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亏损何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8、亏损何处
吴若普告诉张绍智,全省有国有大型企业198家,其中,大约一半处于亏本状态,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尽量减少亏损,减轻政府的负担。
张绍智吃惊地问:“吴省长,国有企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它们大多处于亏损的状态,那财政还怎么运转?”
“怎么运转?也要运转的。亏损企业,就贷款支付工资,欠下银行的钱。”吴若普解释说,“盈利企业上交的利润,就支付各级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
“欠下银行的钱,长期下去怎么办?信用丧失,金融危机就要爆发了。”张绍智担心。
吴若普笑说:“小张,这个你就不用担心,我们国家的银行是政府独资的,处于高度、绝对的垄断状态,就算信用完全丧失,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人民币数量,平衡收支,稳定物价的。”
张绍智小心翼翼说:“比如说,银行放出企业贷款一千万,一直收不回,还在逐渐增加,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钱多了,而产品少了,物价就会上涨……”
吴若普笑说:“你别这么悲观,小张,我告诉你,虽然说大部分企业在亏损和停产,可是,亏损基本上还是亏损在吃饭上面。比如说,一个机械厂,原来是生产军工产品,现在军备萎缩了,停产了,那么,就依靠贷款发工资。再比如,一个棉纺厂,原来上马过多,现在质量有的好,有的不好,不好的厂家产品不好卖,因此就处于办停工的状态。这些厂子贷款发了工资,这些贷款怎么办?那些上缴的利润一部分地方政府就用来还贷款。这样,银行贷款就还了一部分。还有,农民生产的粮食、棉花、大豆、油菜等农作物,都是政府定价统购的,拿来给了城市的工人,就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农民买回的肥料等生产资料,又比较贵。这样一来,相互抵消,也差不了多少。所以说,物价上涨很微小的。”
张绍智低声说:“那农民岂不是牺牲很多……”
吴若普轻松地说:“农民从来就是这样牺牲的,没有什么奇怪的。所以说,农业不发展起来,改革就没有支撑。现在农村改革了,农业发展起来了,需求就增加了,不改变工商业的状态,就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叫做滞涨。滞涨会增加政府更大的负担。因此,拯救企业很重要。其中,国家大型企业人口多,设备先进,对于整个经济大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拯救大型企业,有是重点中的重点。”
看样子,国家经济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以为只要按照西方的经济学规律,就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现在看来,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对症下药。
“农民是如何现实供养城市的?”张绍智情不自禁地问。
吴若普笑了笑,说:“既然你想了解,我就说给你听听,反正这个在高级干部心里也不是什么秘密,有基本国民经济常识的人也知道这点。想当年,为了农民问题梁漱溟与**有很激烈的冲突,彭德怀同志也是因为为农民说话而遭到了厄运。你现在要考察企业,了解一下也好。”吴若普停止笑容,拿了笔在纸上比划:“首先,农民交公粮,基本上就是白送的。粮食局从下面农村粮站集中粮食和各种农副产品,分发到各个城乡商品粮供应站。城镇户口人民拿了供应证,以便宜的价格买回家。这样,就算工资不高,吃饭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时,粮站就是永远盈利的企业。其次,农民从商店里购买肥料和各种日用品,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是厂家规定的,是高于价值的。这样一来,用从农民手中套取了仅有的一点钱。这个,就是农民贡献的路线图。”

张绍智笑说:“农民毕竟是农民,再怎么贡献,也只有大米和油料,要想国家强盛富裕,其实还是要走工业的路子,只有工业发展了,国家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了。”
吴若普很同意:“嗯,就是这样,所以说,你的工作很有意义的。”
接着,两人分析了重要考察的企业,其中包括机械、化工、汽车、电力、医药等。张绍智选择了汉口一家油嘴油泵厂。
省委派下来秘书,厂长罗永亮得到通知,如临大敌,带了厂里的高层干部,站在工厂门口迎接。更有工厂子弟学校的学生站在一边挥舞鲜花欢迎。
几个漂亮的年轻女工人被安排在张绍智的身边,一路走到会议室。端茶倒水,柔声肉气,照顾得无微不至。初次钦差,张绍智也不清楚常规,不敢用心欣赏漂亮的女生,一本正经地商谈工厂的情况。
这家油泵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立的大厂,有工人两千四百多人,专门为各类机械制造油嘴油泵。根据厂长的介绍,本厂有各类机械七百多台,每年生产的油嘴油泵到达八万件。以前,由于国家保管销路,利润也不少,可是,今年一来,由于对方有小型油泵厂被承包,产品质量好,价钱低,而自己呢,产品数量少,质量很不行,因此,买出去的产品少,加上赊账的,所以就亏损。
一个工厂,私人承包就可以赚钱,国家经营就亏损,这个,与其他的厂家情况类似。其中的原因,根据张绍智的观察和思考,主要在于管理不科学。
但是,怎样的管理才算是科学的?张绍智与厂长也有探讨。
首先,厂长的权力小,不能自主分工。这样一来,调整岗位收到多方干扰,才不能尽其用,人才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生产效率不高。
工人工资平均,没有积极性。工人多,养活难。
都是讲客观的原因,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张绍智也不好批评,提出下车间看看。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机床上忙碌,见到张绍智来了,纷纷张望,脸上大多默然的表情。
张绍智觉得奇怪,怎么以前在电视上看见干部视察,工人们围住喜笑颜开,怎么自己视察如此冷清?
车间的顶端,有个庞大的机器,看起来很新,却没有一个人操作。张绍智感到奇怪直接走过去,罗永亮:“罗厂长,这个机床怎么没有人操作?”
“呵呵,张秘书,这个是前不久从德国进口的机床,已经坏了,所以没有人操作。”
“德国的技术很先进的,怎么会坏呢?”张绍智很纳闷。
“呵,张秘书,德国鬼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还能有什么好东西给我们。”罗永亮语气中有几分气愤,“开始的时候,派了一个技术员培训使用,他一走,就坏了。我们找德国厂家,可他们说,再来,就要按照合同支付技术员的工资,每天要三百块钱。我一算,连同飞机票、住宿、吃饭,需要一万多块。要是认为弄坏了,要换零件,更要多钱。我就没有打算再修理使用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