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女蛙人水下尖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由于水下阻力大,加上暗潮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蛙人在海里作业往往比在陆地上完成同样的工作要多消耗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体力。
因此,强健的体魄是蛙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分队土专家组为此制定了严格的体能强化训练计划。
蛙人10公里长跑、100次负重杠铃下蹲、100个俯卧撑、100次仰卧起坐等等,这些是集训队员每天最基本的锻炼项目。
她们还要身穿密不透风的潜水服,胸挂30公斤重的铅块,两脚蹬着脚蹼,身负80公斤装具,全副武装地在沙滩地上练行走,以锻炼大腿和脚腕的力量。
“我们是一个半环岛的国家,海洋对我们太重要了。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要开发海洋资源就要对海洋进行科学考察,勘察。
对这些活动,我们蛙人队就要为他们提供水下安全的保障。
万一水下出了问题,很多时候就要靠我们的蛙人队下去解决。”
说这些的时候,她一脸严肃。
这些还只是她们工作的一部分。
陈文婕作为军人,“真是开了眼界”。
“不过,我们不应该总当看客和听客。
要是可能的话,我们应该更多地参加军事的演习。”
近海的水质很浑浊,漂满了悬浮物,距离水面两米之下一片漆黑。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被吊在一根绳子上,人漂起来了,眼睛却什么也看不到。”
“海里越来越黑,越来越冷。”
几分钟后,她的脚踩到了海底的淤泥。
她慢慢地趴下,按照下水前教官的要求,在淤泥上爬行了十几分钟,然后才沿着梯子爬上去。
有了这第一次的“下海”经历,陈文婕心里踏实多了。
“有时,我们穿着毛衣下去,上来的时候,毛衣就被汗全打湿了。
1月份的时候下水,在下面我冷得直哆嗦,上来的时候,手都冻肿了。”
她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苦是苦,可是陈文婕从来没想过离开海军女陆战蛙人队。
言语间,你能感觉出她其实很享受这种状态。
这个踌躇满志的中国海军女陆战队员相信,在未来,还有无数个可能性等待着她去实现。

二.
深海龙潭何所惧,水下尖兵建奇功。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女子水下特战部队。
她们犹如一把尖刀,遨游在大洋深处,驰骋于海底疆场,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水下巾帼英雄的传奇。
练就了她们水下作战的硬功,在茫茫海底,镌刻着她们献身使命的忠诚!
滔滔南海,某海域硝烟四起,战舰驰骋,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联合作战演练如火如荼。
“红方一艘舰艇在某海域中雷沉没,命你部火速赶往救援!”
硬仗当前,没什么可说的。
“还是那句话,坚决完成任务!”
数分钟后,援助救生船拉响汽笛,高速驶往出事海域。
准确测深。
抛锚定位。
陈文婕等十多名女陆战蛙人,纷纷扎入浪涛翻卷的大海中。
她们凭借平时练就的强壮体魄和过硬本领,仅用几分钟就下潜到几十米深的海底。
蛙人部队肩负的任务极其隐蔽,危险。
在敌后方海域,地区进行侦察,消灭机动发射装置,防空设施,水利工程,指挥所等。
为此,要求蛙人们必须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超人的身体素质。
战友们都称她为“水鬼”。
陈文婕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和班长的第一次较量。
她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谙熟水性的陈文婕有意要和班长过过招。
当她身着潜水装具,下潜到20米时,班长已在此等着她了。
她立刻拔出军刀,向班长刺去,班长不慌不忙用刀格开。
军刀都是特制的,刺到人身上会留下明显的蓝色斑点,不一会,陈文婕浮上水面。
战友们看到她满身蓝点,轰然大笑:“你怎么变成迷彩蛙人了?”
气得她秀目圆睁:“你们别笑得太早了”。
从此,她刀不离手,刺,劈,砍,挑,扎,苦练不辍。
她知道由于海水的阻力,刀刺得慢,为了增强臂力,50斤重的哑铃每天举数十个,手腕子肿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后下潜与班长较量,陈文婕身上的蓝点越来越少,相反,班长身上蓝点却从无到有,越来越多。
很快,因她刀速快,招法多而扬名蛙人部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