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碧水长空(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蕊珠宫,经过那面巨大的落地铜镜时,我回头看了看自己。
一袭曳地的粉紫色流云飞袖长裙,领口和袖口都镶着荷叶纱边,都是最简单的式样。低挽的发髻两侧各插一枝粉色芙蓉,越发衬得脸颊泛出桃花瓣的水灵颜色,明亮的大眼睛中透出无法掩饰的开心与期盼。
银萍还给我搽了一点儿香粉。
淡雅中透出隐约的高贵气息,并没有半点皇妃的气派,朱棣一定会喜欢我这样的打扮。
天色已近黄昏,我脚步轻快穿过御花园中的长廊向奉先殿走去,那粉紫曳地的裙幅绊到了我的鞋子,幸亏我眼疾手快扶住长廊的栏杆,才没有摔跤。
刚刚站稳,听见不远处有人唤道:“娘娘小心!”
他身穿着绯红色的衣服,长身玉立,站在长廊尽头,身旁还站着几名小内侍,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虽是皇亲国戚兼宠臣,常来宫中走动,但后宫的女史深居简出,通常都不会走太远,因此我在宫中数年几乎都没有与他照过面。
当然,我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
李景隆比朱允?还要大好几岁,曹国公夫人虽然为儿子着急,无奈李景隆东挑西拣,总是不肯点头,终身大事就耽搁下来,至今单身未娶。
安平王爷知道自己的独生女儿福清郡主朱浣宜暗恋李景隆,派人上门提亲却被曹国公夫人婉言回绝。朱浣宜脾气执拗,李景隆不娶亲,她也不肯嫁人,安平王爷向来对朱浣宜溺爱已极,千依百顺,也任由她待字闺中。
朝中王公贵族僵持未婚的人并不只是李景隆与朱浣宜二人。
安王朱楹就藩平凉后确实遵守了当初对我们的诺言要求退婚,却不料朱元璋坚决不允许。朱楹进行消极对抗,一直未回金陵,绝口不提迎娶徐家三小姐之事。
朱楹在平凉是否娶妾纳宠尚且不得而知,二十三岁的徐妙锦依然住在莫愁湖畔的徐家胜棋楼中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却如一局棋枰”。
胜棋楼位于“王者五百年,湖山俱有英雄气;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的莫愁湖畔,始建于明初洪武初年,史载明太祖朱元璋与徐达经常在此奕棋。朱元璋围棋棋艺不精,徐达本来棋艺高超,遇上朱元璋却是屡战屡输,其中的奥秘朱元璋自然十分清楚。
一天两人又下棋,朱元璋命其释虑再下,徐达不敢违旨,与朱元璋认认真真下起棋来。棋局终结时,朱元璋被杀得大败,朱元璋自觉尴尬,徐达赶紧跪下说:“请陛下细看全局。”朱元璋低头观看,发现棋盘上竟黑白分明地凸现“万岁”二字,顿时龙颜大悦,开怀大笑,将莫愁湖赐给了徐达筑楼一座,取名“胜棋楼”,还亲手写下一副对联
“烟雨河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徐家胜棋楼一直都是徐氏姐妹的闺房。
她们与朱家皇子们的感情纠葛已经十分混乱,徐氏兄弟又分别站到了燕王和朱允?的身后,徐家大公子徐辉祖是朱允?的亲密助手,经常窥伺燕王宫的动静密报给朱允?;二公子徐增寿却对朱棣死心塌地,暗中传递消息,在燕军大破金陵的当天被朱允?下令腰斩弃尸于路旁,朱棣登基后追谥其为定国公。
徐家与朱家的关系正如一场纷乱的棋局,所谓胜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君臣闹剧而已。
想到这些可怕的争斗,我立刻注意到了李景隆腰间悬挂的鲨皮青剑鞘,他今晚带剑入宫分明是经过了皇帝的准许,朱允?他们如此严阵以待诸王,看来这场御宴果真是鸿门宴。
我微微一笑道:“曹国公,多年不见了。”
李景隆躬身下拜,眼角余光轻轻扫过我的面容,神情微有变化,仍然说道:“臣参见蕊妃娘娘。一别经年,娘娘芳姿犹胜从前,足见上天眷顾。”
我知道他很诧异我六年来居然没有长大,说道:“生老病死本有一定之规,我这样未必是什么好事。”
李景隆并不忌讳尚有宫中内侍在身旁,双眸注视着我说:“娘娘之豁达实属罕见。若是福清郡主有此机遇,恐怕羡慕欢喜还来不及。”
我见他主动提及朱浣宜,回忆起当年和她一起捉弄李景隆的往事,笑道:“浣宜既美丽又可爱,实在值得珍惜。曹国公如此了解她,也是难得。”
李景隆本是聪明人,见我有意将他二人撮合到一起,也不多言,对那些内侍说道:“皇上恐已久侯多时,诸位公公走吧。”他侧身退在一旁,对我说:“请娘娘先行。”
我们一起进入奉先殿,我立刻被殿内外的气氛给吓住了,倒抽了一口凉气。
铺设着红毯通往皇帝宝座的“皇道”两侧,身佩刀剑的御前侍卫密密层层排成两列,蒋献率领的众锦衣卫橘红色身影若隐若现,似乎不下百人之众。
一干朝臣中的武将全部带着佩剑,李景隆也在其中。
朱允?不动声色端坐在御座上,皇帝冠冕垂下的珠串将他的面容遮挡得密不透风。
很多港剧里的黑社会头目都喜欢戴墨镜,古代皇帝的这种冠冕起着与墨镜相同的作用。他能够看见所有人的表情,但是别人却看不到他的表情。
朱允?今晚在奉先殿的布置杀气腾腾,仿佛如临大敌一般,反而让我感觉到了他心中隐隐潜藏的恐惧,那是一种在比自己强大的对手面前不可避免的恐惧,因此他只有借助帝王的尊严,调动所有可以依仗的后援来掩饰内心的空虚。
我心中暗叹:“允?哥哥,信心本源于自己,你何必如此?只恐我能看出来的一切,那人看得更加清楚,反而助长了他争夺帝位的决心。”
马皇后和叶逐月分别坐在朱允?的身旁两侧,看见我进殿来,朱允?柔声唤道:“爱妃你到朕身边来吧。”
我低头沿着皇道走近御座,朱允?紧握住我的手,拉我坐在他身旁。
马皇后略有不悦,轻睨了朱允?一眼,低头看看自己的腹部,朱允?立刻转过头关切问道:“又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请御医看看?”
马皇后脸上的神情又恢复正常,浮现淡淡的娇媚笑容,轻轻摇了摇头。
叶逐月冷冷静静坐在另一旁,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我想挣脱他的掌握,说道:“皇上,这样……于礼法不合,我还是坐到叶妃那边去吧。”
朱允?的手颤抖了一下,片刻犹豫之后,放开了我。
我如获大赦,急忙在叶逐月身旁坐下。
一名内侍急急奔进殿来,俯首说道:“奴才启禀皇上,诸位皇叔都已进宫了,却坚执不肯前来奉先殿,燕王殿下……定要拜祭先皇灵位后再来觐见皇上。”
语惊四座。
燕王的行为明摆着是不给新皇帝面子。
黄子澄立刻奏道:“诸位殿下虽然孝心可悯,但皇上下旨诏见,就该先来觐见,再去拜祭先皇。请皇上再下一道旨意,宣他们即刻前来奉先殿。”
一名四十上下的蓝衣秀士行至殿中,跪地奏道:“臣有一言启奏。”
朱允?说道:“方卿请讲。”
我立刻睁大了眼睛,那伏地启奏的中年人,赫然竟是被称为“读书种子”,现任翰林院编修之职的方孝儒。
方孝儒神情淡定,缓缓奏道:“臣以为皇上不必下旨了。百善孝为先,诸位殿下都有此孝心,皇上怎能不成全他们?以臣之见,皇上莫若移驾前往同去拜祭,诸位殿下必定心服,再无异言。”
其他朝臣纷纷以惊愕的眼神看向方孝儒。
燕王是厉害角色,如果朱允?在奉先殿中等候诸王先拜祭朱元璋再返回,新皇帝的脸上就被扇了一个大耳光;如果朱允?采纳黄子澄的意见,强行将诸王自灵堂诏回,又要背上“不孝”的恶名。
方孝儒替朱允?顺利解决掉了燕王的两难问题,此人果然与众不同。看着他文质彬彬,翩然出尘的气度,想到他未来的惨痛命运,我忍不住暗自祈祷燕王不要象历史所写的那样对待他。
朱允?沉默片刻,说道:“摆驾灵堂。”
朱元璋的灵堂设在乾清殿中。
朱允?步出奉先殿,众侍卫和锦衣卫不敢怠慢,寸步不离跟随在皇帝身后。奉先殿中诸人都陪同御驾前往。我心中暗自担忧燕王的处境,只要他在新皇帝面前行为稍有差错,就算朱允?不予计较,他身边那些大臣一定会七嘴八舌进谏。
李景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恰好落后在我身旁行走,见我蹙眉叹息,说道:“娘娘如今深蒙圣眷,无论稍后灵堂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都请娘娘置身事外。”
我知道他是好意提醒我记住目前的皇妃身份,劝我冷眼旁观,不可以表现出对燕王的关切之心。但是他这句提醒,越发让我心中不安。
乾清殿前一片片密集的白色麻条随风摆动,大量的烛火把整个灵堂照得透亮,数名身着孝服守灵的宫人在殿外跪地恭侯着皇帝驾临。
那扇宽大而沉重的殿门敞开,我一眼望见了灵堂中那个斗大的“奠”字,左右高悬着挽联,旁边一侧供奉着一副黄金打造的盔甲,系朱元璋遗物。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着菜肴果品等祭物,桌上燃有“长明灯”,两旁香烛高烧,朱元璋灵柩置于供桌之后。
灵堂的布置肃穆庄重,白茫茫的烛光让整个大殿空间显得饱和而压抑。
小内侍高声传报道:“皇上驾到!”
灵堂中跪着数名身服重孝的皇子,虽然只能看见他们的背面,我还是一眼就认出那个在我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身影。

我站在朱允?身后,痴痴凝望着他,却不敢有任何表情。
他起身回头,神情端重凝视着朱允?。
一身纯白的孝服,腰间系着白麻所制长绦,发上的金冠被素绫覆盖,额前缠系着白色的绸带,明月般的神采丝毫不见减色,淡紫色的眼眸透出雍容与深沉,眉目间萦绕着历尽沧桑的气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他的目光触及到我时,清冷的紫眸中升腾起一抹狂喜之色,如同冰天雪地中点燃的熊熊烈火,却很快被另一种巨大的力量给埋没,消逝得悄无声息。
他站立在灵堂内,既不向朱允?叩拜,也不称臣,黄子澄等人的脸色马上变得诡异难测。
黄子澄近前一步,正欲说话,朱允?挥手制止了他,淡淡说道:“宫中并非朝堂,何况是皇爷爷驾前。父皇已故,四叔就如同朕的父亲一样,不必拘礼。”然后对燕王说:“朕听说四叔要先拜祭父皇再去奉先殿,朕正好前来一起拜祭。”
燕王听到朱允?这番话,复到灵柩前拈香跪地沉声道:“父皇,儿臣不孝,儿臣回来迟了!往日进京即可见到父皇慈容,却不料四年前一别,如今竟成永诀。我在外征战多年,未能尽孝于父皇身边,亦未能亲自送终,连父皇最后一面也未见到,实在枉为人子。每思及此,椎心之痛刺骨,日夜寝食难安。纵倾江河之水,亦难洗却儿臣此生心中之憾。父皇!……”
他眼中水光闪烁,早已落下泪来,似乎无比沉痛。
身服重孝的周王随后跪在他身旁,神情凄切说道:“父皇既已仙游,儿臣等实在罪大莫及,先来拜祭父皇应属理所当然。”
燕王周王落泪,殿中诸王顿时异口同声,齐称“父皇”哭拜不止,根本无人理会新皇帝。
朱允?冷眼看着这一切,衣袖下紧握着的双拳,昭示着他强自压抑心中的愤懑。
待诸王哭灵之声停歇下来,朱允?走近燕王身旁,伸手去扶他,微笑说道:“四叔之孝心天地可鉴,朕和群臣今日都亲眼所见。漠北边防全仗四叔维护,四叔也要多多保重身体,切莫过于伤心,否则朕于心何忍?众位叔叔们为朕分忧解难,操劳国事,难得回京一趟。朕已在奉先殿中设宴,请众位叔叔们前去共叙天伦,聊表朕感激之情。”
朱允?的话滴水不漏,处处显示出皇帝的威仪,也对诸王尊重有加,燕王并没有挑剔反驳他的理由。
他见皇帝相扶,借机站起,对诸王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去吧。”
灵堂外晚风徐徐吹来,诸王身上的白色绸带和衣袖都在迎风招展,朱允?看着他们,突然一下抓住了我的手。我正在黯然出神,被朱允?这么一吓,不由“啊”地惊叫了一声,急忙看向他。
朱允?恰好低头,冠冕珠串剧烈晃动,他脸上带着难以捉摸的微笑,牵起我的手说:“爱妃似乎情绪不佳,要不要先回蕊珠宫去歇着?朕今天晚上再去陪你。”
燕王离我们并不远,朱允?那句话他一定听得非常清楚。
我心知不妙暗暗叫苦,燕王在朱允?和一干朝臣面前气焰如此嚣张,只怕激怒朱允?改变了主意。朱允?在诸王和朝臣面前有意昭扬我和他的关系,还临时决定要我回蕊珠宫,似乎不打算让我见燕王,也不肯放我出宫去了。
我怔立在当地,看着他们前往奉先殿,一步都没动。
朱允?见我这副模样,止步回头,温柔婉转说道:“朕要去奉先殿了,有话我们回宫再说,你等着朕。”
他简直是越描越黑,让所有人都以为我是舍不得离开皇帝才郁闷落寞。
我回到蕊珠宫,趴在床上左思右想,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好办法,气得直捶枕头,只恨自己不能长出一双翅膀,飞离皇宫而去。
金盏轻声唤道:“娘娘还没有用晚膳,可要随意用些?”
我心里正烦,叫道:“我不要吃!你拿走吧。”
金盏并没有离开,悄悄对我说:“奴婢知道娘娘的心事。今夜侍卫都在奉先殿中,宫中防范并不严紧,只要能够摆脱看守的锦衣卫,此时正是出宫的大好机会,奴婢愿意助娘娘一臂之力。”
我万万想不到她会愿意帮我,抬头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金盏低声说道:“皇上对娘娘恩宠犹重,昨夜还临幸……怎会轻易放娘娘出宫?奴婢知道娘娘心中只有燕王殿下,殿下时常资助奴婢父母,还将奴婢兄弟收入燕北军中,奴婢为他做些事情也是应该的。”
我知道金盏是北平附近沧州人氏,燕王曾经对我说过“皇宫之中多有我的人”,却没想到我身边就有一个。她的话确实有道理,此时大部分的皇宫侍卫都集中在奉先殿,宫中四处走动的人并不多,以我的轻功身手应付普通侍卫绰绰有余。
我有些犹豫,说道:“皇上如果发觉我不见了,一定会处罚你的。”
金盏急道:“奴婢在东宫时深知皇上的脾气,他不会杀奴婢的。娘娘若是不作决断,只怕真的要困在宫中了!”
夜色掩映,半个时辰之后,蕊珠宫敞开的窗阁显现出一个酷似我的身影,那是金盏穿着我的衣服,背向窗外而立。
我穿着宫女的衣服,易容改扮提着一个花篮,将随身的东西放在花篮中,大大方方迈出蕊珠宫大门。
距离我一丈左右的面前出现了几个锦衣卫,领头的一个带着笑容问道:“姑娘这是要去哪里?蕊妃娘娘呢?”
我心中暗暗祈祷易容不要被他们识破,向窗下看了一眼,答道:“娘娘说此时的栀子花儿最香,要放在枕畔熏香,我去御花园给娘娘摘花去。”
领头的锦衣卫正要走近我,那晚送信给我的锦衣卫拉住他,笑道:“皇上昨晚歇驾在此,蕊妃娘娘此刻赶着要香花,料是皇上今晚会过来……大哥何必多问?”
他又悄声说了几句话,那领头之人对我道:“我不过是奉命问上一问,姑娘请去。”
我看向那锦衣卫,心知他是有意替我遮掩,对他感激不已。他们都放松了警惕,若是平时,我的易容术根本无法瞒过他们的锐利眼睛。
我设计避开那些锦衣卫后,借着夜色掩护,沿着早已策划好的路径逃逸而出,一切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
有惊无险出了宫城,又出了皇城,来到莫愁湖畔,我尽情畅快呼吸了一大口皇城外的自由空气。身上的宫女服饰太过于扎眼,我找到一个僻静之处,从包袱中取出自己的旧衣服换好。
亥时四面城门早已关闭,朱允?很快就会发现我逃离皇宫,一定会命令锦衣卫追回我,很可能会找到燕王府去,连其他王府都有可能会去搜查一番。如果我投宿客栈之中,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锦衣卫抓回去。
万般无奈之下,我仰望夜空,看到远处一座影影绰绰的小楼,眼睛顿时一亮。
胜棋楼处于徐国公府的后院。
我走近后门,两名仆人就喝止道:“这里是国公府,闲人不得擅闯!”
我对他们说道:“请转告三小姐,北平瑞丽衣坊故人求见。”
二人听说“北平”二字,交换了一个眼神,一人说道:“请姑娘稍侯。”过了些时候,我看见一个鹅黄衣衫的少女从门内匆匆奔出,问道:“人在哪里?”
我见她出来,唤道:“徐姐姐!”
她一把拉住我说:“进去再说吧。”
徐妙锦的闺房很特别,琴棋书画之类的用具并不多,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小兵器,桌案上还堆积着行军布阵图。不象明代千金小姐的绣房,倒象个博物馆。
果然不愧是徐达的女儿。
我脱口赞道:“这里好别致。”
徐妙锦命柳儿给我倒了一杯茶,让她关好门,才说道:“这是我大姐原来住的房间,大姐嫁去北平以后就给我住了。你为什么这时候从宫里跑出来?”
我将数年来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了她。徐妙锦一直待字闺中全是为了燕王,燕王不肯娶她,或许一半是因为徐妙云,一半是因为我,但是这一层关系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
她听到我曾经嫁给燕王,悠悠叹了口气,低头说:“姐夫的事我都知道,你为了他答应给先皇做女史,大姐心中一直都很感激你。我早已断绝了此念,这样子也很好。”
我轻声说道:“他不是负心之人,迟早一定会给你该有的名分。”
徐妙锦摇头说道:“只要有大姐在他身边……我不会奢望什么的。”
我心里颤抖了一下,徐妙锦十分清楚自己姐姐在燕王心中的地位。正如我知道燕王再爱我也决无可能离弃徐妙云和湖衣一样。
徐妙云对我毫无半点敌意,却为何不能接受自己的妹妹嫁给燕王为妾?如果她嫉妒徐妙锦,当初又怎会容忍他们暗中来往?
徐妙锦问我道:“你以后准备怎么办?是跟着姐夫去北平,还是要他陪着你住在江南?”
我黯然说道:“我是私逃出宫的皇妃,和他在一起只会连累他。可是……”
徐妙锦触动自己心头之痛,抱住我哭道:“可是你还爱他,想和他在一起对不对?我们都错了,明知不该爱上他,还是愿意为了他去受这些罪!……大姐一直惯着他,顺着他,只要他喜欢的事情都帮他去做,大姐心里何尝不苦?如果早知道这样,当初我……我宁可死也不会答应他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