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蛤蟆山过堂(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蛤蟆山因为其主峰形似一只蹲踞的大蛤蟆而得名,而土匪的巢**就在这蛤蟆的背上,从这里到蛤蟆山主峰只有一条路可通,这条路崎岖难行,叶北他们竟又走了半天
蛤蟆山之前土匪们埋锅造饭饱餐了一顿,而叶北他们却仍然只得到了一点可怜的食物.叶北还是没有吃,这一次不是为了他的尊严,他累得吃不下了。
叶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在上山的半路上他几乎起了自杀的念头,真想一头撞死在山石上,但叶北的确是叶北,是一条硬汉子,他终于还是坚持下来了。
到了山上,叶北他们被关进了一个木头搭就的棚屋里,进了那里面叶北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头栽倒在地,就再也不想起来了。
但是土匪的棍棒马上就来了,他们一边打一边骂:“起来,起来,都不准睡!他妈的睡饱了好找机会逃是吧?”
叶北任凭棍棒加身就是一动不动,他想:“他妈的,就是打死老子,老子也决不起来了!”
这时候外面有人喊道:“大掌柜的发话,暂时不要难为那些‘叶子’了,加紧看守就是,谅他们这阵子也没力气逃跑!”那人边说边走了进来,看了看又说:“这可都是些宝贝,死掉了可就什么也不是了。”
叶北听了这话心情一松,立刻睡死了过去。
叶北再次醒来之前正做着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被一群狼追逐着,没命地跑,一边跑一边疯狂地大叫,那叫如狼嚎没有什么分别,那份恐惧,那份绝望,那份孤立无援,那种真实感,无与伦比,惊心动魄。这个梦在以后的岁月里,曾经伴随了叶北好多年,每一次都让叶北忍不住一阵战栗。叶北后来在梦里实在跑不动了,他趴在地上回首看着渐渐逼近的狼群,真切地看着它们残忍的笑脸,闻着它们带着腥气的鼻息,象一个软弱无助的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就在这时候,叶北感到身上一阵疼痛,于是他的梦醒了。
一个土匪手持木棒立在他的头边,眼神里满是鄙夷,那土匪骂道:“吊什么丧,还不到你死的时候呢!真怕了的话,就赶快让你家里人把赎钱送来,这还刚开了个头呢,下面有你好受的!”
叶北知道自己在梦里哭出了声,不由得一阵羞愧,他骂道:“老子怕你们个球,老子刚才只是做了个梦!”他明知道这时嘴硬决没有好果子吃,但就是不肯让人小瞧
那土匪居然没有为难他,森然一笑说:“等一会再跟你算这笔帐,我看你到底能有多结实!”然后就把他从一串绳索上解下来,往门外推了出去。
叶北感觉自己没睡上多少一会,心里深恨那个可怕的梦,等他被那个土匪推出了棚屋,他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他竟是睡了整整一夜。他们是在昨天傍晚到的土匪山寨,而现在天已经大亮了。这是一个很阴沉的天,所以棚屋里很暗,让人不觉得时间。叶北昏沉沉地被那个土匪带着走,不知道他要把自己带到哪里去,他一路上看见很多依山势而建的石屋和木棚,还有许多忙忙活活的土匪,心理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他感觉这是一个不详之兆。
叶北被带进了一个很大的山洞,他后来知道这是蛤蟆山土匪的议事厅,也是蛤蟆山大掌柜的“洋鬼子”罗海山的住处,这地方叫“蛤蟆洞”。叶北在山洞口见到四个彪形大汉手握洋枪分列两旁,背上还背着挂着红绸的鬼头大刀,进到里面,在火炬的映照下,已有许多或立或坐的土匪等在那里,都朝他怒目而视。叶北在那坐着的土匪中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闻二掌柜的,一个就是曾救过他的那个很斯文的师爷。叶北看到那些人不善的眼光心就猛地往下一沉,待到看见宽阔的山洞中央有一口翻滚着嘶叫着的油锅,他几乎要魂飞魄散了,他想道:“怎么连这形式都差不多啊,全要搞得这么瘆人!但愿这也仅仅是吓唬人,试试胆量的。。。。。。”
“就是这个人杀了我那么多弟兄,自称是革命党,又自称是罗小叶的未婚夫吗?”上面一个人忽然怒问道。

叶北抬头看见那人坐在首位的虎皮椅上,身材很高很瘦,脸色苍白,额上一道殷红的刀疤,气势很大,但脸上阴郁之气很重,叶北猜他就是蛤蟆山的大掌柜。
闻二掌柜的说:“是的,大哥,就是这个人,他叫叶北。”
大掌柜的大喝道:“既然杀了我们那么多弟兄,还有什么说的呢?来人,把他下了油锅!”
两边的土匪听见齐声答应一声,就过来几个抓住叶北,把他腾空举起。
“慢着!”半空中的叶北叫道,“先把我的绳子解开,这样在油锅里才游得舒畅!”
“哈哈哈哈!”大掌柜的放声大笑,叶北奇怪他大笑的时候也那么忧郁,他说:“把他的绳子解开!”
土匪闻声放下叶北,把他的绳子解开了。
绳子一解开,那大掌柜的忽然叫道:“日月为明!”
叶北正慢慢地活动着他麻木的手臂,听到这话顿时一楞,他想:“这家伙怎么把我在罗爷爷那胡说八道的话用上了,莫不是要跟我对上一对?难道他是洪帮的人?哈哈,老子有得玩了!看来他们刚才真是吓唬人的,老子装好汉蒙对了!”想到这,他立刻应道:“洪水横流!”
那大掌柜的接着又问:“你究系何人?”
叶北答道:“我是高溪天佑洪!”
大掌柜的道:“胡说!天下哪有姓天的?你究竟生在什么地方?”
叶北答道:“我是崇祯宫中一个太监,忠心义气,一意复仇,欲再兴明室,我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弟,以月为姊妹,天用洪家管天下,日月为明,因此我自名天佑洪!”“天佑洪”即是说天佑洪家。叶北在道上混,尤其喜欢过去那些帮派的故事,因此对这些帮派的一些事了如指掌,他这时跟那大掌柜的对起洪帮的切口应付如流,也算是学以致用,专业对口。
关于那“洪门”的记载一向有好几种说法,有一种是这样说的:“明末崇祯皇帝年间,有山西太平县人殷洪盛,又名洪英,贤明练达,有义气,有侠肠,四方豪杰,都慕名来归,当时称为集贤馆。崇祯皇帝殉国后,满清的军队入关,明朝忠臣史可法在扬州督率军队抵抗清军南下,抵抗不住,史可法为国殉难,殷洪盛又投到明朝将官黄得功那里。后来黄得功又被清兵打败,黄自刎殉难。殷洪盛率师继续和清兵打仗,不能胜,被清兵击毙,他儿子洪旭,和洪盛的人就到杭州投潞王。那知潞王降了清,洪旭乃再投奔郑成功。洪盛门人蔡得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等都成了郑成功的部将,继续和清兵激战。当他们在史可法领导下和清兵激战时,被清兵围攻甚急,史可法殉国。他们突围而出,共约今后见到面的时候,应报一‘洪’字为暗号,继续奋斗,有恢复明朝天下的意义。”这种说法是叶北最喜欢也最相信的,那“洪门”的五宗里就有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也有一种说法说洪门就是天地会。
那大掌柜的又问:“天地日月姓什么?”
叶北答:“天姓兴地姓旺日姓孙月姓唐。”
接下来又问:“跑了多少路?”答:“一万里路。”“有几个人来?”“三人。”“为什么到此只你一人?”“谢哥前面走,万哥后面走,我在中间走。”。。。。。。大掌柜的问得急,叶北答得快,一番切口对完,叶北已大汗淋漓,直比一场厮杀还要紧张。叶北知道这些话答起来不能有半分犹豫,更不可以错上一句,一犹豫一答错,对方就会认为你是冒充的,洪帮对于打假的手段是残忍暴烈的,那可不是象现代社会只是罚款关上一阵了事。
顺利答题完毕,叶北一阵狂喜,洪帮的切口若非本帮的弟子外人万难知晓,这是一点做不得假的,现在看来这蛤蟆山的老大一定是洪帮的了,“一入洪帮,你父母即是我父母,你兄弟即是我兄弟”,老子现在既然与你是一家人了,那老子岂不是有救了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