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了大堂,王洪亮他们已经到了,看见李中过来,王洪亮和林力都站了起来,王洪亮给他们互相介绍了,寒暄了几句,三个人坐下来说话。
王洪亮说:“李中,菜已经点过了,要的啤酒,小林不怎么喝酒的,没有人,就咱们三个,随便吃点。”李中说:“就随便吃点好,林力,你今天过来的?”林力说:“今天上午过来的,在王总那里坐了一会。”李中递了支烟给他,林力说:“谢谢,谢谢,我不抽烟。”李中递了一支给王洪亮。
这时菜上来了,小姐也把啤酒打开来,倒上了,三人喝点酒,聊了一会闲话,吃了一些菜,话题扯到打官司上来,扯了一会,林力说:“对巫永福这个人,在你们没打官司之前,我就听上海、北京和南京的一些作家说过,也不是说他到底有什么,就是都不喜欢他,觉得这个人做作、假模假式的,又特有心计,会算计事,会算计人,跟他在一起,不由你就得设防,我觉得这种人有点可怕,但是,作为我们搞新闻的,再怎么讨厌他,两方面我也都得听听。”李中说:“那是应该的。我这里带了几份材料,也够全的了,你先看看吧,有什么事情,咱们再联系。”林力接过去,说:“太好了,有材料,就好写了。”
王洪亮说:“上午小林过来,我已经把你们的情况,就我所知,向他简略作了介绍,这也是一种背景材料吧。”林力说:“李老师,现在见了你,我觉得跟我想像中的差别不大,反正这篇文章我是一定要写的,如果打官司的文章不好写,我也会写另一篇,刚才题目都冒出来了,就叫‘诉讼纠纷中的李中’,你们别动,我来给你们照张相。”
说着,林力已经麻利地从包里掏出相机,离开坐椅,后退几步,对准李中和王洪亮,啪,啪,啪,啪,照了几张相,然后他又回到椅子上,接着说:“题目先起这个题目,大半个版,右上角一幅大照片,剪下来的,剪的痕迹明显一点,若有所思,又不知所思何为的样子,当然,也还要写到打官司,内容提要上写:官司缠身的《潮》大老板李中,穿一身讲究的黑西服,头发理得短短的,看上去精明能干,但他心里的烦恼,多着呢……怎么样?”李中笑说:“蛮好的,蛮好的。”王洪亮说:“小林这气氛调动得可以,连我都受到感染了,小林,这篇文章你一定要写。”林力说:“这篇文章我一定会写的。”李中说:“来,咱们三人干一杯。”
吃饭、说话到快两点,李中和王洪亮、林力道别,急匆匆打的回到办公室,略擦了把脸,就伏案看起稿子来。
自然是先看岗州大学新天地社的网络征文稿,征文稿总共四十八篇,好在其中只有一部中篇小说,也不算太长,三万字左右,其他都是散文、随笑、短篇小说和诗歌,甚至还有一篇相声小段。

所有的稿件中,以散文和随笔居多,李中喝着茶,吸着烟,全力以赴地阅读,先看短小的诗歌、散文和随笔,反正平时看稿看惯了,知道应该怎么看,散文看文笔、看立意,随笔也差不多,诗歌看意象,中篇小说看情节、看氛围,短篇小说看语言,因此看得基本上是又快又好,但如果是具体编辑稿件,那就不能这么看了,就得一字一句地“品”了。
李中把自己感觉好的稿件放在一边,有特色的放在一边,较差的放在另一边,三点多近四点,把征文稿看了一遍,浑身腰酸背疼,脑袋也有点发大,对稿件产生厌恶感,李中站起来在屋里走动走动,伸伸腰,晃晃腿,吸支烟,然后断然坐下再弄。
先把较差和较好的稿子排出来,再把居中的稿子排出来,排出个一、二、三等奖,剩下的,都是优秀作品奖,把所有的稿子再大致翻一翻,把名次排一排,搞定了,写明评奖情况,放进信封里,再拿出铅笔,大体上把发言要说的话,列了个干巴巴的一、二、三、四条,具体的东西都在大脑里储藏着,这些事全部做完了,李中松了一口气,把桌上的东西往外一推,不再看它们一眼。
李中径自出了办公室,到卫生间去解个小手,其实也就是想要出去活动活动。
解过了手,李中又慢慢地逛了回来,进屋倒点水喝,再点上一支烟,极悠闲地吸着,一只手拿着烟吸,另一只手有意无意地,把刚才推走的东西,一点点地再拨拉过来。
先拨拉过来的是廖仁彬的诗稿,拨到面前,半点负担没有地看着,看了一首又一首,不经意间,也就看完了,心里想,并不出色,当然也不算太差,有个别一两首也还不错,但是怎么办呢?鉴于他的态度,鉴于大家对他的怀疑,鉴于他作品的质量,不管怎么样,他也还算刊物的一个作者吧,李中最后决定用一首,把要用的那首诗留下,伏案给廖仁彬写了封信,说留用一首了,希望以后多联系,有力作再寄来,用信封封好,和征文稿放在一起。
接下去,看上次那位作者曾舒洁送来的稿子,看了一个短篇,心里暗暗有点吃惊,没想到她会写得这么有感觉,语言、结构,还有那些很微妙的地方,心里已经决定留用了,还想再看余下的两篇,但时间没有了,已经五点多一点了,李中把曾舒洁的稿子放在稿件堆的上边,拿起电话,和王洪亮通了个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