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模拟军演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余兰经不住张玉菡的软磨硬泡,并亲自带她参观了部队,体验了当兵的生活,余兰终于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加入电子通信分队,被上级任命为少校,技术副分队长,而她则带着自己修改过的军用版电脑训练游戏,进入了兵营,至于买卖则委托一位骨灰级网迷董事管理,就连法人也进行了更换。
在演习大厅20多个大大小小的荧屏前,“红”“蓝”双方的鏖战态势尽收眼底。在这里,我们最多可以看到13个军兵种协同演练的75种战法及其保障。
演习系统可自动生成诱导“红”“蓝”双方对抗的作业条件,并对作战过程所产生的庞大数据进行储存,统计,分析。
较之传统的手工作业,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更可贵的是计算机那种“六亲不认”的特点,定量、定性分析之下的演习评判客观、公正,“红”“蓝”两家都心服口服。
你可以看出,整个环境都要依靠作战仿真技术。
在这个模拟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通过通讯网络使部队各个部门都参与进来。利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将使这种军事演习变的高度复杂。
目前,这种产品已经可以应用于高级终端机算机,软件方面发展也非常乐观。
这种复杂的3D多维模拟军演系统对于部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比传统的全真实军事演习更能够真实的反映现代化战争。
在这种模拟军演中大约会有30名分布式任务执行中心操作员负责产生战争实体。
因此,当这些模拟的飞行员驾驶着模拟的战机,并向指挥部发出信号时,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指挥部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对于演习的参与者来说,分清哪些是真实的,那些是由电脑产生的根本是不可能的。该技术有一项最大的挑战是,在演习中的实体有时候表现不同。
比如,有些虚拟战机只需要表现为雷达上的一个点,而有些虚拟战机却要表现出真实的面目。
经过技术发展,她们的3D多维模拟军演系统已经获得了一名参加过维和行动的领导的肯定,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真实的战场模拟系统。
一个集中力量对组织指挥系统和雷达监视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和破坏,一个采取硬抗、软抗和限时等方法与“对方”巧妙对抗。
她们采取通信分队与电子对抗分队立足实战,互亮绝招,逼“敌”就范的方法,着力提高部队快速应变能力和电子对抗能力。
针对电子对抗分队的“外军化”侦察干扰,通信分队通过隐蔽电磁波,密化电文,控制我通信和雷达的电磁辐射的手段以及快速流动式改频,自动改频,随机改频等方法避开干扰,并模拟民用电台建立多个示假电台,使对方真假难辩。
二.
电子通信分队根据现有装备的自身性能,采取自适应技术,扩频技术,猝发传输技术,对对方干扰进行自适应性软抗。
为提高信息网络的抗干扰能力,电子通信分队把不同程度、不同工作方式的电台组成多层无线通信网,梯次配置,在作战纵深内隐蔽配置雷达站,形成远距离监控走廊。
把各种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有线互联网和综合化的信息指挥网络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对方的软、硬杀伤效能和破坏能力。

指挥能力最终体现在信息化战场的作战决策上。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拥有足够多的手段,可以使敌方的动力系统,通讯网络陷入瘫痪。
而这可以非常容易实现,只要一辆普通的轻型轿车,一台结构紧凑、可以放到小汽车顶上的电子战设备,就足以让一个中等国家变得“又聋又瞎”。
一幅幅作战地区电磁频谱图,战场态势图,首长决心图和水文气象图“比肩而立”,深浅不同的颜色显示着不同区域的电磁环境复杂程度,供指挥官分析决策,指挥所构成要素中增加了电子对抗席位。
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卫星站,通信接力车,扩频接力车,光缆接引车和短波电台车等数十辆战车,可以从多个方向同时开进,卷起滚滚战火尘烟,扑向预设阵地,迅速沟通组网。
数字化部队已经进行了多次小规模的网络“高级作战试验”演习,而且这种演习将会一直进行到2003年。
演习的成果都如实反馈到了首山的战斗实验室。
在网络演习中,预计不仅要检验数字化部队的编成和指挥结构,还要演示快速投送部队使用的高技术兵器和先进的运送设备的性能。
作战行动更加迅速。
数字化部队的兵力兵器由于配备有数字化C4I系统,所以信息灵,传递快。
能对战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立即作出反应,迅速采取对策。能实时发现目标,实时决策,实时指挥,实时机动,实时攻击。
能把过去在战场上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完的事,压缩到几分钟,甚至数秒钟。
能使定下决心与作战进程几乎同步,使己军行动总比敌军快半拍到一拍,从而使己军始终掌握主动,使敌军永远处于被动。
数字化部队采用数字编码,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解调等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作战信息获取,传递,使用一体化。
各级指挥官利用数字化通信系统,随时可了解战场的真实情况,根据上级意图指挥部队行动,摆脱了指挥方面的对上依赖性,使具体指挥权分散化,使指挥程序简单化。
数字化部队的通信网络,由于有上下左右“透明”传递信息的能力,指挥官可根据对战场情况的判断,直接指挥下属战斗单位。
数字化电台通过单信道地面与机载系统联人诸军兵种指挥控制通信网,指挥官能同时与所属各部队通信,对分散在各方向,各地域的各作战部队进行横向协调,保证了战场信息上传下达的快速性。
作战协同更趋简单,部队实现数字化后,可使复杂的作战协同趋于简单,数字化部队对战场情况一清二楚,从而使繁重,复杂的作战保障变得简单,便捷。
数字监视器可随时报告物资消耗情况,指挥官可以最快的速度向有关部门申请战勤保障。
战勤部门可及时,准确地将所需物资送到被保障的作战单位。
但是这离要真正全面使用数字化C4I系统,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