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订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4、订婚
“人家是干部,肯定是先满足他们,难道先满足你呀?要不,谁还做干部?”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排队了。”
“有钱买不到东西,国家干嘛印这么多的钱?多少东西多少钱嘛。”
……人们小声抱怨着,纷纷返回。
没有猪肉,定亲的酒席还是要继续进行的。张绍智说:“没有猪肉,酒席怎么办?”
张朝霞说:“我回家让我娘杀两只母鸡就可以了。”于是,两人在商店里买其他的东西。海带和红枣没有限制,可是冰糖就没有。张朝霞说:“改革开放以前,买糖是凭借供应票的,只要拿了供应票来,一般是有的买的,现在不用供应票了,却总是没有糖买的。”
没有猪肉,有鸡肉代替,没有糖,能用什么代替?订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酒席这个没有,那个没有,还成什么酒席?这下,张朝霞也有点不高兴。不过,因为心中对于白马王子过分喜爱,也没有在神情上过度表现出来。
接着,为张朝霞买日常用品。梳子、毛巾、牙刷、牙膏、香脂、镜子,也就是这几样。
这些都不贵,没有超过五角钱的,最贵的是毛巾,六角三分钱。毛巾质量很好,纯棉质的,白色,很柔和。
张绍智凑在张朝霞的耳朵上轻声问:“不买卫生巾吗?”
张朝霞不解地问:“什么是卫生巾?”随即拿出毛巾,说:“这个不就是卫生巾?大城市叫卫生巾吗?”
想问她在姨妈来临之时用什么,也不便问,张绍智笑笑,不可置否。
此外,张绍智说:“听媒婆说,要为你和家人买布料做衣服的,今天一并买了回去。”
张朝霞说:“定亲的衣服不是我们两人买的,就不要买了,今天也不好拿,时间也紧张,以后再说吧。”
此时,来了一个男孩子,大概是售货员的家人或许是亲戚,只见他们说着买糖的事情,这个丰满而年轻的售货员说叫他等等。
张朝霞把张绍智拉到外面,说:“你听见刚才售货员说话了没有?”
张绍智说:“她说什么?”
“那个小孩子肯定是她的亲戚,说是叫他等着,有糖买的。”张朝霞说,“你大哥不是在商店么?叫他出面为我们买几斤糖好不好?”
张绍智深有同感,立刻表示赞同。
张绍仁听了张绍智的话,眉头一皱,站起来说:“你们两在这里等。”
少时,张绍仁返回,手里拿着三个报纸包裹,说:“一斤白糖,一斤冰糖,一斤糖果。”
两人欢欢喜喜回家,路上,张朝霞说:“智儿,你看,做什么事情都要人。”
张绍智笑说:“这个只是一般的规律,其实呢,做任何事情,主要的是看自己的素质。比如说你,你叔叔虽然是支书,可是,做老师要考试,你要是不会考,也不能做老师的。”
张朝霞笑说:“你说的是特殊情况,我说的是一般情况。假如说,做老师不用考试,那么我有叔叔掌握权力,就更加容易,——实际上也是这样,不是我叔叔,你愿意那么告诉我学习么?你自己也说过,权力掌握着分工和分配,比如各级干部,他掌握着权力,钱和好的工作,是分配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呢,还是分给普通的社员?肯定是分给自己的亲人咯,难道分给别人么?”
对于这样的论调,张绍智打算分析说权力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问题,可是,想想说了也没有啥子意思,敷衍说:“嗯,你分析的不错,人脉好呢,做什么事情自然就容易许多。”
此刻,两人走到渡口边,正准备渡河,却看见有很多人,渡船很忙。只见那些人挑着水桶,有的挑着粪桶,张绍智很奇怪,说:“朝霞,人们这是做什么?”
“你还不知道呀,这是挑尿气水呢。”
前几天听了这个名字,一直心中纳闷,现在看见人们用水桶来买,张绍智更加纳闷,问:“尿气水是什么肥料,怎么用水桶装的?用随便什么袋子装不很好么?”
张朝霞扑哧一声笑了:“尿气水是我们乡亲们自己取的名字,因为气味有点像人的尿,其实呢,这个肥料是碳铵水。”

碳铵这个肥料张绍智是听说过的,是一种粉末状态的氮肥,现在听说是液态的,心中未免有些好奇,说:“液态碳铵怎么运输?怎么储藏?怎么分发?很容易挥发的。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张朝霞不肯,拉着张绍智的袖子说:“别看了,我们还有事情呢。人那么多,有什么好看的。等下我们大队肯定有人挑回家的,还不是可以看。”
这话太有道理,张绍智打消了实地观摩的念头。
过了渡口,张朝霞回头,指着对岸一个土包上,说:“智哥,你看那里,就是碳铵水储藏的地方。”
张绍智一看,只见一个圆形水泥建筑边稀松地站了不少挑水桶的人,问:“他们站在那里做什么?碳铵水在总应该在油桶里吧?也没有看见有大型的油桶嘛。”
张朝霞指出:“智哥,你看他们身边的洋泥堡,就是装碳铵水的。”
张绍智疑惑不解,蹙眉问:“什么?洋泥堡?洋泥堡什么东西?”
张朝霞嗔说:“智哥别戏弄我,洋泥你应该知道吧?堡呢,就是碉堡的堡,洋泥做的碉堡,就这个意思。你看,人们围住在洋泥堡的周围。”
张绍智顿时明白了,笑说:“你是说那中间水泥做的圆形建筑?”
“嗯,就是那个。什么水泥,是洋泥,洋人的泥巴,听说原来是粉末状态的,用水一搅和,干了,就很坚固,像石头一样。我们这里的水泥巴,有啥子用,干了一用力掐,就粉碎了。”
在家里,家人称呼火柴叫洋火,煤油呢,则称呼为洋油,布料呢,总称也是洋布,只是类型不同,就分开叫,什么灯芯绒、咔叽、市布,现在,又听说把水泥叫做洋泥。张绍智觉得悲哀,调侃说:“什么东西都是洋的,只要是西方传入的东西都叫洋,怎么不把拖拉机叫做洋机?”
张朝霞认真地想了想,说:“可能是洋人的机器太多吧,光是汽车就有很多样子的。听说还有在天上飞的机器,也是洋人的。”
一个乡村的小学老师尚且无知如此,又怎么指望乡亲们改变水泥为洋泥的称呼。
回到家乡,张朝霞先把菜料送回家,张绍智则是回到家中。肖金兰和媒婆桂花手忙脚乱、欢欢喜喜地张罗起来。最后,张绍智、媒婆、张洋平,另外,为了成双成对,请了张德宝一同前去张朝霞中定亲。
鞭炮声中,在孩子们争抢未爆鞭炮和糖果之中,张绍智被迎接进门。
按照媒婆的指示,张绍智给了一百块钱,算是定亲送给女方亲戚的见面礼物。媒婆说:“这个钱是应该早些送来的,还要置办一些酒席宴请女方的亲戚,叫做过门,你也可以收到礼物,只是你现在这么忙,过门的酒席就以后再说了。”
双方本家说笑之后,一桌酒席置办上来。酒席间,不免相互客气,相互祝福,张朝霞躲避在闺房里假装害羞。
最后,张洋毅的话留在张绍智的脑海中:“张绍智,我家朝霞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希望你在外面花花世界不要迷失了我们农家人的本色,要牢记家乡人们对你的养育之恩。过年回家,就把喜事办了。”
张绍智含糊地点头。
次日,张绍智要回武汉。当晚,两人共度良宵。凌晨,张朝霞来送行。
家人早早起床,站在后门的篱笆边送行,张朝霞则是跟着张绍智走到了河边。
旷野里,白茫茫一片,那时霜。张朝霞穿着一件蓝色的棉袄,两只长辫子并排在胸前,额前飘着整齐的刘海。清秀的脸庞上,挂满了深情的红润。
“朝霞,你回去吧。”张绍智站在过河的石头上说。
张朝霞抬头望着张绍智,无限留恋。突然,从眼睛里涌出两行泪水。
“你这是做什么?”张绍智笑说,“情哥哥外出闯荡,你应该笑才对嘛。”
张朝霞不说话,泪水沿着脸庞留下来。
张绍智走进,伸手揩干泪水,笑说:“是不是怕我不会回来?”
张朝霞还是不说话,又涌出一行泪水。
“是不是怕我走了很寂寞?”张绍智又问。
张朝霞似懂非懂,还是流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