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佛门出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通天教主一怒之下竟然想重开天地最后虽然被在阻止了,但是三清都受到了道祖的处罚,被道祖赐下三粒药丸。并言‘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而且还言非建立大道,圣人不可轻出!非天地大劫,圣人不可出手!众圣的道场也都搬到三十三天外。
接着又分封了六御统治天界。六御分别是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就是玉皇大帝〔昊天〕、统御万雷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雷震子)、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伯邑考)、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太乙真人)、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南极仙翁)、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平心娘娘)。
此次万仙阵大战还有一后果,就是将那天地都打碎了,原来上次五圣在诛仙剑阵大战时就引用天地之力,将天地打得遥遥欲坠,如何还经得起此番冲击?从此,天地分为三界。最上面的是天界,为仙神居住,有那昊天王母坐镇;中间的是地界,为洪荒人族以及众生灵居住。自有人间帝王掌管,地界又是分为地仙界和人间界两部分;最下面的乃是冥界,为原幽冥血海所在,其中地狱轮回由太乙真人的恶尸十殿阎王,以及判官统率,剩下的血海部幽冥教众自然是以冥河老祖为尊。
三界也非完全隔开。冥界与地界有两处相连,一处为那酆都鬼城,一处为那东岳泰山;地界与天界有一处相连,正是那南天门所在。
而此次封神大站地两个直接参与者:玉清圣人原始天尊阐教和上清圣人通天教主截教,份属三清道教一脉,同室操戈,却是两个输家。阐教精英十二金仙中的灵宝师,清虚道德真君也都上了榜。其余十二金仙全都被削了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如今还处于地仙境界,再不复往日威风,原始也落得个引西方教外人残害手足的骂名。而通天截教被连根拔起,只余下无当,金灵,龟灵圣母三大圣母,算是保全了一脉香火,万仙来朝四字,已经如那洪荒巫妖二族一般,被写进了已经消失的历史。
真正的大赢家只有两个,即西方佛教与天庭,西方教在此封神一战后,名头已经广为东土众生所知。又度化了截教一众门人,在西方二圣地带领下,此消彼长,西方教实力已经远在人阐二教之上。更是因为接引准提此次出手相助老君原始二人先破诛仙剑阵,后破万仙大阵,结了一重因果,日后自有偿还之日。
圣人不出,昊天王母为天庭之主,掌管三界,自是威风无两,好不得意。天庭也取代截教,号称天地间第一大实力。人阐两教尊崇道祖旨意,为了表示支持天庭,却是太上老君派了化身太清道人在三十三重离恨天建了一兜率宫,专为天庭行那炼丹之事;原始天尊没有化身,便派了门下大弟子南极仙翁前来天庭任职。太清道人与南极仙翁在名义上皆归昊天所管。
从此,圣人慢慢淡出人们视野,而昊天也慢慢的有了一个路人皆知的名号“玉皇大帝”。
封神之战后,准提与阿弥陀佛在教义上发生冲突,分裂为二。阿弥陀佛所创的教义是小乘教义,度己不度人,历经万万世万万劫后而成佛。此佛一成,则有大神通,法力无穷接近圣人。而准提道人却认为,小乘教义虽好,却不利于在东方传播,于是破出山门,改立大乘教义。”
玉华想起那些年代,有些失神,过了半晌才道:“这大乘教义其实是取巧之道,心中有佛,便可成佛,不论三教五类,邪魔歪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过这佛却不同于阿弥陀佛,仅仅有妖族大圣的修为,但对世人来说,吸引力远远超过小乘教义。”
太华点点头,大是赞同,小乘教义需要历经无数次生生死死才能成佛,而大乘教义虽然成就不如小乘教义,不过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长生不灭,对凡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玉华又道:“周灵王时,准提道人彻底与西方教分离,转世投胎,降生天竺迦毗罗卫国王子,唤作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将七妙宝树种在伽耶山,化作菩提树,端坐树下悟道。四十九天后,斩除一尸名叫准提佛母,断绝与西方大乘教义联系。再过三年,又斩除一尸,乃七妙菩提宝树化身,名叫须菩提,断绝与东方道教联系。
三尸只剩一尸难斩,释迦牟尼如来佛便来到大雪山顶,引那孔雀明王将他吃进肚子里,借助五色神光成全其大道,再斩一尸,留在五色神光中。释迦牟尼从孔雀明王腋下生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于是准提道人不复存在,世间只有如来佛!”
玉华想起当年的往事,笑道:“准提虽然是教主,本身的实力却不完善,正好借用孔宣的五色神光才能把自己二十四头,十八只手,演化璎珞、伞盖、花贯、鱼肠、金弓、银戟、加持神杵、宝锉、金瓶等诸般法器的金身变为一百八臂金刚藏王。”
“紧接着,阐教副教主,燃灯,以及十二金仙中的夹龙山飞云洞的惧留孙,五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的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的慈航道人四人一起弃道入佛。接着,佛教立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佛。中央婆娑净土建立。然后,阿弥陀佛大弟子药师菩萨转世进入十恒河沙国土以外的东方,建立东方琉璃世界,号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佛。
至此,佛教横三佛竖三佛聚齐。
横三世佛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即是慈航道人);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殊道人)和“大行”普贤菩萨(普贤道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竖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如来佛祖大弟子)。
其他佛徒见此也是深有所感,纷纷化身。
有有毗婆尸道人、尸弃道人、毗舍婆道人、拘留孙道人、拘那含道人,迦叶道人化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和“迦叶佛”,这六大佛与燃灯古佛成为佛教“竖三世佛”中“上古七佛”。
投奔佛教的妖族十太子小金乌受此所激,头现庆云,庆云之中一轮明日,之中有三爪金乌之相,小金乌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置于脐下,为法界印。接着庆云化为佛光,明日化为一五丈金身佛陀。
小金乌在接引的帮助下突破修为,步入准圣境界,成为了佛教五方佛之首,中央大日如来佛。其中五方佛有东方不动如来佛、西方无量寿如来佛、南方宝生如来佛、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佛。
准提从东土截教度回地乌云仙化为了报身佛——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与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的善尸化身)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号称佛教三身佛。
另有佛教四大金刚、八大菩萨、五方揭谛、十八罗汉、十八伽蓝、二十诸天,天龙八部一一出世。
如此,在所有三界的极度震撼当中,佛教顷刻间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横三世佛、竖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的归位使佛教实力一时无两,三界众生知晓,佛教大兴势头不可阻挡,无比强劲。”
“那老子他们就没有反应?”太华好奇的问道。
“当然不是了,而且是大反应。老子他亲自下凡了。”玉华想起来也不禁有些佩服老子的果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