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5.心思
对于阿常说她心软这一点,锦甯是不认同的。【叶*子】【悠*悠】但不认同的同时,心里还有一丝淡淡的雀跃,这似乎表明,在他的心里,她依然保有着善良的品质。
就像当年她鼓动王氏将府中一些不用的旧物,不穿的衣服,稍作改变之后赠给京城中那些贫困的孤儿一样,只是因为存在于内心之处的一丝怜悯,身为能够吃饱喝足的一员,身为地位崇高的一名贵族,给予低下平民的一种毫不珍贵的施舍。
在很多时候,这种怜悯,可称之为善良,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伪善。
因为她们从头到尾只是舍弃了自己不要的东西,而不是倾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短暂的温饱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顶多只能提供一些力量,剩下的,还要靠他们自己。
想要一直依靠施舍的人注定会卑微的死去,没有人会在意他们是死是活。
只有那些从心灵的贫困中真正走出来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但这些未来,其实和王氏这类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得到回报会觉得欣慰,得不到也不会觉得有任何失落。
因为毕竟没有付出太多,那些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淡薄起来。
当然,到现在为止,固国公府以及许多贵夫人们已然愉快的坚持着施舍,在微薄的付出就能获得人们感激以满足她们虚荣心,获得名声的同时,又能有更多的事情占据她们乏味的人生,当做是调剂,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她对周氏的帮助,也仅仅是出于同情和一丝暗藏的愧疚。
不过周氏显然并不那样认为。
周氏地位高贵,她其实是可以选择像娘家求助的。以周太傅的地位,只要他开口,梁乐桓一定不会做到这种地步。YZUU点他至少也得顾忌一下臣子们的想法以及宸帝的心思,周氏是他的正妃,她腹中的是他这一世第一个孩子,也是皇家的子孙,可不是他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
周氏没有那么做,就算能获得梁乐桓表面的善待,其实本质上反而是把他推向了离自己更远的方向——她并没有对他完全的私心。再者,她也放不下那个脸去求自己的父亲。她一回家诉苦,家中的兄弟姐妹自然都知道了。兄弟们会如何表现她不必去想,可是那几个嫉妒自己嫁的妹妹们,脸上可能会浮现的幸灾乐祸与嘲讽却是她不能容忍的。
在她所认识的人之中,能够帮到她而又不让这件事情泄露出去的,也并非只有蓝锦甯一个人。不过,蓝锦甯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为她早就被牵扯了进来。
在她看来,是她强行将蓝锦甯牵扯了进来。因此对于锦甯几乎无私的帮助,心中很是羞愧。
所以她的后悔未必有假,心中也是极其复杂,只是,她却没有退路。。
只是状况似乎出乎她意料的糟,并没有如她期望的那样好转起来。
梁乐桓越是和靖王世子走近,她就越觉得心慌。特别是每次他说要去靖王府时,她的心头就一阵不安的狂跳。她在靖王府小心翼翼,茶水点心除非是锦甯亲自端来的,否则她不敢多喝一口,不敢多吃一筷。
倒不是疑心靖王府的人会害了她去,只是……她这些年也并非一无所知,梁乐桓虽然十分擅长掩饰,但是在家人面前,始终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她害怕的是梁乐桓是否在靖王府也有眼线,万一……不仅她和孩子有危险,就连靖王府,也会被牵连进来。
她不是没心没肺之人,别人帮了她,她同样会感激。
用了药浴之后,她自己也有所感觉,身子似乎好了许多。就连替她请脉的太医都非常讶异的说,即使停用安胎药,也不会有什么妨碍了。YZUU点
但是梁乐桓并没有让她停,补药一直没有断过。原以为他终于要正视这个孩子的存在了,却被锦甯一句无心的话给打落云端。
“是药三分毒啊……”
她偷偷的倒掉了每日送来的药汁,即便是当着梁乐桓的面吃了进去,也会在事后想尽办法的抠出来,让跟着她嫁来的陪嫁丫鬟心疼不已。这一番折腾下来,药浴的效用也减弱了不少。虽然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可她的精神却一直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
锦甯说她思虑过重,她不能反驳只能苦笑。
周氏在想什么,锦甯不会去猜测,只要按照她的意愿保住这个孩子就够了。梁乐桓领不领情,也不是她会关心的事情。其实她心里也清楚,她的做法,只会让梁乐桓更反感周氏,可是她又不能不做,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继续下去。

同样的,她也没有退路。
劝解梁乐桓的事情,似乎一时之间,卡在了一个关键的点上,再没有半点进展。
其实,锦甯未必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只要梁乐桓对她死心,那么在走到生命的尽头之后,他也不会继续坚持下去了,也就规避了魂飞魄散的风险。同样是达到目的,这种方法反而更可行。不过……她和阿常,却都没有开这个口。
但是,事情似乎正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而她,却为此感到后悔了。
人……真的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
靖王妃“康复”之后,似乎对锦甯不再怎么上心了。既不针对,也不接纳。这种态度,其实是很伤人的,完完全全把她当成了陌生人。然而锦甯并不在乎,奉养梁乐祥的父母,只是她身为人子得义务。只要他们无病无灾的老去,风光大葬之后,这一切都会成为往事尘埃。
靖王爷想劝一劝却不嗯呢刚,于是干脆一反常态的关心起儿子儿媳妇来。
对阿常这个名义上的嫡子,靖王爷从来都是处于一种放羊的态度。他极少出现在阿常面前,和他说话时也从来不用一个父亲面对儿子的态度……小时候的梁乐祥因此而受伤失落的样子时常让他为难,六岁那一年的出事,未必就不是这个孩子为了吸引他的注意而故意为之。只是从那之后,他发现那孩子的眼中再也没出现过孺慕之色。
那时候觉得,这孩子或许已经不需要父亲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梁乐祥已经换了一个灵魂。
这个男人,即使最初接受陈氏是因为想要帮助自己的哥哥,又或者迫于太后的压力。但近二十年得相处,就算是普通人也该生出些情分来,更何况是夫妻。陈氏虽然怨恨,但心中未必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只是她必须要有一个怨恨的目标,而他,显然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即便她在府中一再地针对靖王爷,但该做的本分却一样没少,在外面,也会保持着“相敬如冰”的假象。
靖王爷对王妃,未必真的毫无感情。
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遽然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磨合。
起码,近年来,陈氏针对靖王爷的时候少了许多……有时候,靖王甚至觉得,蓝锦甯似乎替他分担了陈氏一大半的怨恨,所以她才会这么针对自己唯一的儿媳妇。
陈氏不再针对锦甯,他立时感到了不安,所以,他才会默默的起了补偿的心思。
“世子妃,王爷让东苑送了鹿茸过来。”如棋高兴的捧着新鲜的鹿茸来,脸上喜滋滋的表情就如同是她得了这珍贵的玩意一般。倒不是她眼皮子浅,固国公府一点也不欠这些东西,也从来没缺过大小姐的那一份。就算嫁到了靖王府,老爷子和世子(蓝正杰)也三不五时的送些好东西过来,大小姐的私库里,哪一件不是奇珍?
她高兴的是,大小姐终于得到了王爷的认可。纵然王妃不喜又如何?她还能越过王爷去?
有了王爷的偏袒,王妃自然不可能再为难自家小姐了。
锦甯正在练字,她的字一直不错,但没到“很好”的地步。倒不是她忽然起了心思要练好书法,只是写大字有助于静气凝神,让她静下心来。
“知道了,送去库房锁着吧”锦甯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大小姐”如棋跺了跺脚,真是的,至少也得表现出欢喜的样子来啊
“行了,我知道了。”锦甯抬头看向如棋,见她脸上那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不禁笑了起来:“拿来我看看……我们如棋,好似越来越有管家婆的潜质了?看样子该给你找个婆家了,且说说,有没有看上王府里哪个小厮?我这个世子妃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帮你选个称心的夫婿还是可以的。”
“世子妃,您又打趣奴婢。”如棋被她说的脸上一红,很快也反应过来,她这是在提醒自己称呼的问题。私底下叫叫也就罢了,只是外头还有许多王府的丫鬟呢
“不是打趣你,我是认真的。你和如画如书,年纪毕竟也不小了,迟早要嫁人的……”锦甯笑道,又看了她一眼:“你有空问问她们俩的意思。”
如棋脸色大变,捧着鹿茸盒子便跪了下去:“奴婢、奴婢愿意一辈子侍奉世子妃。”
锦甯手轻轻一颤,叹了口气,放下了笔。
走到如棋跟前,默默的看了她许久。
“如棋,你想做世子的通房么?”。.。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阅读,地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