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联合作战效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在东海海岛某训练场,海军战斗分群舰艇编队劈波斩浪,空军战斗分群运输机,战斗轰炸机,穿云破雾,陆军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低空协同。
在广褒的海滩,导弹分队,高炮分队跟进掩护作战,电子对抗分队营造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
该机甲旅几个梯队相隔一海之遥,共同演练21个课题,战场感知,综合保障等环节密切协同。
马达声,海浪声响彻海空,两栖装甲车,坦克,运输车陈兵码头,渡海输送演练中,海军输送战术分群指挥员,某新型登陆护卫舰艇分队分队长刘力平在组织装载和航渡过程中,指挥陆海空军力量织起强大火力网,成功击退来自空中和海上的袭扰,确保了航渡顺利。
伴随着战斗进程的转换,联合指挥员身份也在不停地变换。这是信息化,数字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出现的新变化。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参战军兵种多,协同主体转换频繁,联合指挥所按照“谁主战、谁为主”的原则,根据作战进程不断转换“角色”,让军兵种部队轮流充当“主角”,有效地提高了联合作战指挥效能。
硝烟战火弥漫,炮声轰鸣,红军”的上百门自行火箭炮,榴弹炮,加榴炮向“敌人”开火,猛烈的炮火覆盖了“蓝军”前沿阵地。
数百辆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向“蓝军”整体防御地带实施大纵深突破。
穿梭于枪林弹雨中,冲破障碍开辟通路。
装甲分群是以坦克,步兵战车及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具有较强的机动力、突击力和防护力,主要遂行地面作战任务的兵种。
整个演习见不到徒步步兵。
数不清的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实施一浪接一浪的连续突击,宽大正面的多路、多波次的装甲部队进攻队形,把现代战争特点呈现得淋漓尽致。
抗击敌军综合打击,从正面突破,强行楔入。
立体攻击,抗敌逆袭,连续突击,夺控要点;战斗转换等几个科目的演练,全面检验了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原本晴朗的海空骤然阴云密布,昏暗的天色看不出是阴天还是夜幕降临,但是强劲的海风似乎在告诉人们—马上就要变天了!
不大工夫,雨点开始砸在车窗上。
随着部队的前进,雨越下越大。
此时,天已经完全阴暗了下来,敲打挡风玻璃的声音节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原来的哗哗声变成了咣咣的敲打声,只见黄豆粒大的冰雹倾盆而下。
雨点变成了纷飞的雪花,气温也骤降到了0℃下。
凌晨,哨声吹醒了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的官兵。车队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冒着大片大片飞舞的雪花,在白茫茫的草原上穿行。
二.
天际刚刚露出一丝晴意,呜呜的防空警报拉响了。防空分队报告:16架“敌”机从我部左后方逼近,企图对我发起攻击。指挥员迅速作出回应:部队迅速呈疏散队形隐蔽,防空火力准备射击。
几分钟后,数枚对空导弹呼啸着扑向目标。

各种火力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火力网。演习评估系统判断:“敌”机2架击毁,6架负伤,剩余逃离。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应急机动袭击作战实兵演习。
拂晓,搭载特战队员的几架直升机和4架编队运输机在航空兵的掩护下,躲过“敌”雷达监视,悄悄出航。
他们的任务是发射标志演习开始的第一发炮弹,摧毁“敌”指挥大楼。
时间指向正点,田凯一勾扳机,糟糕,炮弹未发射出去。元浩立即判断是击发保险装置上的连杆杠杆不到位导致不能正常击发,他迅速将连杆杠杆顶到位,瞬间排除了故障,发射成功,目标命中!
一方进行电子干扰,一方实施抗干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系统对抗、一体化作战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蓝军”进至某地域后,加紧调整部署,构筑工事,企图依托有利地形阻止“红军”攻击行动。
红方”电子对抗分队运用示假,扰骗,干扰,对抗,伪装等多种手段对“蓝军”指挥通信,侦察探测等目标实施电磁干扰,瘫痪其指挥系统。
“红方”在开进途中对上级配属的无人侦察机和空军侦察机即时传回的战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定下决心,决心采取群队式部署,对“蓝军”实施多路而有重点的向心火力突击。
各式车辆疾驰而出,卷起一路烟尘,晚霞之中,轰炸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沐浴金辉,巡航盘旋,巨大的轰鸣撞击着耳膜,震颤着大地,硝烟弥漫处,千余台重型装备向作战地域疾进,强烈的战场气息扑面而来。
红军”开始对“蓝军”防御阵地进行火力急袭,战斗进入攻击突破阶段。
炮兵群齐射,急促射,急袭射,各型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对“蓝军”目标实施突击,如朵朵烟花绽放在蓝天,火箭扫雷弹迅速开辟通路,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直指“蓝军”前沿装甲目标,轰炸机,歼击机呼啸而至,攻击直升机跃升俯冲,倾泄的弹雨把“蓝军”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此次演习,突破了以往不同武器装备实弹射击时需要区分时间段的传统做法,炮兵、坦克兵,空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的实弹射击压缩到了一个时间段,实现了兵力协同,时间协同,空域协同,以及直瞄,间瞄以及空地火力的全纵深同步打击。
与此同时,一场肉眼看不见的战斗正在空中激烈绞杀。“
演练场上,装甲集群风驰电掣,以雷霆万钧之势似尖刀从两翼直插纵深,卷起滚滚硝烟。
与此同时,在“蓝军”纵深,“红军”尖刀机降特战分队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利用有利地形实施机降。
正面前沿阵地上,装甲步兵,步兵很快超越坦克战斗队形,在陆空火力掩护下突破敌防御前沿,快速分割包围,夺占“敌”防御要点,向“敌”纵深穿插。相互策应,多路强击之势已基本形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