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战在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方红与秦琼等人结拜后,秦琼因有军命在身所以并未停留就回军营了。临走东方红将‘黄标马’送给秦琼,谁让这是二哥呢!再说秦琼原先的战马被尉迟恭一鞭把腿打折,秦琼也无法再骑啦!
在秦琼走后,日子好像又回到了无所事事的时候,一切都是的那么的平静。东方红除了每日陪欧阳大小姐解闷,就只有和陈平计划自己的商业帝国了。现在东方红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大,这两年在陈平和堂中众兄弟的努力下,‘神光玻璃’已经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全国上下的商人和各国的商团都快把长安城里‘神光玻璃’的店铺挤塌了。为此陈平在全国开始开设分店,东方红的玻璃产业如今在‘齐朝’差不不多所有的大城市都有分店,甚至还在南方‘陈国’境内也开设了店铺。
这些店铺不但让东方红日进斗金,还让不少的穷苦百姓有了为生之道让他们过上了比较舒适的日子。因为东方红从不亏待为自己工作的员工,他们的薪水都是别的商家难以比拟的,用东方红的话:“这世上哪有光想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道理啊!只有让那些为自己工作的人得到实惠看到希望,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认真为自己办事。”也正如东方红所说,这些员工简直都快把生意当作是自己的了,处处为老板着想,事事勤奋认真比起东方红给他们的,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更大。陈平对东方红这种把利益分给下属从而获得更大利益的方法,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东方红在全国开设店铺,不只是为了挣钱,这些店铺还有另一个任务那就是搜集情报。方枭的‘血影’组织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整个组织不但向东方红负责,同时也是东方伦德的部下。现在就连东方伦德也没想到自己交给儿子才几十人,现在竟然发展到几百人的规模,这几百人只是‘血影’的正式成员,而全国各地为‘血影’提供情报的外围人员就更多。如今在‘赤血堂’里恐怕就数方枭的‘血影’组织最严密,现在‘血影’分为血部、影部和密部。血部专管消灭对手是彻头彻尾的杀手组织,影部只管搜集情报,而密部则是分析情报制定行动方案的指挥中心。这都是东方红按照前世象‘中情局’之类的部门制定的,如今已经在方枭这位日后的特务头子的努力下基本成型。
这玻璃产业的兴隆,也就带动了其他产业。首先就是娱乐业,因为‘神光玻璃’的总部在长安,所以全国富商和各国商团自然要到这里与陈平签署协议,进行贸易。这些富的流油的人自然来长安也要潇洒潇洒,所以妓院、酒楼、洗浴、赌场这种地方就成了这些人留恋之所啦!而如今长安城中这些产业全被东方红控制,甚至是全套一条龙服务,更在长安近郊开设了几家上规模上档次的销金窝,这里的消费没有上百两的银子你是进不去的。当然收费高这服务业也是一流,东方红可是按照前世最豪华的娱乐场所建造和运营,在这里你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全部享受,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甚至想过过杀人的瘾这里也会满足你,当然被抓来让顾客虐待杀戮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象这样的服务那些有钱人能不趋之若鹜吗!而东方红也为这几处高等娱乐场所起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名字‘夜总会’,不说长安里的娱乐业,就光这几家‘夜总会’就够东方红养活那支三千人的军队了。东方红手里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灰色产业可没让陈平搭理,毕竟陈平如今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陈平只负责管理帐目。而替东方红管理这些的自然是刺史府原副统领张驰。
娱乐业让东方红狠狠的捞了一大笔,可这种行业毕竟有局限性。而伴随着玻璃的热销,另一种生意却让东方红的买卖越做越大了,那就是‘贸易行’。来长安和陈平洽谈生意的人可不光只买玻璃,特别是各国的商团更是如此。于是陈平抓住商机立刻成立了商行,为这些人提供各种货源。东方红在外得知陈平的做法后,专门指示商行主要的业务对象是外国的商人,这些人来到长安最怕四处找货,甚至还要再去外地购置。只要商行能为他们提供所有想要的东西,甚至更多新鲜的货物,并且他们带来的商品也由商行接收,这些外国商人自然将会成为商行的长久客户。而且东方红非常清楚这外销的东西利润也是最大的,一旦自己的商行成其规模那利润恐怕一点也不少。正如东方红所想,因为东方红的经营策略,使得各国商人得到最大的实惠,不但不用为置办货物发愁人家还替你着想帮你出谋划策,所购之物都是最好最优惠的,而且自己带来的东西对方也都高价接手省去不少时间和精力,自然和东方红的商行做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国内的供货商争着以最低廉的价格卖货给商行,商行又把国外的稀有物品高价卖给其他商家,这一买一卖间高额的利润也滚滚而来。
东方红在‘赤血堂’的书房中看着自己面前堆成几摞的账本,心里不由得佩服起陈平来,‘他居然整天面对着这么多的帐目还乐此不疲真是高人啊!我可是一点也看不下去,只几页就已经头昏眼花了。’东方红用胳膊支着脑袋是昏昏欲睡。
东方红本来对陈平说过‘所有帐目全由陈平处理,自己不管这些,这也是用人不疑。’可陈平却是死活不同意,反正只要东方红有空准被他拉来查账,现在害得东方红一见账册就头晕。
“这样可不行,老子别没死在皇帝老儿的手里,却被这么一大堆的账本给压死。看样子非要找个贤内助才行,这欧阳大美女虽说活泼可爱,但只适合让她做些除暴安良的义举替我树立声望,就像现在她没事就找长安城里一些混混的麻烦,也让百姓一说起她就会连我也称赞一番,让我在百姓心里的地位高了不少,这种白捡的好事当然多多益善啦!哈哈哈。”东方红自言自语的笑了起来,可低头一看那些账本就又愁眉苦脸了。
“TNND本来本少爷想和老爸一样来个从一而终呢!可如今看来是不成啦!俗话说能者多劳,看来我就只好在这闺房之中多多劳动了。既然要找就多找几位美女做伴,有陪我练武的、有陪我吟诗作对的、有给我准备佳肴美食的、有帮我管理帐目的、有给我弹琴跳舞的、有相夫教子的、最好还有能给我出谋划策的、对了还要有善于交际帮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是不是还要加上一位床上功夫出神入化的美女?这样的尤物一个是不是少点啦?老杂毛教我的那套固本锁阳的功夫,可是夜驭六女都应付自如啊!看来还是多找些保险点,万一四五个应付不了我,那她们岂不是要被我折腾死啊!对为了保护好老婆的生命安全,本少爷只好委屈自己多找马子啦!唉!我真是命苦啊!”东方红现在的话如果有人听见,那一准会当场被气晕。天下最无耻之人非他莫属啊!
就这样东方红过了两天逍遥的日子,两天后事情来了,而且是东方红梦寐以求的事。上天终于把机会送到了东方红的面前,那就是要打仗了,而且还是大仗。
东方红此时已经被父亲叫道了书房,现在东方伦德对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极为器重,东方红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令他非常满意。东方伦德早就有意要好好栽培东方红,并且最后要把家业传给东方红,在东方伦德看来自己有心无力的事情,东方红定能实现。所以现在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会让东方红知道,并听一下东方红的见解,这时东方伦德就有大事要和东方红说。
“拿去看看吧!看完后谈谈你是怎么想的。”东方伦德说着交给东方红一份公文。
东方红接过公文仔细的看了起来,这是朝廷下发给个州刺史的廷报,基本都是有大事时才会用这种廷报。廷报上大体是说“南方‘陈国’现已在江夏陈兵二十五万之众,气势要与我大齐开战。军情紧急令各地州府安抚好百姓,管理好地方政务,勿使‘陈国’有机可乘,大战一起各地州府要做好后勤供给。北方各州府更要提防‘突厥’蠢蠢欲归,时刻要谨慎小心等等”东方红看完后把公文交回。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东方红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陈国’比我大齐国弱兵微,全靠长江天险才能坚持到现在。具孩儿了解我‘齐国’与‘陈国’的历次交锋中,十次倒有九次是我们发起的。‘陈国’即便是固守长江有时也捉襟见肘,他们这次怎么会如此大胆主动挑衅呢?而且只起兵二十五万,这点兵力恐怕还无法撼动‘齐国’这棵大树吧!既然如此他们又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打这一仗呢?没有好处的事情恐怕没人去做。”

“你能想到这些已经着实不错了。至于‘陈国’打这么一场毫无意义的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想如果咱们‘齐国’要是求和,不就有天大的好处吗!”东方伦德别有深意的说。
“求和!这怎么可能。孩儿记得和对方数次交锋中,除了太祖刚刚创建基业时因为根基不稳,曾经败给过‘陈国’。其余的战事我大齐从未向对方求过和啊!不是双方罢兵,就是对方主动议和。”
“你所说不错,不过你再看看这些或许就能明白为父为何这么说了。这就是方枭的手下最近半年送来的情报。”说着递给东方红一叠书信。
东方红见正是‘血影’专用的纸张,而这些情报都是东方红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送来的,因为有关军情所以方枭送到了刺史这里。这些情报所说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东突厥’今年连遭大灾,先是旱灾接着是蝗灾,牧场损失惨重牛羊死伤无数。而最为引起东方红注意的是,情报上还说今年漠北冬天将会比以往早到,而且根据经验来看这个冬季将会给‘突厥’带来一场难以预料的雪灾,‘突厥’境内各部在最近两个月调动频繁,估计将会对我大齐有所行动。
东方红看完后恍然大悟:“原来‘突厥’要兴兵犯我边境,准备搞些过冬的粮草。现下正是秋收时节,他们可真会选时候啊!难怪‘陈国’此时蠢蠢欲动,感情他们找了一个盟友啊!”说着东方红又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东方红自言自语的说:“以往‘突厥’经常在我边境袭扰,可也不曾找过盟友。这次居然要联系‘陈国’,难道‘突厥’这次要大举南下吗?所以要让‘陈国’牵制我国兵力,不敢全力应付‘突厥’的进犯。要真是如此朝廷为确保北方平定还真有可能向‘陈国’求和。时下快进入收获季节了,不就是说‘突厥’的铁骑马上就要到了,而且还将是成千上万。”东方红不由得一惊。
“好!我儿确实聪明,能马上想到这层关系。你说的不错,如果为父没有料错的话,这次‘突厥’必将重兵南下夺粮,估计至少也要有二十几万。毕竟对方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大灾,只派少数兵马所抢的粮草是救不了急的,他们必须只有派出大军才能搞到更多过冬的给养。”
“这些事情咱们都能想到,朝廷里能人辈出怎么就没想到呢?既不派兵巩固边境,而且在廷报中也未详加注释,这不是给‘突厥’可乘之机吗!”东方红确实纳闷,就算朝廷里都是帮傻子,可‘应天阁’派去的家伙应该不会不明白吧!可为何却在公文里之字不提,也不另行通知呢?
“这你就要学着点了。你怎么知道朝廷没有通知呢?恐怕现在朝廷的紧急军报已经到了边境诸位将军的手上了,而在给各地的廷报中之所以轻描淡写,就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这也是为安定民心所想。”东方伦德解释道。
东方红一听,用手拍了下脑袋心想‘靠!怎么把这碴给忘了。国家向来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天大的事情也是能瞒就瞒,然后在背地里把事情平息,完事后再出面做些不痛不痒的官样文章粉饰太平。怕的就是老百姓趁乱结伙闹事,影响头头们的统治和国际形象’。
东方红还是有些不解的问:“但至少也该调动一些军队以做不时之需啊!”
“这点你还不太了解,之所以朝廷现在还没调动军队,一是刚才所说以免扰乱民心。二来正是因为‘陈国’陈兵江畔,而你堂叔的荆州大营常备兵马只有十万,而应付对方二十几万人马显然不足。可沿江各处的防军也不敢随便调离,所以朝廷必须把手中现有的机动部队派往南方。而我齐朝真能上阵杀敌的兵力只有六十几万人,光驻守北方边境的军力就占去一半,毕竟‘突厥’光能征善战的铁骑就有三十万之众。‘镇北将军’的十万人马驻守雍并二州,‘镇东将军’的六万人马驻守幽州,‘镇西将军’的十万人马驻守凉州他们还要防范‘西突厥’,而南方沿江布防了近二十万大军以防‘陈国’。你算算朝廷真正还能调动的兵马也就还剩二十万,南边这次最少也要派十万大军,剩下的十几万恐怕是朝廷要用来应急,怎么还会派往边境呢!”
东方红听了父亲的解释,不由得说:“原来朝廷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啊!看来‘陈国’这次要得逞了。‘突厥’此次进犯绝不好应付,一旦北边军情紧急,这南方就只能求和好调兵救援。”
“你说错了,为父敢保证,朝廷就算向‘突厥’认输也绝不会向‘陈国’示弱,陈国这次的主意一准落空,还做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是什么道理啊?”东方红被父亲的话说楞了。
“怎么样?你能想出其中的理由吗?”
东方红于是又开始自言自语的分析起来:“朝廷不会向‘陈国’示弱,就是说朝廷要始终要让自己压制着对方,一旦求和必将有损军威士气,这士气一丢没有数仗的胜利是找不回来的。也就是说让对方时时刻刻都处于劣势,这样做很显然是为了在对方彻底崩溃时一举将‘陈国’灭掉,所以绝不会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否则就要从头再来。毕竟对方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国家,而且国君也非昏庸无道之人,只有用这种方法我们这边的损失才会最小,如若硬攻恐怕没有四五十万大军是不成啊!现在的齐国还没有这个国力。”
东方伦德听着儿子的分析,满脸笑容的点着头。东方红接着分析:“想要实施这种战略,就必须把其他能干扰的因素彻底解决掉。而对‘齐国’来说能够影响这一战略的就是‘突厥’,他们一旦和‘陈国’联手,不但所有计划落空还会给自身带来麻烦。可‘突厥’兵强马壮其实力更不在‘齐国’之下,朝廷根本现时期无法应对他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稳住‘突厥’人,对他们尽量拉拢甚至不惜委曲求全,等到灭了‘陈国’再腾出手对付这个强敌。靠!这不是蒋委员长的策略‘攘外必先安内’吗!”
“什么蒋委员啊?”东方伦德纳闷的问。
‘想的太入神了,居然连蒋介石的名字都蹦出来了。’东方红被父亲一问吓了一跳,不过他立刻叉开话题说:“不知道孩儿分析的对不对啊?朝廷就是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所以就算‘突厥’闹得在凶只要不是威胁到国家存亡,大齐都会不予理会,甚至会俯首称臣。”
东方伦德惊讶的看着东方红,他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有这样的头脑,于是高兴的说:“你说对了,现在朝廷就是如此战略。所以这也是不往边境派兵的第三个原因,避免引起和对方的大规模对抗。”
“唉!这下岂不是苦了边境上的百万百姓,他们每时每刻生命都受到敌人的威胁,家园时时要遭受敌人的践踏,而国家作为他们的依靠却置之不理,甚至还会将他们拱手相让于胡虏的铁蹄和弯刀下,真是百姓之患民族之灾啊!”东方红感慨的说,虽然他知道‘东突厥’最后也将会融入华夏大民族中,可现在还是满腔怒火。
看着儿子慷慨激昂的陈词,东方伦德更是欣慰不已,他已经在东方红身上看到家族历代先祖笑傲征程,饮血疆场的豪迈身影了。
“这‘突厥’人也是,既然朝廷是这种态度,他们直接向朝廷要粮草就是了,还起兵打什么?真是‘狼性’难训啊!”
东方伦德笑着说:“这些粮草可不是小数啊!朝廷再如何也不会给。现在朝廷一准会让边境驻军尽量防守,如果真要损失太大,而敌人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准许守军放他们抢掠一番,毕竟这样朝廷也不会损失太大。当然对方如果兵马太多,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管,至少决不能让他们引兵长驱直入,否则麻烦可就真大了。”
东方红听父亲此言又问道:“这次‘突厥’来袭,如果真有这么一支主力部队,甚至是吉利可汗亲自带队,他们会把目标定在哪里呢?”
东方伦德这时脸色凝重的说出两个字“雍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