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奇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奇遇
这个工资水平,只是一般工人的工资,又是服务员,所以,并没有姑娘上门。但是,那些上班的妇女,则是羡慕加班的工资,不断有人来问兼职。在家里待业的,是那些高中和职业学校毕业的,端盘子自然是不愿意的。
其中,也有不少下放回城的知情,回城后,多数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部分找到工作的,也是工资比较低,还有一些,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现在听说张绍智饭店招工,就纷纷前来应聘。
文革中下乡的知情,那时候,大多数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到了80年,接近三十岁,说知识,多少还是有的,在80年代,还是不落伍的。可是,举国上下,那么多的后来人需要工作,而全国的工业又不发达,工作岗位少,自然就难以找工作了。
消息传出去,当天晚上就有三个女知情,一个男知情找来了。张绍智把待遇一说,来着都很高兴。其中一个女知情说,要是能安排住宿,工资少点都没有关系。张绍智带着她们去看了女工宿舍。这两个女知情竟然连连说好。
洗碗洗菜的,要加两个人;帮厨师的,也要两个人。其次,收拾桌子的,打扫卫生的,也要加两个人。一共,就是六个人。
张绍智仔细询问了来者的家庭状况和联系方法,说:“你们在家里等,三天之内,我会通知你们。”
随后,不断有人前来应聘,前后来了二十多人。张绍智又是询问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
三天后,张绍智先后招收了五女一男。这样六个人,都是家中很困难的,其中,两个女工家里没有地方住宿,需要安排住宿的。
女工宿舍不大,以前住三人,现在住五人,显得小了。张绍智在保定找了个乡下的木匠,做了三张上下铺的活动床,安装好。
男子安排负责烧火,兼职帮助张洋毅处理临时事物,比如说洗锅、砍肉、杀鸭子。
两外五个女工,因为年纪比较大,就负责洗菜、洗碗、扫地、及时收拾盘子。
银豆、叶秀琴和肖静妹,则是专门负责传送。
因为收钱比较麻烦,出了不少问题,张绍礼提出收钱。张绍智本来是想安排张绍礼在面上跑动,有什么问题及时调节的,收钱呢,还是自己做。正在考虑把银豆调出来开票收钱,食客则是拿了票等吃的。可是,现在三哥提出来,自己也不好反对,只有答应了。
根据张绍智的意思,传送菜的人,把饭菜送到以后,便及时把钱收来,而张绍礼呢,则是站在后门里边,传送回来人,必然拿了钱来,就交给张绍礼。
这个,自然是杜绝了食客的不给钱少给钱的行为,但是,这样形象很不好看,并且,往往食客需要找钱,绍礼便是忙里忙外。
这样实行了一天,漏洞百出。晚上,张绍智便跟绍礼商量,最后,还是安排绍礼坐在门前开票,食客拿了票找位子坐下,传送的人拿了写有菜名字的票给传菜。
这样一来,效果很好。
连着三天,张绍礼也没有跟张绍智算账,也不交钱,张绍智也不好提出,就这样心照不宣下去。
这天,张绍智对张绍礼笑说:“三哥,这几天收了多少钱呀?明天进货没有钱呢,你给钱我咯。”
张绍礼说:“买菜我们俩一起的,以后我付钱就是了。”
我的天,三哥要做老板了……
“三哥,这几天共收了多少钱呀?”张绍智还想争取权力,这样一个如日中天的饭店,自己不掌握权力,不好统筹规划,三哥知识少,怎么掌握的好?
“也没有多少钱,我心里有数。”
……张绍智晕了……
张绍智觉得奇怪,忍不住跟银豆说:“银豆,三哥呢,这几天的钱也不给我,也不告诉我是多少……”
银豆吃惊问:“三哥把住钱了?”
张绍智点头,银豆说:“三哥能做什么,自从当兵回来后,就一直不愿意做事,爹一直对他不满意的。这个饭店不是四哥你,怎么开的长久。四哥,三哥这样,把钱私自藏起来,恐怕饭店开不长久了,只有告诉爹爹才能叫他把钱拿出来……”
“家里这么远,怎么说,就算写信了,三哥还说我在爹面前说他坏话,兄弟关系搞砸了。”
银豆愁眉想了想,说:“要不这样,四哥,我去对三哥说,叫他把钱拿出来。”
“算了,小妹,你是妹妹,这话说出去他未必听,万一他认为我们俩人联合起来轻视他,还不把事情闹大了?”

银豆想了想,说:“三哥,那你说咋办?”
“或许三哥就是喜欢管钱,反正我们都是一家人,钱在谁的手里都是一样的。”
转眼间到了3月30日,张绍智买菜还没有回来,美国大使馆就来了一群人,连同记者,在饭店的外面围了一圈。
美国记者和大使人员,在中国外交部官员的陪同下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向员工问了几个问题。并表示,想到这个饭店订餐,每人每餐十块钱。尽管有翻译,但是大家不知道说什么好,雇佣的几个北京人只是笑着一个劲地感谢党,感谢好政策。张洋毅则是站在一边傻乎乎地看,银豆等三个姑娘则是躲避在一边笑。
少顷,张绍智回来了。
经人介绍,记者们围住张绍智这个老板发问。
“张老板,你的饭店为什么不取名字?是不是怕被打倒成资本家?反革命?”
张绍智整理好衣服,回答说:“无名即是有名,无为即是有作为,我这个饭店,就叫做无名饭店,是参照我国古代哲学家的理念取名的,并不是怕被打倒成资本家。我开饭店,增加就业,促进流通,方便人民,是好革命,怎么会是反革命?”
“张老板,你现在开饭店,实行是的是私人经济,是不是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呀?”
“我不打算走资本主义道路,可是,社会主义也有私人经济,弥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不足。”
美国记者狡黠地笑问:“以前五十年代初期,你们国家就是公私混合的经济模式,现在又回到了从前,是不是倒退了呀?”
好刁钻的美国鬼子,张绍智忍住愤慨,回答说:“我们国家走了弯路,可是,我们正在朝正确的方向走。你们西方国家经常发生经济危机,不也是这样吗?”
美国鬼子还想继续问,陪同采访的中国官员善意制止了。
接着,美国鬼子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无非是经营的规模也以后的打算,政府有没有为难。张绍智一一问答,做到既礼貌又严肃,没有让鬼子沾到半点便宜。
次日,华尔街的报纸上原文刊登了张绍智的答记者问,名曰:“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
这天清晨,张绍智起来赶火车。太早,公交车没有上路,两人步行。走到大街上,却发现一辆吉普车。
凌晨十分,怎么有吉普车在大街上?张绍智觉得纳闷,并未往心里去。
因为赶路,抄近路走进一条胡同,却见旁边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抱住一人。呵,这八十年代的北京,人恋爱还真是有趣,或是上夜班的男女趁机时间亲热吧?抑或是偷情的?
“绍智哥,哪里有人呢……”叶秀琴心惊胆战,站住小声说,“是不是打劫的啊?”
“别胡说,北京这个地方哪里有打劫的。”张绍智镇定说,“夜班工人谈恋爱呢。”
恐惧离开,继续赶路。
渐进,听见其中一人发出“呜呜”的声音。
太夸张了吧?在胡同里做起爱来了?张绍智觉得好笑,并不仔细看,走过去。
而叶秀琴却以为稀奇,一直仔细看,渴望发现北京凌晨爱情的真谛。可是,似乎不对,小声说:“绍智哥,好像是两个男人呢……”
同性恋?不对,同性恋发展没有这么快。张绍智回头一看,隐约看见其中一个在挣扎。
不是同性恋就是打劫,要么就是叶秀琴看错了,是一男一女,那么就是**。张绍智迅速跑过去,
“别过来!”一个凶狠的声音。
果然是抢劫!
本来呢,抢劫的事情不关乎自己,张绍智也不想管,可是,万一这个被抢劫的人认出了自己,明天到公安局说自己见死不救,名声搞坏了,还怎么混?
后悔返回看是没有用的,张绍智说:“朋友,何必做这种事情?你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我可以帮助你的。”
“你跟老子滚开!”劫匪吼叫,“不然老子杀了这人!”
张绍智说:“你放了他,我给你钱。”
说着,张绍智就往前靠近。
劫匪突然放开人质,拔腿就跑。
张绍智本不想追,却发现劫匪跑了几步返回。
其时,叶秀琴先是躲避在不远处看,看见劫匪走了,也走过来,却看见劫匪挥刀迎面而来,惊慌之余,竟然站在胡同中间不动。
不出手说不过去了,张绍智迎面堵截劫匪,手一指,厉声喊:“别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