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这当然算正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彊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史记·吕太后本纪》
每当读到这段,刘晨心中就是一片悲愤。这是史上最成功的废立阴谋了吧?因为害怕小皇帝长大为奶奶,舅舅们报仇,要废帝。可是毕竟年幼的皇帝毫无过错,不好直接废掉。于是,他肯定不是先帝生的;先帝还有好几个儿子。于是,其实先帝那些儿子都不是亲生的;先帝既然没有儿子,兄弟就是最适合的人选了,既然无嫡,那就立长,不行,长子齐王一脉外戚太强大,立他当皇帝不好操纵,那么淮南王外戚势力也太大,自动排除。只剩下一个了,这个正好合适,母族不显,他妈本人又很低调乖觉,会做人,又不是受宠皇子,仁孝宽厚就是好说话,还大方,真是完美皇帝人选,肯定会乖乖听我们的话,拥立之功坐定了!

这样短短几句话,新皇帝就出炉了。可见大凡是阴谋家,总是会给自己带上为国为民的假面具。废掉皇帝,肯定是皇帝的错。
也许太史公写的时候,真的是无奈的选择了春秋笔法,又不甘于真相被掩盖而故意留下了许多线索。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真是一点不错。
一口喝完桌子上的茶,刘晨的思绪回到现实。仰头叹息一声,合上书本。
想起明天还要去华侨饭店开同学会,刘晨躺到床上沉沉睡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