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事情确实如你所料,玉玺被送到法门寺后,保护玉玺的僧人马上就逃离法门寺,随后的朱温老贼就派兵马追到了法门寺,见众僧人交不出玉玺,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法门寺。”传真还想唠叨道。
“那么,你现在拿什么来证明你说的话是真的?”李从珂道。
“我背上的玉玺。”传真道。
“拿出来瞧瞧?”李从珂道。
传真从容地从身后拿下包褒,打开它,把玉玺托在手掌心上。
“和尚,我问你,你刚才为什么不让哨兵先禀报一声,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呢?”李从珂道。
“能管用吗?如果我对哨兵说,我要见晋王,哨兵能通报吗?他不把老纳当要饭的和尚看待?老纳只有这样把事情闹大,惊动了里面,你们这些大官才能出来。”传真道。
李从珂听传真这么一解释,觉得有道理。他也没有见这玉玺,不知道这是真是假,就让手下禀报晋王李存勖。
晋王李存勖知道有人在闯行辕,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估计大白天来闯行辕的,不会坏到哪里去。
李存勖听了手下的禀报,吃了一惊,忙带着手下一班大将赶到那里。大家一起把传真带到中堂。
“晋王在上,老纳是法门寺的僧人,法号传真,今日里特地来向您晋王献上玉玺。”传真道。
“哦、、、”
李存勖命手下把玉玺递上来。
李存勖接过手下承上的玉玺,仔细把玩起来。这玉玺上面果然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这八个篆字,这其中篆体的寿字果真少了一点,并且这玉玺果真有一角是用黄金补上的。看来这玉玺是真的。
“诸位,你们中间哪位知道这: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这八字里有哪个字少了一点?”李存勖道。
李存勖的手下大将听主公这么说,都纷纷围上来瞧个明白。可是大家瞧来瞧去,就是看不出这八个篆字体里有哪个字少了一点。
“哈哈哈、、、大伙儿瞧不出来吧?”李存勖笑道。
不要说这帮带兵打仗的大老粗,就是一般读书人也看不出这八个篆字里有哪个字少了一点。
“老纳知道。”传真道。
“哦,你知道?你能说说这一点在哪个字里?”李存勖道。
“是寿字,它最后一笔是点。”传真道。
“哦,你怎么知道?能说来听听?”李存勖饶有兴趣道。
“禀晋王,不是老纳看出来,而是这里有个典故,相传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李斯在上面写上: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然后制成玉玺,李斯在题这八个字时,故意漏掉寿字最后一笔,就是那个一点,目的就是防伪,防有人私制玉玺,混淆是非。”传真道。

“难道秦始皇看不出来?”李存审道。
“李斯是篆体大家,也可以这么说,篆体字就是李斯发明出来的,所以他写的字秦始皇是深信无疑。”传真道。
“说的好,说的好!对极了对极了,玉玺上少的一点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人如果辨别这玉玺的真伪,看这点就知其真伪。那么,这玉玺缺一角是怎么回事?”李存勖又道。
“这个我知道。”李嗣源道。
“呵呵、、、说来听听。”李存勖道。
“相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詈之,并掷玉玺于地,结果玉玺的一角被这样被摔掉。王莽后命工匠以黄金补之。”李嗣源道。
“说的不错,想必这个故事大伙儿都知道,那现在我问你和尚,你为什么要把玉玺送给本王?”李存勖道。
“唉,不瞒晋王说,自从咱大唐被朱贼篡位后,我和师父一直在寻找真名天子出现,这一寻觅竟是四十余载,然而这一数十年来,唯有晋王您才是拯救咱大唐的主儿,所以师父命我献上此玉玺,以保存大唐的最后一点血脉。”传真谎话连篇道,
“哈哈哈、、、”
传真的一番话,说的李存勖心花怒放,也听的李存勖手下一班大将喜形于色。
“那好,既然承蒙大师看的起本王,那本王一定不辜负大师对本王的厚爱,也不辜负大唐对我李家的恩泽。那么,本王该如何报答你呢?”李存勖道。
“老纳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冀望晋王您能灭朱梁,重复咱大唐建业,二来想修复法门寺,再显咱法门寺盛景。”传真道。
“哈哈哈、、、好!没问题,没问题、、、”
这时得了玉玺的李存勖,内心的狂喜别说有都开心。
传真在李存勖处,被李存勖好生款待几天后,在李存勖送他一车金银财宝后,又上路了。
“看来现在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回法门寺,而此刻身上又带着这么多金银财宝也不适宜四处云游,还不如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先安顿下来再说?待天下太平下来再回法门寺也不迟。”传真想道。
主意已定,传真赶着这一车的金银财宝往秦岭深处而去,希望在有生之年天下太平时,才重返法门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