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后浪(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底,远在夏子常失去他的最后一个头衔之前,李秀哉已经在国手战的决赛五番棋上和李诚熏短兵相接了。
前面的四局,两人战成了2比2平。
比起李秀哉近十年不变的后发制人的作风,李诚熏惊世骇俗的招法,明显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
朴立恒老师曾经微笑着对秀哉说:“小心那,秀哉,这个孩子,只怕会是你的终结者……”
当时的自己,是怎样回答的呢?
秀哉微微蹙着眉,好像是只是恭敬的行了一礼,并没有回答吧?
一个人站在顶点太久了,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挑战者,他有些无措,不知道怎么样合适的回应了。
绝不是害怕,但也不是同夏子常对局前的全然兴奋和期待。
淡淡的失落和对可以下出好谱来的希望,混杂成了一种复杂不可分解的情绪,在他内心里回荡。
应不好,则不应。
所以,秀哉只是平静的注视着,眼前这个在棋枰前和自己一决生死的年轻人。
这一天,是国手战第五番。
这一局,李诚熏执黑先行
他以“迷你中国流”开局,行棋不久,即布下超级模样,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
秀哉微微沉吟了一下,便应约而至,踏入黑棋大模样中。
在这一带,两人进行了极其精彩的几个回合的攻防。
交手的结果是,秀哉在中腹初步安定,但李诚熏又凭借攻击,形成了厚势。
白,小亏。
接下来一通乱战基本上是李诚熏的风格表演。
他于左边二路潜入,然后猛然爆发!一通强手下来,白棋上下两块差点无法两全。
在此,秀哉小小顿了一下,打量了一下局势。然后,他慢吞吞的落子,脸上,波澜不兴。
李诚熏抬眼,偷偷打量了他一眼。
到了这个地步,这个人,居然还可以毫不动容。自己,从他的脸上还是什么情绪都看不出来。这个认知让诚熏小小的紧张。
他的棋一向以气势见长,对于琢磨不透的对手,他往往会忐忑。这也是为什么,在可杀可不杀的时候,他永远会选择最强手应对,以至于会出现杀崩的情况。
面对李秀哉,没有人敢说有把握取胜。即使被称为不败少年的李诚熏。
或许就是由于这片刻的心绪浮动,向来局部感觉锐利的李诚熏这次却在关键处出现了行棋次序错误。
李秀哉当然不会放过对手的任何错误,他的白70飞,这一手堪称神来之笔!
这手棋疏而不漏,将黑棋攻势顿时化为乌有。白棋在一个瞬间,转危为安了。
观棋室里,朴立恒老师叹了一口气:“又出现了,李秀哉式翻盘术……”
至此,封盘。
中午吃饭,李诚熏一个人坐着,表情异常难过,嘴里不停的念念有词。
秀哉借着去洗手间的机会,走过去,无意间听到,他是在念:“怎么没看到那手棋?我还以为白棋死了,但结果却是黑棋死了,真像是傻子的错觉……”
秀哉觉得很好笑,但是看着难过的连饭也吃不下的少年,又微微觉得同情。
但是,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说,离开了。

下午一点,续弈。
李诚熏开始铤而走险,置大块薄味不顾,强抢实空。
一番拼争后,黑棋的大龙几乎陷入了绝境。
因在中央出手过狠,棋局的走势,李诚熏自己已经完全无法控制了。
于是秀哉强行开劫,以放弃右上角为代价在中央厚厚地拔掉黑四子。这四颗黑棋是棋筋,被提通以后,白棋中央顿时厚实无比。
至此,已经是白棋完胜的局面。
徘徊在门外的记者们已经开始以“李秀哉又一次漂亮的保住了自己的荣誉”为名,写当日的新闻稿。
然而正是此时,形势发生了逆转。
在大龙几乎陷入绝境时,李诚熏表演了一场“魔术”,奇迹般地不仅起死回生,而且反败为胜了。
事后看来,只能说李诚熏的胜负感敏锐得吓人。
第150手,他放下了右边白棋,脱先,转而抢左下。
在这里,秀哉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原本,他只要收收下边的实地就可以了,就是一个稳赢的局面。
但不知为什么,那一刻,秀哉心中突然杀意顿起,执意要把黑龙杀净。
于是,黑龙被逼向了下边。
接下来,黑棋的构思布局,让朴立恒等一众好手,击节而称赞。
李诚熏用精细的令人炫目的技巧,让黑龙活了。不仅如此,在做活的过程中,白下边原本异常厚实的实地,居然同时也被破得差不多了。
一石二鸟!
李诚熏的活龙当时只有那么一条路,必须把黑棋右下和中央的弱点全部利用上才有可能。
令秀哉感佩不已的是,李诚熏做到了。在李秀哉的全盘逼迫下,他做到了。
如此精彩的治孤!
右下白龙起死回生以后,形势再度逆转。李秀哉因实地不足,于228手投子认输。
十九岁的李诚熏,第一次获得了他的国手头衔。
投子的那一刻,镁光灯猛烈的闪成一片,记者们蜂拥而上,包围着这刚刚加冕的王者。
被打倒的旧王朝的缔造者,被挤在了人群之外。
隔着厚实的人海,秀哉看了一眼那个意气风发的胜利者。他力图自制而得体的笑着,俊朗的轮廓渐渐显露出了只属于王者的臻嵘。
可很奇怪的,秀哉自己的思绪,却不停留在当下,也不盘亘于适才的棋局。
仿佛一瞬间,汹涌人潮强拧开了这个时空,展现在他面前的正是那个时候的自己。
他原本想走上前去恭喜胜利者的,李秀哉在这方面的修养一向不缺。但是看着那团拥挤的人群,他叹了口气,放弃了。
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出门,突然听见身后的少年的声音。
李诚熏带着某种痛快的情绪,大声的宣泄着,他说:“李秀哉九段,我打败你了!现在我是最强的!”
秀哉愕然回头,只来得及看见少年兴奋的通红的漂亮面孔。
然后,就是一通镁光灯闪烁,照下了他发傻的表情。
第二天,头条新闻的标题是“一个帝王的倒下和一个天才的登基”。配的,当然是李秀哉发傻和李诚熏意气风发的照片,对比相当鲜明,而且很衬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