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老子西出函谷关 天皓立墨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bspnbspnbsp;孔子一事已毕,老子于是骑一青牛,青牛角挂风火蒲团,内里裹着多宝道人,却是老子欲出函谷关,西去天竺化胡为佛
 nbspnbspnbsp;这函谷关守关将领名叫尹喜,这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痴迷道法,精通演算之道。
 nbspnbspnbsp;这日尹喜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看着天象,却是暗自演算了一番。一番演算之后,尹喜忙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
 nbspnbspnbsp;这天下午,夕阳西斜,金乌西坠。等在函谷关上的尹喜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身边有一骑着鹿的光头,后面还有一道人,看着三人均是不凡,特别是那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端是有道全真。再一根据自己演算,面前这老者定是那圣人无疑。
 nbspnbspnbsp;“函谷关关令尹喜拜见圣人,愿圣人圣寿无疆。”尹喜上前大礼参拜老子道。
 nbspnbspnbsp;老子坐在青牛之上,晃晃悠悠的否认道:“关令大人却是认错了,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老人,那里是你说的什么圣人。”
 nbspnbspnbsp;尹喜当即道:“弟子略通八卦之术,今卜得一卦,卦象显示却是漫天由灵气聚集成的金花飘落,此乃圣人降临之时,天地所自然生成的异象。且卦象还显示,来人当是一位骑牛的老者,老师请看,此处除了您外,可还有符合条件之人?”
 nbspnbspnbsp;老子听了尹喜之话,见此人竟这般聪慧,心中一阵喜欢,哈哈一笑道:“你却是一聪慧之人。你与我有师徒之缘,可愿拜入我门下坐我一记名弟子。”
 nbspnbspnbsp;尹喜闻言大喜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圣寿无疆。”
 nbspnbspnbsp;老子受了尹喜一礼道:“我乃是三清之首太清圣人老子,你既然入了我门下,我也得赐你一个道号,便名叫尹喜。”说到这儿又指着准提和多宝道:“这位乃是西方的准提圣人,而这位乃是你通天师叔门下大弟子多宝。”
 nbspnbspnbsp;尹喜听老子说眼前这个光头也是圣人,心里也是一惊,赶忙上前见礼。不想一日之内自己连见两圣,更是拜在老子圣人门下,尹喜都有些晕了。
 nbspnbspnbsp;老子又道:“你虽然入了我门下,但我观你却不适合我太清道法,今我便传你一套我未成圣前创的一套法门,此法门乃是一剑修之术,却是刚猛霸道,与我太清清静不符,但却最适合于你。”说完一手指向尹喜眉间,把那剑修法门传给了尹喜,其中还有一套阵法,名为两仪微尘阵。
 nbspnbspnbsp;老子又从怀里拿出一符和双剑道:“这两物一件乃是先天一气太清神符,却是我所炼,以后你开宗立派后镇压气运所用,这两柄宝剑名为紫青双剑,却是两柄难得地先天灵宝,赐给你防身之用。”
 nbspnbspnbsp;尹喜接过紫青双剑和先天一气太清神符磕头道:“弟子谢过老师传法传宝。”
 nbspnbspnbsp;尹喜收下宝物后把老子引入关中道:“老师乃是圣人,多是隐居天外,不知多少人希望得到老师教导,老师何不著下一书,教化万民?”
 nbspnbspnbsp;老子本就是人教教主,人教教主却是须得教化万民,听了尹喜话点头道:“此法甚好。”说完便立下一书,分为上下两篇,共五千字。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此乃人教教义之根本。
 nbspnbspnbsp;尹喜见到此书,喜道:“老师此书却是可教化天下。”
 nbspnbspnbsp;老子却是一笑道:“你传完此书,便去峨眉山修行,他日有缘你我还可再见,我去也。”
 nbspnbspnbsp;说完,老子又转向准提道:“道友,我们继续前行吧!”
 nbspnbspnbsp;准提点头道:“善!”

 nbspnbspnbsp;于是,老子带着多宝,与准提一起便离开了函谷关继续往西而去。
 nbspnbspnbsp;返回老子化胡之事。
 nbspnbspnbsp;老子西出函谷关,行至天竺,此地乃是佛门在人间界的据点,老子一抖风火蒲团,多宝道人落了出来。接着老子将多宝道人立为佛祖,称为多宝如来佛,终生端坐七宝塔中,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老子这招绝户计真的是绝了,让西方先高高的吊起来,然后再重重地摔下去,不死也残废。但是,老子此招虽然厉害,但是还是比不上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故意要让老君欠他一个人情,因此在讲《法华经》时,七宝塔从地下涌出,耸立于空中,多宝如来坐师子座,也开坛说法,讲的却是道家一脉,宣传东土教义。释迦如来便步入塔中,多宝分半座与他,以示平等。
 nbspnbspnbsp;天上,一道功德圣光降落,老子微微一笑,抛去了一个镯子,镯子与功德圣光一遇便将他给吸收进去,最后又滴溜溜的飞回了老子身边,成就了功德圣器金刚镯!
 nbspnbspnbsp;看到老子的动作,三十三天外的众位圣人终于都坐不住了。玉华首先有了动作,她派下天皓转世人间成为了墨翟。
 nbspnbspnbsp;墨翟靠着玉华赐下的天地间的第一块令牌玄墨令建立墨家。是故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地学派,墨翟将玄墨令称为钜子令,自称墨家子。
 nbspnbspnbsp;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nbspnbspnbsp;兼爱
 nbspnbspnbsp;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nbspnbspnbsp;非攻
 nbspnbspnbsp;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nbspnbspnbsp;尚贤
 nbspnbspnbsp;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nbspnbspnbsp;尚同
 nbspnbspnbsp;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nbspnbspnbsp;天志
 nbspnbspnbsp;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nbspnbspnbsp;明鬼
 nbspnbspnbsp;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nbspnbspnbsp;非命
 nbspnbspnbsp;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nbspnbspnbsp;非乐
 nbspnbspnbsp;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nbspnbspnbsp;节用
 nbspnbspnbsp;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nbspnbspnbsp;节葬
 nbspnbspnbsp;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nbspnbspnbsp;墨家学派观点与孔子儒家学派观点针锋相对。儒家代表一些有学识、有思想地上层或中层阶级,而墨家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
 nbspnbspnbsp;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nbspnbspnbsp;正是因为墨家的观点贴近劳苦大众,所以也是深得广大下层百姓的拥戴,众人尊称墨翟为“墨子”。墨家学说迅速发展起来,一度声势还在孔子儒家之上。
 nbspnbspnbsp;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战国时期两大显学,显学者,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也。
 nbspnbspnbspnbspnbsp;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