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家保暖千家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一家保暖千家怨
张洋平拿了绍义和他媳妇的生辰八字叫神仙婆婆看了结婚的日子,定在腊月十八,因此,新房子要早点搬迁过去,才好办喜事。
张洋平又把全家的生辰八字让神仙婆婆一算,搬迁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
初七日,放学后,张绍智被家人叫回家,说是要过新房子。
新房子三间,中间一个堂屋,两边,分别有四间房。站在堂屋上望,崭新的木料上盖着崭新的瓦片。土巴墙壁上,被石灰水粉刷得雪白。墙壁脚下,是三层青砖。房间里,崭新的楼板,崭新的门窗。张洋平带着张绍智里里外外一看,满脸笑容。
一边看,一边说:“智儿,俗话说‘做屋造船,日夜不眠’,一般人家,做一这样三间房子,前后要准备十几年。以前大集体,我们家只想着吃饱肚子,从来不敢想做房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田地分到组了,农活有些承包,我们家才开始积累木料,积钱想房子。可是,家里孩子多,读书穿衣要钱,人情礼送要钱,买油买盐要钱,总是没有钱到制备木料和砖瓦上面来。原来想看今年冬季能赚钱做一间屋子,谁知道我们家运气这么好,一下子做了三间。智儿,你知道吗,整个村子,今年就只有我们家做三间房子,全大队也只有三家做三间的房子,而且,他们都是拆了老屋做的,装修就谈不上,墙壁上有稀泥糊糊就算最好的了,哪里有我们这样用钱买石灰水粉刷雪白。根据我所知,他们的欠工匠的钱是分文未付……”
张绍智却在想,这样的土坯房子,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冷冷地说:“爹,其实呢,我说这房子也是过渡阶段,迟早我们要做楼房的,用水泥钢筋,起码也要做砖混的结构的,这样砖木结构的房子,其实很老土……”
张洋平听不懂,以为是说做房子用多了钱,急忙说:“智儿,等三哥说了媳妇,我就会考虑你的终身大事的,你不要着急……”
张绍智哭笑不得。
凌晨刚过,全家人起床,拿了青树枝,表示发财,拿了锅碗瓢盆油盐表示富有,搬了新桌子凳子,欢天喜地去了新房子。
安置停当,全家人烧好火盆,烤火。
张洋平吩咐绍义和绍礼去叫本家的几家家主过来同贺,不久,却见兄弟俩垂头丧气回来了。
“爹,他们都说不来了。”绍义嘟囔。
“咋回事?怎么不来了?谁家过新房子,本家都要过来,怎么他们都不来了?”张洋平很惊异、纳闷。
“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就说天气冷,不愿意起来了,明天再来。”绍义说。
“这就奇怪了,我平时也没有得罪他们,已往都很和睦的,我们今天这样大的喜事,怎么就不来了?”张洋平说,“不行,我去问问!”
肖金兰一把拉住,说:“你去问做什么,不来就不来了,你这样一叫,反而说你招摇。你不知道,我们家住新房子,他们没有新房子,心里好过么?”
“哪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家的房子又不是偷来抢来的,他们心里怎么不好过的?”张洋平硬着头皮争论。被肖金兰这么一说,也不再走了,再坐下。
肖金兰继续说:“你们还不知道,自从我们家买炭有了钱,村子里的那些妇女都很少跟我说话了,以前都是蛮好的。许是嫉妒我们家有钱。”
“就是,我还听见人在我面前说‘银豆,你家发横财了,当心被当成地主富农批斗。’”银豆接话。
“还有,”肖金兰对张洋平说,“本家四叔上次找你借钱为儿子定媳妇,他说要借二十元,你却说没有,最终借给他五块钱。他心里肯定不舒服。”
“我就是不借给他。”张洋平气愤说,“又是本家,又是亲戚,那么多,都来找我借钱,我能变钱么?找上门来,不给点也不行。他说要多少,我就给多少,要是全大队的人都来借,家里的钱不是都借空了?再说了,我们家有钱,他们借去了,指望他们还就难了。”
接着,你一句,我一句,就家里发财引起的社会反响议论起来。一致的意见,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遮风,人发惹眼”,张绍仁的意见是:“**说:‘最卑贱的,就是最高贵的,最高贵的,就是最卑贱的。’这里面,最卑贱的,就是指贫下中农,最高贵的,就是指有钱的富人,我们家现在有钱了,大家回避我们,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划清界限一样吧,生怕我们连累了他们。”

刘春梅说:“俗话说,一家保暖千家怨,我们家有钱了,别人都还穷,肯定怨恨我们。以后呢,我们也要适当地给点钱别人,多做善事,修桥补路咯,这些事情多做些,积德积福。”
绍礼原来是当兵的,79年自卫反击的时候上过战场,参加过凉山战役,因为枪杀了五十多个越南的俘虏,因此,复原后,别的战友政府都安排工作,而他反而受到处分。
对此,他说:“**搞革命,是针对有钱人的,现在我们家有钱了,**也死了,该不会革命到我们的头上来吧?”
这么一说,全家人就有点害怕。
张绍智急忙解释:“现在党中央是邓小平同志做主的,不会再搞政治运动了。现在党中央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邓小平同志说过,‘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就是对于**晚年错误的否定的。而且,《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也说了,以后我们国家的重点,是经济建设,不再高阶级斗争了。”
张洋平认真地说:“智儿,那我们全家就以后就要多抓老鼠了,抓到以后,就上向公社书记汇报,向邓小平主席报喜……”
……张绍智欲哭无泪。
一天黑叔张洋炉回家,在学校门口见到张绍智。俩人聊天之中,得知吕长发马上要去北京了。张绍智回到家中,没有与父母商量,在自家的鸡窝里抓了两只鸡,来到张洋炉家里,笑说:“黑叔,你不回来,我都忘记了,上次我去你们厂,冷厂长给钱我,委托我为他买两只鸡过年,正好您回来了,就请你帮我带去。行么?”
“好好好,我为你带去。”张洋炉满口答应。
“那就辛苦您了,黑叔。”
“哪里,都是自家人,莫说客气的话,这点小事,举手之劳。上次我为木炭的事情从中跑路,厂长还表扬我呢,最近为我安排了新的岗位,说是表彰我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呢。据说现在的厂长也是冷厂长推荐的,以后你要是与厂里联系买卖,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
马上要放假了,校长王义林说,放寒假学校里要护校的,请人护校要钱,张绍智没有家庭负担,就安排护校。
现在有新房子,回家过年也图个团圆,张洋平得知情况,想去对校长说,张绍智阻止说:“爹,别说了,本身我们家烧炭我参与不少,校长就要看法,现在叫我护校,也好搞好关系。再说,学校距离家里也不远,就在就家门口,在家里住,与在学校里住还不是一样的?”
张洋平一听,有道理,放弃了。
放假了,学校里吃最后一餐晚饭,老师们纷纷回家。张绍智去厨房打水洗脚,烧火的姑娘叶秀琴在洗碗呢。
张绍智舀了水,问:“叶秀琴,罐了还加水么?”
叶秀琴抬头哭说:“不要了……”
“你咋哭了?叶秀琴。”张绍智好奇怪。
叶秀琴抽泣说:“去年过年是我护校的,有七块钱,今年校长没有对我说……烧火的工资都被我爹拿去了,说是留下给我哥哥说嫂子,过年别人女孩子都有新衣服……我……没有……”
说时,哽咽不止,最后说话不出来了。
张绍智笑说:“叶秀琴,你还不知道呢,我正准备跟你说的,今年过年校长还是安排你护校的,他有事先走了,吩咐我告诉你呢,今年护校不是七块,加一块,八块呢。”
叶秀琴即刻停止哭泣,低头洗碗。
张绍智拿出四块钱,说:“校长说,先支付你四块,剩下的四块,说是明年开学给你。”
叶秀琴连忙把手在围布上擦了擦,又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接过钱,继续洗碗。
“叶秀琴,过年了,好玩的时间很多,我呢,也不回家,在学校里看书的。白天呢,你就不用来了,哪里好玩你就哪里去,晚上呢,要是不来呢,你就说一声,我就不走,在学校里护校。”
叶秀琴抬起头,感激不尽:“张老师,你真好……我听你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