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预言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正月初一楚国贤明王死,楚国太子守仁登基。但是他的七弟并不服气,起了一些口角,最后他的七弟守勖竟以为守仁要害他,连夜奔出昌城,逃回他在西楚的大本营,并罢黜了亲近新王的官员,实际上形同独立。在这件大事的背景下,青丝坊的“二八辞会”虽然也引起吴王的注意,但也未放在心上。他只是说了句:“多派些人保护这些文人的安全。”对于“易仙辞”(就是被人整理出来这段时间易白凤所传唱的曲赋),他只是随手翻了一下,淡淡地说:“这些曲赋写得不错。”就放在桌子上。他和几个最信任的大臣所制定的计划等了好几年,马上就要实施了,那里有心思管这件事。
二月二十二,适祭神、祭祖,忌婚嫁,吴王到钟山祭拜创世神。
老人从密室中走出来,明显地看到他变得更苍老了。
吴王左承恭恭敬敬地向他施了一礼:“江大祭司,辛苦您了。”
老人面色平静地说:“陛下,你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我对你的承诺。”说着他在纸上写道:
大事情发生之前,往往是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小事情,大军穿过了茂林和绿叶
黑龙军旗(吴国国旗)缓慢西进,却遭到了镰刀和锄头的反击
大人们在密室中窍窍私语,未料到一个小人物使事情出现了反复
在数万人的注视下,一个英雄的倒下,又是一个英雄的屹立
在一个王子人头落地时,西方是一片哭泣
阴谋连着一个阴谋,交织在一起,最后五个州府降下了苍凤旗(楚国国旗),升起了黑龙旗
吴王看到最后一句时大喜。要知道吴国现在只有二十几个州府,多了五个州府,几乎等于是当时越国的大半国土。当然这预言中也写道在这过程中还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但没有付出怎能有回报,这道理左承还是知道的。他又是深深地施了一礼道:“多谢大祭司了。”
老人摆了一下手说:“陛下,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这只是一桩交易,你不用谢我。”
吴王望着这老人。他知道其实他看起来比自己苍老得多,实际上比自己的岁数还要小。但是他在神教中的声望却是仅次于教皇的。他有些好奇地问:“大祭司,恕联无礼问你一件事,这件事也让联困惑了也久。那个林复倒底是什么来历,值得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挽救他的生命,还想把您的女儿江圣女阁下嫁给他?”
老人方才抬起眼睛望着他,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陛下,对于你来说,一城一地的得失也许关系到吴国的盛衰的开始。可是对于漫长的人类长河它也不过是浪花一朵。也许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我因为你而偏离它的轨道,你与我的交易只是它的一份必然的经历。但是林复已成了推动这车轮前进的一份动力,我不想你处死他而使车轮脱离它应当前行的轨迹。至于他和我女儿的事,那也是命中注定的,我只是想以后他们的结合少一些磨难,但是命运又是岂能随便改变的。陛下,尘世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我的女儿嫁给一个国王也好,嫁给一个乞丐也罢,我也不在意他们中间的分别,作为父亲我只是想她开心就行了。”
左承苦笑了一下:“大祭司,您这话说得过于深奥了,联听得如同云里雾里,不过大祭司,您能不能告诉联这个林复的出现会对吴国有没有好处?”
“陛下,这又是一个预言了,恕我不能回答。不过一匹千里马,不会骑它的人会坠下马去伤于马蹄。会骑它的人日行千里。一张白纸可以用来画画也可以用来写诗。想要一个人如何对待你,你要想想是对他如何的对待。”说完老人闭上双目,再也不语。
吴五左承知道再也问不出什么,又是施了一礼:“大祭司,联告辞了。”说着他掩上门退了出去。这时,老人猛地睁开双目,眼中露出期盼的神情,轻声道:“终于开始了。”
二月二十六,吴王在议事殿召集大臣,并斥责了一品大臣枢密院枢密史郑融、从一品大臣西南总督宋络、从一品大臣西南兵马大元帅李库暗中支持六王子泰诚打压太子泰华,干涉宫政。郑融次日上表谢罪,被贬为工部侍郎。六王子闻迅大惊,又风闻吴王打算将他软禁起来,他连夜偷偷逃离苏城,投奔他的表姨夫宋络去了。吴王知道后大怒,令宋络将泰诚押回王都。宋络却回信道:“诚何罪?一无谋反之举,二无欺压良民之行。且其妻乃楚之公主,陛下草草处置六殿下,楚人闻之何思?且太子泰华与小人为朋,敬奸党为友,为吴国江山着想,还请陛下罢黜太子。
吴王接到此信后立即调东南兵马元帅南宫平羽率十万军队到宋络管辖的平江州演习。又再次下诏命宋络携同六王子泰诚回苏城述职。宋络也再次上表说:臣止是说话公正,陛下素来贤明,今为何为臣进一言而加害臣。拒不回王都述职。同时李库帅十五万兵马将南宫平羽所部阻在槐杌城,形同造反。吴王大怒,下旨拘禁李库、宋络、郑融在王都的家人和亲戚,又下旨着西北兵马元帅金同带五万士兵,骠骑将军王开带两万禁军奔赴西南。同时又下旨,着宋络和李库一起回王都述职,否则以谋反罪处。一时间吴国人心慌慌,谣言四起。
谢开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林复和毛安春他们,并对林复说:“你说陛下似乎要对楚国动手,楚国也如你所猜出的那样,楚国新王和他掌握了军权的七弟不和。但是现在吴国内也是如此的混乱,吴王即便有这心思也无能为力了。”

林复听到这宋络和李库竟然帮六王子和吴王公开对抗也是颇感到意外。这段时间易白凤为了索取诗词来过几次,有时也和他加上谢开说到当今的时政,使他对吴国朝中的情形也有了大约的了解。吴王对这李库和宋络两人应当说也是不错的,他们不至于为六王子和吴王闹到如此地步,即便他们是六王子泰诚的亲戚,可是为了他要对抗吴国倾国的实力,也太得不偿失了。他想到这里就开始怀疑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他思考片刻眼睛一亮,在地下用石子将南宫平羽、王开、金同的行军路线画了一个草图,并且顺着他们现在的路线一直往西延伸。毛安春他们还懵然无知,易百胜和郑江两人半知半解,只有谢开有些膛目结舌的说:“这怎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你还当真那个李元帅和宋总督有这样大的胆子。”
“那么说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
“不然有什么借口调动这么多的大军?不过对于太子和六王子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来说这都是真的,不然他们不可能演得如此逼真。但是这内幕恐怕只是极个别人知道,教练就象你上次说的我这种看法你们千万不能说出来,否则都能给人灭口了。特别是易百胜,你要管住你的大嘴巴。”
易百胜这时也慢慢领悟过来,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林老大,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我还是知道的。不过你这次要是猜中了,我就会真心真意地让你做我的老大。”
当然,毛安春和陈乾万海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毛安春粗声粗气地说:“你们在说什么?神神秘秘的。是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同一时间,楚国比吴国更为混乱。楚王守仁看到他七弟如此行径,十分生气,就写诏书给他责问他此举何为?并且叫他返回昌城。可是他七弟守勖不但没有听他的话,还写了一封缴书向楚国各地州府散发。这封缴书里写道先王见守仁羸弱,现在除吴国外,其余四国对楚国虎视眈眈,他临终前写了一封诏书改旨让守勖继位。谁知先王却在一夜之间突然暴毙,这封诏书也不翼而飞。而后守仁又不念手足之情,意欲加害于他,幸好他得到消息,事先逃走。从今开始,他拒不承认守仁是楚国新王。
楚王守仁看到这封檄书,气得七窃生烟。事实是他父王临死前,把他二人叫到他床前说当今神龙大陆东边这六国包括楚国在内都是靠吞并其他国家壮大起来的,个个都是狼子野心。除了吴国对楚国友好外其他四国包括弱小的佗国对楚国都没有安好心。因此叫守仁不能松懈,勤政爱民;也要守勖辅佐好他。也说到这六国现在势均力敌,谁也敢轻举妄动,但迟早有一天有别的国家先对他国发难。只要他们兄弟齐心,把楚国变得更强大,真有那一天,他们不但有实力自保,而且还伺机而行。
这中间有些话是不好摆在桌面上说的。守仁只好写诏书辨解:当今六国已是平衡,都在安心发展国内,谁敢轻易言武?先王不让他继位,就是怕他好大喜功,会给楚招来灭顶之灾。守勖用父王名义造谣,是为不诚不孝。更为可耻的是他在联未登基之前,强暴了他的王妃,没有廉耻。但是联为了兄弟之情,一直隐忍未发。可是他却变本加利,在西楚独立谋反,是不忠不义。
中间强暴王妃一句更是引起楚人哗然一片。守勖见此情形,不得不为自己反驳。说那个王妃当时他根本没有把她立为妃子,只是他从吴国请来的舞妓,这个舞妓只是来楚国表演的,而且守仁写给吴王信中也没有提婚姻之事。这个舞妓和自己情投意合,那有强暴之事。可是守仁凭借他是太子,将她占有。为了兄弟和睦,他忍痛割爱。可守仁为了打击他,又故意把她立为王妃,现在又用这个来诬蔑他。
这一下吴国青丝坊想不出名都难了。虽然守仁和守勖没有说出这舞妓的姓名,但都猜出这舞妓是青丝坊里的也是号称四大名妓中最美的花轻舞。一个妓院里一个乐妓引来天下文人注目;一个舞妓使楚国两个王子反目成仇,可以说是自古也没有的事。守仁和守勖这两人一文一武,是楚国先王的王子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两人都有一个缺点,风流好色,因此其他人对他们说的话都不相信,同时也认为他是为这个花轻舞才闹到今天的地步。楚国朝中的大臣更是觉得此事不光彩,于是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这个花轻舞,以视正听。
但是守仁那里舍得,他说:“七弟狼子野心,想要造反,何患无辞。他说是联用权力强要占有花妃的,为何花妃现在每天都是快乐的?况且联作为国君,连一个妃子都保不住,做这国君还有何意思?”于是他调兵镇压。
三月十五,楚军和守勖的西楚军开战。守勖的西楚军虽少但是强悍。加上守勖自幼好武,他自身也达到天武者的境界,他从青年时就带领军队参加过平定野蛮人和原先被楚国吞并的国家中的人民的叛乱,他手下更有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首战西楚军大败王军,守勖率军直指昌城。守仁急召各地驻军奔赴前线,两军在皎水混战了好几次,不分胜负,最因死伤惨重,不得不隔河相峙。
但是谁没有想到,就在这时,作为楚国最友好的盟国吴国与楚国发生了冲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