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天狼星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皇宫的太极殿前,在东方红带人将其烧毁后的一个时辰。‘齐国’的皇帝来到了这里。
看着眼前已经成为废墟,并还冒着浓烟的‘太极殿’,‘齐国’皇帝**两眼赤红、双拳紧握,当他看到‘太极殿’前的立柱上挂着的条幅,更是怒发冲冠。
“颉利!朕..会..让..你..付..出..代..价。”**咬牙切齿一个一个字的说。
这时就在‘齐国’皇帝的身边,有一位三十岁左右,面色白净的文雅儒士,此人斯斯文文一脸平静,一身白色儒装显得飘逸脱尘。给人的印象绝不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因为他身上没有官场上的那些市侩、阴险之气。这人就是‘应天阁’派来协助‘齐国’皇帝一统天下的英才,至于他的名字以后再告诉诸位朋友。
此人见**现在已经气愤的快要失去理智,于是平静的对**说:“陛下冷静!做为一国之君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您要失去了冷静,就会影响周围所有人的思想。这就必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听了此人的话,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沉稳,于是深吸了一口气让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可这时负责京城洛阳治安的卫尉大人急匆匆跑来,见到眼前的一切吓得一下瘫坐在地上,心想难怪刚才皇宫的守卫死活不准自己觐见,原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看了一眼卫尉大人,没好气的问道:“你有什么事情非要现在觐见?赶快说。”
卫尉连忙跪倒在地:“启禀陛下!微臣有重大事情禀报。”
“讲!”
卫尉大人看了看皇上的脸色,硬着头皮说道:“刚刚京城发生骚乱,无数店铺被歹徒洗劫焚毁数人受伤,时下京城一片混乱。歹徒还在全城四处张挂条幅,上面写着。。。。”说道这里他就有些不敢再讲啦!
**一听连京城都发生骚乱,心中更是气上加气,强忍着怒火说:“写什么?讲!”
卫尉小心翼翼的说:“上面写着:火烧..皇宫者,..颉.利可汗..是也!”
“可恶!你身负京畿治安如此重大的责任,竟然另歹徒如此猖狂,在你眼皮底下为所欲为。你都每天在干什么,简直就是失职。来人拖出去斩了!”**这下真是有些忍不住了,现在对方已经搞得满城风雨,这颉利可汗派人火烧皇宫的事情想瞒都不行,那‘齐国’的声望和他这位皇帝的脸面将彻底无存。这时**当然要找一个出气筒,而倒霉的卫尉大人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且慢!”见**已经失去冷静,那位白衣儒士连忙制止上前的御林军。“陛下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稳定民心,还要想出解决的办法。若现在就杀了卫尉大人,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平静了一会儿说:“先生此言甚是。朕先放过你这蠢材,立刻调集卫所全部士兵全城戒严,凡是未经许可在外走动者按谋逆论处,朕会派禁军和你一同行动。立刻通知城防军紧闭城门,没朕旨意不准放一人出城。你带人给朕把京城搜个底朝天,就算王公大臣的府上也不能放过,一定要把这伙混蛋给朕揪出来。”
“谢陛下不杀之恩!微臣一定戴罪立功。”说完立刻起身马不停蹄的做事去了。
**连续下达了几份命令,就带着满腔怒火回自己后宫的御书房,他要和那位儒士好好想想应对之策。
“先生看此事该如何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必然会让我‘齐国’颜面扫地,更会使民心浮动,那‘齐国’危矣!还有这颉利可汗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是想报复没能从我们这里搞到足够的粮草?那这颉利也太小肚鸡肠了,这岂是一国之君应有的风度。”**坐在龙椅上一脸愁色的说。
“以在下看此事应该是颉利所为,陛下难道忘了两天前,‘突厥’境内的密探传来消息,据说在颉利攻打我国时,有人偷袭了他的牙帐,并造成了极其巨大的损失。在下记得当时认为此事可能有误,传令密探将事情打探清楚,如今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先生的意思是说,颉利烧朕的‘太极殿’是为了报复他牙帐被劫之事?可这事颉利怎么会怪到‘齐国’的身上。先生最是清楚,朕何时下令去突袭颉利的牙帐了?”**一听这话不由吃惊的说。
“虽然陛下没有这么做,可‘突厥’牙帐被劫,不光颉利可汗会联想到是咱们派人干的,恐怕全天下的人都会这么想吧!所以颉利为了挽回颜面,他就必须要做点什么,而很明显这火烧‘太极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可恶!是谁陷害朕,这洗劫‘突厥’牙帐之人真是用心歹毒。他分明就是想要挑起我‘齐国’与‘突厥’的矛盾,好从中取利,难道会是‘陈国’人干的?”**不由的思索起来。
“应该不会,‘陈国’的军队多擅长水战,而骑兵一向是其弱点。在茫茫草原之上就连我‘齐国’铁骑也不敢与‘突厥’骑兵对垒,更何况是他们。至于到底是什么人在暗中捣鬼,现在还需要调查一时也急不来,现在我们最关键的是如何稳定民心,既不会让陛下太过难堪,又不能让颉利的想法实现。陛下一定要忍耐,现在我们绝不可与‘突厥’开战,陛下定下的基本国策决不能变动,否则前功尽弃。一旦与‘突厥’对立放弃原有战略,就会让我‘齐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白衣儒士提醒说。
“这点朕自然清楚,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是朕。只是现在全城百姓都已经知道此事是‘突厥’干的,如若我们没有任何表示的话,岂不是民心尽失吗!而且朕也将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儒士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事在下倒是有办法解决,不但让颉利可汗的计划落空,还可以让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对外。”
“是吗?先生有何妙计,请快点教朕。”
“其实很简单,我们一口咬定这火烧‘太极殿’的人是‘陈国’派来的。而之所以那些条幅上写着是颉利可汗所为,就是‘陈国’想嫁祸‘突厥’好让我们与‘突厥’开战,以便坐收渔人之利。而陛下您英明神武识破对方诡计,并且据抓到的歹徒交代确实如此。这样一来我们将矛盾指向‘陈国’,全国上下的百姓听了后必然对其恨之入骨。陛下再发下战表,誓死要让‘陈国’付出代价,百姓自然会积极响应,而这些又不会破坏我们的原有战略目标,甚至还起到了激励士气,鼓舞百姓的目的,就连朝中一些对陛下连年对‘陈国’用兵有所不满的大臣,恐怕也无话可说了。”
**听了后,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好!先生此计甚妙,这么一来等于把坏事变成好事。朕马上就让内侍去处理。”像这种伪造证据,并且是天大机密的事情,**还是比较放心让自己贴身的太监去办,这可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的心思吧!
“还有陛下可派人出使‘突厥’,并把这事通报对方。表面上是把‘陈国’嫁祸‘突厥’的阴谋通知对方,实际上这样做是让颉利可汗知道我们‘齐国’绝不会与其交恶,不管他日后再有什么举动,我们都会把责任让‘陈国’背,这样颉利就会死心从而像火烧‘太极殿’的事情也就不会再发生。不管颉利可汗说什么,我们必须一口咬定此事与他们无关。还有顺便打探一下‘突厥’牙帐被袭的事情。”
“嗯!先生考虑的即是。明天朕就派心腹出使‘突厥’,这次颉利可汗恐怕要失望啦!”

“还有一点,陛下我们必须要尽快重建‘太极殿’。”
**一皱眉问道:“为何要如此着急重建?先生应该知道,现在我‘齐国’国库并不充盈,而大战刚刚结束,再过几日估计各地的损失就会报上来。这可是正在用钱的时候,‘太极殿’就不能过两年在重建吗?”
“陛下!‘太极殿’如今是我‘齐国’的象征,一日不建则民心一日不安。而且如果我们不尽快重建,敌对势力就会推测我‘齐国’可能国库空虚,所以才会迟迟未能重建‘太极殿’,就会让这些人有了乘虚而入的念头,可一旦陛下马上下旨重建,则会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令宵小之徒不敢与我国争锋。这是为了安定民心平定外患必须要做的事情。”儒士的这番话倒是和东方红不谋而合。
**沉思良久,毕竟现在处处用钱,而重建‘太极殿’的花费又不是一笔小数,他能不为难吗!可是最后**还是听取了儒士的意见,决定立刻就重建‘太极殿’,而至于过几日各地的损失报上来后,恐怕就只好让下面的官吏自己想法解决啦!
就这样君臣二人在御书房商量到快天亮才分手,就在两人的决策下‘陈国’倒霉的被安上了嫁祸‘突厥’火烧‘太极殿’的罪名。唉!看来这陷害栽赃的把戏,上至皇帝下到贫民都是如出一辙。当然他们不这么做也是不行的,因为四天后当**的手下一无所获的禀报时,**也只能接受事实。不过他心想这也好,否则真要抓住了对方一口咬定是颉利派来的,反到不好办了,反正现在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替罪羔羊,也就不再担心无法对国人交代。
白衣儒士离开御书房后来到了皇宫里的观星台上,举头看着黎明即将到来前的夜空,心中想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他心里已经隐隐感到不安,今天晚上他其实有一些事情并没有对皇帝说。例如‘太极殿’如此坚固的建筑,就算放火恐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根据侍卫讲述对方居然只在半柱香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想想是多么可怕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还有侍卫所说的巨响又是怎么回事?再者根据卫尉大人和宫廷侍卫所言,这次对方总人数有近百人之多,这些人是怎么混进京城?他们绝不会下榻客栈旅社,那他们住在哪里?如果说这些人早就潜伏在京城,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自己竟然没有发现,想想都不由得全身冷汗直流啊!
所有问题之中,最令儒士害怕担心的是那支偷袭‘突厥’牙帐的力量,这些是什么人?竟然能洗劫‘突厥’牙帐而很显然颉利可汗竟然没有收到情报,还有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儒士已经感到了危险的临近,可他又不知道将是什么样的危险,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如果说他完全没有线索也是不太可能,只是儒士心中实在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想法。因为他也想到了一伙人,这是一帮和‘应天阁’作对已经上千年的人,不错他想到了东方红的师门‘逆天宗’。可是这可能吗?‘逆天宗’有这个实力吗?洗劫‘突厥’牙帐可是连‘齐国’大军都做不到的事情,对方能做到?‘逆天宗’难道还能做到瞬间火烧‘太极殿’?等等这些不能不让儒士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说实在话打死他也不敢相信这是‘逆天宗’干的,否则这将是最最可怕的事情,‘应天阁’恐怕就会有难了,而师门交给他的使命也将岌岌可危。而这一切他是不能对皇帝说的,否则**要是知道这所有的事情竟然是‘应天阁’的对头为打击‘应天阁’而干的,真不知道皇帝会做出什么事来。
看着头顶浩瀚的夜空,儒士沉思着。这时夜空上的繁星引起了他的注意,过去每观星相都会是紫微清澈、中宫明亮,此乃上天警示天下将归‘齐国’,否则‘应天阁’也不会派出弟子辅佐‘齐国’皇帝,而事实也证明一切如星相所言。当然西北‘天狼’还时时发出红光,甚至最近几年西北‘天狼星’好像更为活跃,而在所有人眼中‘天狼星’代表的就是‘突厥’,因为他们就在北方,而且现在实力庞大。虽然‘突厥’强大但儒士并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毕竟是外邦夷狄终难成气候。
可今日他夜观星相突然发现,在中宫之内竟然隐隐透出一丝与西北‘天狼’非常相似的红光,而真正的‘天狼’星竟然黯淡了许多,这下儒士吃惊不小。这说明什么?‘天狼星’代表‘突厥’也等同于他们的可汗,今日‘突厥’派人火烧‘太极殿’可谓是趾高气扬,那应对于星相西北‘天狼’应该更加明亮,可竟然黯淡啦!反到是中宫之中隐隐透出红光,难道说颉利可汗亲自来到京城?只有这种解释倒是应和星相,可是这可能吗?结论当然是不可能,可要不是这样那星相表明了什么?是什么人来到了京城?居然会在中宫之中透出红光。这人一定非常重要,难道‘突厥’有什么人比颉利还厉害?而过去所认为‘天狼’是代表颉利的想法错啦?儒士再次的陷入了沉思,他真的有些想不通。
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国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坚信,夜空的繁星是代表着地上的人,那些重要的星座则代表着重要的人。而真要这样分析的话,东方红家住长安岂不是正在西北方向,现在他就在洛阳而红光出现于中宫,倒是和东方红相应验啦!甚至在东方红离开洛阳之后,那道红光还时时出没于中宫,看样子这也预示着东方红即将进入洛阳。
儒士看到了这一幕,同样的还有两人看到了这些。第一位就是东方红的师祖,他站在隐居的草庐旁看着夜空的星相不由得笑了,因为他能看出那缕红光所透出的煞气,而这和东方红身上的‘天煞血光’是何其的相似啊!能以一人之力而在象征皇权的中宫之中透出光芒,可想东方红是多么恐怖。这就是说师门上千年的使命,这次恐怕真能实现,因此他当然会笑了。
可另外一个看到这幕的人却笑不出来,不但笑不出来还有些发愁。他就是‘应天阁’现任的阁主,此人姓袁名天罡。如果东方红知道自己日后的敌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袁天罡,这位算无遗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栽被人誉为‘半仙’的袁天罡,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信心再玩下去。
不过现在没有信心的倒是袁天罡,因为在他长久的观察星相下,发现了以前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西北‘天狼’星并不是代表‘突厥’更不是代表颉利可汗。而今晚的星相更加证明了这点,于是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天狼’不是‘突厥’哪会是谁?天下还有谁有如此力量影响星相?这个人太可怕啦!同样他也想到自己的弟子现在恐怕还没有意识到这点吧!而且他也有些担忧自己的弟子恐怕应付不了这代表‘天狼’的人,于是袁天罡做出了一个近千年‘应天阁’都没做过的事情,决定再派出一位弟子去帮忙。
东方红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次京城一行,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变故。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应天阁’竟然破天荒的派出了两名弟子对付自己,这下对东方红指定不会是好事,而且这麻烦日后一定会更多,真应了那个词‘能者多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