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凤凰磐涅(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殿内的淡紫轻纱如烟雾缭绕,几盏蝴蝶形状的水晶灯映着他成熟挺拔、潇洒不凡的背影。
他走到妆台的铜镜前,对镜举手取下金冠,脱下绣着金龙图案的明黄色外袍,贴身穿一套纯白的棉麻短上衣、下裳,转身走近床榻,紫眸中带着温柔的笑意:“这是我们的寝宫,我们以前一直住在一起,你要我出去吗?”
这个古代的环境对我来说是全然陌生的,我不记得自己的姓名来历,不记得关于明朝的一切,但是我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隐约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危险的气息,见他身着单衣距离我越来越近,心中紧张不安,向床榻另一边瑟缩躲闪。
他是我的夫君,是我最亲近的人,为什么他的温柔让我觉得害怕?
他站在床前,轻轻叹息道:“以前你总是要我抱你哄你睡觉,看来你是真的全忘了。”
我被他的话吓了一跳,“抱我哄我睡觉”?我会要他对我做这么……的事情?我实在想不起该怎么形容,拼命地想,脑子又开始剧痛,不断摇头。
他放下锦帐,上床拥住我,温热的胸膛紧贴我的身体,低声说:“能够忘记过去,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想不起来就不要再想了。我们从头开始,更快乐、更开心地在一起,好不好?”
我的心怦怦跳动,脑海中若隐若现一些模糊的情景,抬头问:“那你告诉我,我以前是什么样子?”
他俯身在我的唇上啄了一下,手指轻柔划过我的鼻尖,嘴角带着一丝诡秘的笑痕,说道:“和现在一样调皮可爱,美得象一颗水灵灵的小蜜桃,让人随时都想摘下来咬一口……”
“不要叫我小蜜桃!好肉麻!”
这句话出口,我突然发觉,我刚才想说的就是这个形容词。
他蹙起眉心道:“现在又没有别人,我们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夫妻闺房之私,有甚于画眉者’……”
这句古文的大意我懂,在卧室中夫君可以为妻子描画眉毛,甚至有别的亲密举止,看情况我和他之间似乎还有比拥抱更亲密的关系。
我不得不提醒他说:“可是,你现在对我只是一个陌生人,我没办法接受你。”
他神情自若,轻松笑道:“没关系,你会慢慢接受我的。”他站起身,走到纱幔旁,对外面说道:“传点心来。”
有数名侍女轻声应“是”。
他微笑说道:“我才从勤政殿批阅完奏章,赶着过来看你,还没用晚膳,陪我吃点东西好不好?”
侍女们鱼贯而入摆好桌案,将手中托盘上的东西一碟碟放好,他的晚膳并不丰盛,十分简单,有一盘桂花糕、一盘精致的小汤包,一小碟冬笋、一罐燕窝精米香粥,喷香扑鼻。
他注视着我吃完一块桂花糕,问道:“好吃吗?”
我点点头。
他眸光一转,问旁边一名小内侍道:“御膳房哪位御厨做的?”
小内侍忙禀道:“是一名姓袁的宫人,上个月才选进宫来的,做糕饼手艺是一等一的好。娘娘如果喜欢吃这个,奴才每天都给娘娘送一盘来!”
我摇头说:“不要每天送,太浪费了!每天吃一盘桂花糕,总有一天要把我吃腻死的。”
他放下玉碗,缓缓道:“知道节俭是好习惯。山东几省最近闹蝗灾,飞蝗所到之处禾稼尽毁、草枯地赤,六畜无以为饲,许多百姓都颗粒无收。”
我问道:“那怎么办?会有人挨饿吗?”
他并没有太焦虑的神色,淡然说道:“江南六省多富庶,让他们开仓赈济,国库充盈,不足为虑。当年我改‘永清’年号为‘永乐’,就是要天下百姓富足康乐,还要我的燕燕永远开心快乐。”
他在殿内用完膳,轻轻走向偏殿内。
我裹着锦被躺在他的床榻上,听着滴答的雨声,慢慢合上眼帘。
次日清晨起床后,我梳妆整理完毕,对荷儿和莲儿说:“你们说的皇后、贵妃、顺妃,我可以去见见她们吗?”
她们坚决地摇了摇头,回答说:“皇上有旨,娘娘暂时不能出谨身殿,如果觉得闷,奴婢们可以陪娘娘在花园里走走。”
谨身殿后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盛开着新鲜的五颜六色的花朵,荷儿告诉我那叫“月季花”,朱棣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在北京做燕王,娇嫩的鲜花都不耐北京的严寒,惟有月季花四季常春,所以他最喜欢月季花。
我站在花圃前,突然听见一阵清脆的笑声。
莲儿抬头一看,大惊失色,叫道:“赵王殿下!”
高高的宫墙头骑坐着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小男孩,头戴着小金冠,脑侧飘缀着两条丝带,穿着合身的九色华服,五官酷似朱棣,一双淡紫色的眸子滴溜溜直转,好奇打量着墙内的情形。
他拍了拍手,转头对墙外叫道:“黄俨!父皇在后院种了好多好多花!你上来看!”
墙外一名内侍叫苦不迭,喊道:“小殿下,小祖宗,奴才求您快下来吧!那墙高,不是玩的地方,皇上即刻就下朝回来了,奴才还想留着这条命伺候您几年呐,求您可怜可怜奴才吧……”
原来这个小男孩是朱棣的儿子。
我看到这个小男孩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和他说话,甚至想摸摸他的小手。
我走到墙头下,微笑仰视着他说:“你是怎么上去的?那么高,很危险的,快下来吧!”
他看看我,得意地说:“我骑在黄俨肩膀上,黄俨骑在赵富的肩膀上……够高了,我就上来啦!”
他似乎突然间注意到了我,问道:“你是谁?是谨身殿的宫女吗?”
我觉得他聪明可爱,摇头说:“我不是宫女,是你父皇的妃子。”
他吐吐舌头,向我扮了个鬼脸。
荷儿和莲儿拿来几个厚厚的褥子,央求道:“赵王殿下,皇上就快要散朝了,跳下来吧,奴婢接着您!”
小赵王摇头晃脑,偏偏不肯下来。
墙外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说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那叫黄俨的内侍如获救星一般,忙道:“奴才叩见汉王殿下!赵王殿下吩咐奴才叠罗汉,奴才不敢有违,结果……奴才该死,汉王殿下武功盖世,求殿下救奴才一命!”
那男子哈哈笑道:“笨奴才,你们总有一天要掉脑袋!本王今天就帮你一次吧!”
他话音才落,墙头出现了一个淡青色的身影。
那青衣男子掠起将小赵王抱入怀中,吓得他大叫:“二哥!放开我!二哥!”
我忍不住喊道:“别吓着小孩子啊!”
他怀抱着小赵王,在墙头稳稳立住,向我直视而来,我一直仰望着小赵王,恰好与他的目光撞个正着。
他的年纪很轻,似乎只有二十岁左右,一双闪灿着幽光的眸子移视到我身上时,微微露出讶异之色,不过一瞬间,他又带着小赵王从墙头轻轻跃了下去。
小赵王叫汉王“二哥”,按排行他似乎应该是二皇子,朱棣与汉王看上去却并不像父子,更像是兄弟。
我看着他们离去,心中怅然若失,不由自主问荷儿道:“小赵王真可爱,他是皇后的孩子吗?”
荷儿似乎并不意外我会问到这些问题,轻声答道:“不是。太子、汉王、永安公主、永平公主都是皇后娘娘所出,四皇子赵王和安成公主是贵妃娘娘所出。”
我接着问道:“皇上膝下有很多皇子公主吗?”
荷儿摇头道:“不多,就只有这几位。三皇子前年殁了,咸宁和常宁二位公主是皇上赐封收养的,不是皇上的亲生女儿。皇上政事繁忙,一直都独住在谨身殿,很少去后宫,这几年宫中娘娘都没有生育过皇嗣。”
原来朱棣的孩子都是皇后和贵妃所生,我追问道:“皇上既然喜欢她们,为什么还要娶别的妃子呢?”
荷儿开始支支吾吾:“这个……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很早就嫁给皇上了,所以子嗣多些……皇上最喜欢的是贤妃娘娘您……”
我问:“那我是什么时候进宫来的?又是什么时候病的?”
“娘娘进宫有好几年了,生病是在三个月前。”
我心中越发好奇,问:“难道我进宫几年,一直都没有孩子吗?”
莲儿急忙插话道:“娘娘往日身体娇弱,以后一定会有的!”
我继续问荷儿和莲儿,知道宫中除了徐皇后、王贵妃、金顺妃之外,还有许多妃嫔,象昭仪、婕妤、美人等等,不下百人。
我越想越是头痛,如果我以前爱朱棣,我怎么能够忍受和这么多人一起分享他的生活?如果朱棣告诉我的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事实”,他为什么不让我出谨身殿?
难道他是怕我遇见殿外的人,怕他们遇见我,告诉我一些谨身殿中的宫女太监决不会对我说出的事情?
我渐渐开始对朱棣所描述的那段“过去”产生了怀疑。
初升的朝阳照耀着园中的月季花,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折射着五光十色的绚丽光芒,我伸手采摘下一朵含苞欲放的粉红色花朵,却不小心被叶梗上突出的小刺扎了一下,一朵小小的血珠从伤口处渗出。

我下意识将手指放到唇边,感觉一阵淡淡的青草味道随风飘来,伴随着朱棣带着磁性的低沉嗓音:“哪里伤着了?让我看看。”
他一只手环住我的纤腰,另一只手将我的手指轻柔掰开,仔细察看伤口,回头对小内侍说道:“拿药膏来。”
我想缩回手,却被他牢牢抓住,忙道:“一根花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必要这样兴师动众!”
他似笑非笑的唇角轻扬,幽深的紫眸闪过一道责备的光芒,说道:“你如果不要我兴师动众,以后就要小心点了……不可以再让自己流血,听到没有?”
我躲闪着他逼视的眼神,目光四处游离,只好垂头说道:“我知道了!”
我手指顶端小小的伤口几乎隐没不见,他亲手为我敷上清凉的药膏,专注的神情和自然流露的关切之意让我浑身不自在,倒吸了一口气。
他涂完了药膏,抬头问道:“不疼吧?”
我一抬眼睫,恰巧迎上他那双令人迷眩的幽深紫瞳,刹那间羞红了脸,将手抽回来,说道:“不疼!”
他将剩余的药膏递给小内侍,低声道:“怎么会这么不小心?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儿?我摘给你。”
我随口说:“粉红色的。”
片刻后,他将一朵粉红色的月季花放在我掌心,说道:“只要你喜欢,就是天上的月亮,我也给你摘下来。”
我忍不住笑道:“摘天上的月亮?你知道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吗?没有航天飞机,你去不了那里啊!就算你能去,它那么大,你怎么摘?”我印象中的月亮和我们所在的地球一样巨大,而且距离我们十分遥远。
朱棣的表情有些迷惑:“航天飞机……是什么?可以在天空中飞行吗?”
我想了想该怎么对他描述飞机的形状,然后说:“象鸟儿一样有两枝大翅膀,外壳是铁做的,里面空间很大,可以坐很多人,飞起来速度很快,比马车快一百倍……”
他似懂非懂,说道:“我会让工部召集一些能工巧匠尝试制作看看,如果大明能够制造出航天飞机,从金陵去北京距离就近许多了。”
我问道:“你要去北京吗?”
他握住我的小手,带笑的俊容中带着调侃的意味,轻快说道:“昨天晚上,你不是要我改正吗?我既然答应你,就一定会做到。我在北京再建一个皇宫,只娶你一个人为妃,好不好?”
我惊愕地看向眼前这个男人。
论身份地位,明朝不会有人比他更高;论外貌仪态,他全身都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和风度,绝对拥有让所有女子倾心的优势。
为什么他会对我这么好?他真的那么在意对我的承诺吗?他真的愿意为我放弃后宫成百上千的美人吗?
我心头倏地掠过一阵恍惚的感觉,仿佛荒原中点燃了一簇星星之火,含糊说道:“你做得到吗?”
他定定凝视着我,忽然用力将我拉进怀里,捧起我的脸贴近他,两人的唇瓣近在咫尺之间,我想后退时,他垂首将温热湿滑的唇覆在我的唇上,诱哄着我张开嘴接受他。
温柔缠绵的热吻让我的脸颊瞬间发烫,他感觉到了我的挣扎和反抗,温柔**了片刻,抚摸着我晕红的脸颊说:“只要有你陪着我,我当然做得到……你还是那么甜,我好想你,今天晚上陪我吧……”
我急忙退后一步,拼命摇头:“不不不……”
见我这副如惊弓之鸟的怯样,他忍不住叹了口气道:“怕成这个样子,看来你是真的全忘了。我会等你一些时候,但是我可不愿意等太久。”
小内侍在不远处轻咳了一声,他脸色阴沉下来,说道:“什么事?”
那小内侍跪禀道:“奴才启禀皇上,皇后娘娘病势沉重,贵妃娘娘让奴才速来恭请圣驾前往坤宁宫。”
“病势沉重”四字入耳,他全身猛然震动了一下,松开我的手,对那内侍说道:“朕即刻就去。”
他转身走向正殿,我试探着问道:“我能和你一起去看皇后吗?”
他眼底升起一抹难测的光影,说道:“宫中人多眼杂,这些天你不要四处走动,等我把京中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就带你去北京。”
我本来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见他这样说,黯然低下头,不再多话。
他突然停下脚步,用手托起我的脸说:“别难过了,我带你一起去,谅宫中还没有人胆敢当着我的面为难你。”
他的紫眸中透着犹豫,似乎明知道那是一件不该做的事情,却因为不忍心见到我失望的神色而违心带我前往。
我咬着嘴唇说:“不用了。”
他深沉的脸色略微舒展了些,说道:“我决定带你去了,你不去都不行,走吧!”
我们来到坤宁宫前,侍立的宫女太监见到他一起跪迎,叩首道:“奴才、奴婢恭迎圣驾!”
他携着我的手坦然走进宫门,我有一种感觉,身后的宫人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但是慑于他的威严,没有人敢表现出半点惊讶。
进入坤宁宫,我一眼就看见了一位宫妆美人,身上层层叠叠的藕荷色宫裙曳地,她见到朱棣亭亭下拜,说道:“臣妾恭迎皇上。”
让人惊诧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那淡然天成的脱俗气质。
我看着她和煦如三月春风的温柔眼神,一幅图景在脑海中渐渐凸现,越来越清晰——一湾明月形状的湖水中央,似乎就是这个美人,在小船上轻抚琴弦,然后,一名白衣男子纵身跃到小船上,拍手赞道:“好词好曲,我若回来迟些,恐无缘听此绝妙天籁之音。”
所能想起的仅此而已,思绪一片迷茫混乱,我并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凝望着她轻轻说:“湖……”
我只说出了这个字。
身边的朱棣立刻加大力度握紧我的手,眸中带着无法掩饰的慌乱,看了那美人一眼,勉强说道:“燕燕,坤宁宫中没有湖,你看错了。”
那美人听见朱棣对我所说的话,急忙闪身避过,低头说道:“徐姐姐在寝宫内,请皇上进殿。”
朱棣以极快的速度带着我从她身边走过,我回头再看那美人时,她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庭院中的假山之后。
他缓步走到徐皇后的寝帐前,隔着淡蓝的纱帐,在床畔椅上坐下来,问侍女道:“传戴思恭来。娘娘昏迷多久了?”
那侍女哽咽着说:“启禀皇上,太医开的药,娘娘一剂都不肯服。娘娘昨夜起就时时晕厥,却嘱咐奴婢不要告诉皇上,以免圣心牵挂……”
我觉得很诧异,徐皇后病重,却不肯吃太医的药,难道她不想治好自己的病吗?
他剑眉立刻紧簇,怒道:“你们怎么不早点回朕?”
那侍女吓得跪地叩首不止,说道:“奴婢知错了,求皇上开恩,奴婢下次不敢了。”
淡蓝的纱帐内传来几声微弱的喘息,一个女子声音道:“皇上……来了吗?”
他轻轻掀起纱帐,声音平静,说道:“妙云,是我。为什么不吃太医的药?”
我自纱帐的间隙看清了床榻上女子的面貌,她虽然缠绵病榻,眉宇间气度依然高贵端庄,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今天所见的二皇子汉王,相对而言更像他的母亲。
徐妙云带着一丝笑容,轻轻说道:“大限将至,我自己心里清楚,药石也没有回天之力了……如果吃了太医的药不见起色,皇上一定会责怪他们的……何必连累他们失去好不容易挣来的名声地位……”
他紫眸中射出一缕沉痛的光芒,颤声说道:“你为什么要放弃?即使是一线希望,也该努力去争取。当年在北平燕王宫,你不是这样对我说过吗?”
徐妙云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说道:“当年……洪武二十五年之前,王爷在北平……”
一阵急促的喘息声打断了她的话。
我觉得很奇怪,洪武二十五年,似乎是一个分割线,难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他们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吗?
朱棣凝望着她,缓缓说道:“我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赛马,一起带着孩子们去打猎。这些年你从没有怨过我,是我对不起你们。”
她喘息渐定,摇头道:“皇上从没有对不起我们母子,可怜的是唐妹妹……还有我三妹。我从没求过皇上什么,只有一件事……我放心不下三妹……”
他整个人都仿佛凝滞一般,过了半晌,才轻声道:“我会给她一个交代。你放心。”
徐妙云微微一笑,说道:“皇上如此眷顾徐家,我和爹爹在九泉之下会永远感激皇上。”
我全然听不懂他们所说的话,唐妹妹是谁?三妹又是谁?
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朱棣似乎很不情愿,却没办法不允诺她的要求。
我原本站立在他们身旁,此时看到他们相互注视的情景,悄悄退出寝宫之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