖的都是名贵药材,而且动辄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奇品,拍卖所得的银两竟然达到了四百万之多。
而徐奕也在当天晚上得到了他向皇上要的文书和圣旨,此时正是万事具备,只等东风了,当下决定立刻去松州。
为了扩大泉州的团练规模,经过仔细商量,苏影梅和月如一组被分派携带一千万银票赶往泉州城,而徐奕则带着汀雪姐妹和柳涵赶往松州,并约好松州会面。
在一起两月余,苏影梅和徐奕从来没分开过,不免一番依依不舍,当夜,徐奕就宿苏影梅的房间,没想到月如也在。
苏影梅道:“相公,明天我和月如就要和你暂时分开了,我俩情同姐妹,商量好了,晚上一起陪相公,相公喜欢吗?”
徐奕爱怜的摸着她那精致美丽的脸蛋,柔声道:“梅儿,委屈你了!”

正是:但恐佳人衣宽人瘦。山青水秀,风景那曾够。玉骨冰肌纤腰柔,丰乳**风情诱。柳眉凤眼风骚透。郎情妾意,消魂风雨后。
这些天丽州的雨也是没完没了的下,已经有成批的流民从各地涌向丽州城。
徐奕一出丽州城,就遭遇到了流民大军。丽州城内的繁华,和丽州城外的破烂茅草棚,有天地之隔。雨地里,许多的流民根本就没有任何遮雨的东西,穿着破烂的流民,乱七八糟的躺了一地,一些带着孩子的妇女,拼命的搂着怀中的孩子,脸上布满悲哀的神情,而与此同时,一群流民正涌向城门,被城卫挡在门外。
徐奕动了恻隐之心,喊过其中一城卫,亮出身份,城卫立即哈腰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徐奕道:“放他们进城去,城里至少还有屋檐可以避雨,你立即去通知城主大人,就说本大人和他商量,想在丽州城每日在城南开粥棚,每天供应两次,要保证每一位都吃上,粥也不要太稀!”
城卫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心里紧张,生怕忘了什么话,徐奕话一落,他就赶紧默记,其他城卫开始放行,安排秩序,让流民进了城。
徐奕叫住一个青年流民道:“你年纪轻轻的,为何不找个事情做,要流落到此?”
青年流民刚才见城卫对他很客气,猜想他一定非富即贵,道:“大人,我们不是一般的流民,我们家乡发了大水灾,地里的庄稼都被水淹了,我们是跑出来寻活路的。”
徐奕道:“哦,那你愿意参军吗?”
青年流民道:“有活路当然愿意了,我们家乡有的人实在饿得受不了,抢了官仓,造起了反,但造反不是活路,迟早官军会去剿反,可是都是穷苦人,让我参军打他们,我也不忍心!”
徐奕道:“你很实诚,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流民道:“小民叫王彦。”
徐奕把他上下打量了一遍,见他全身湿透,精神却还不错,看来身子骨差不到那去,道:“这样吧,皇上要征兵戍边,这是一百两银子,你先拿着,去城里找个客栈换洗一下,然后去徐家医堂报到,把你们同来的年轻力壮的都招呼起来,徐家医堂自会有安排的!”
王彦喜道:“谢谢大人!”
徐奕微微一笑:“去吧!”进了马车,吩咐杜铁赶路。
丽州城距离松州城也只有五百里路,虽然天仍然是阴雨连绵,但由于南方的商人富户较多,商业往来,自然离不开交通,因此,路面维护状况很好,虽然经多日雨水冲刷,也不过是起了一层泥泞,在杜铁精湛的驾车技术下,他们终于在晚上赶到。
松州的富庶比起丽州也差了许多,原因在于,松州不靠海,而且和其他大陆接壤,边境正是交战区。但同样是人文荟萃、风物繁华。
城外和丽州城外一样,也是灾民遍地,饿瓢遍野,风雨中隐隐的哭声总是无法消散。由于松州边境多年交战,灾民中,除了水祸导致的,还有兵祸造成,比起丽州城外,更是凄惨了许多。
晚上不适宜拜访,徐奕他们住进了松州城最好的客栈“八面风”。
*********************************
感谢你的支持,记得收藏投票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