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卢江血战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更来了…不过不知道为什麽,第八十二章依然是第八十一章的内容…等我再修改一下,希望尽快把问题解决…真的很抱歉
----------------------------------------
卢江之前五天的攻城,讨吴联军为免有陈昇军不服孙坚军和孙坚军不服陈昇军的情况发生,於是就决定陈昇军的陆军进攻南门,而孙坚军的陆军则进攻西门。至於东门,由於前面有一座吴军的水寨在,把通向吴军腹地的路和东门位置都给阻拦着,所以无奈之下只好由陈昇军和孙坚军的水师一同先把东门前吴军的水寨攻下,至於军令不行的担忧,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江河就只有这一条,而吴军的水寨也正好把通道给封着了,所以要水师分兵进攻,就只有先把吴军的庐江水寨给攻下。
攻城战开始了,不论是陈昇军负责的南门,还是孙坚军负责的西门,都是差不多,没有任何计谋可言,从来都是以命换取空间,向着城墙进攻。南门和西门分别的先锋主将是高览和程普,二人都和之前一样,只带着几千人带着撞车和木梯向着城墙冲过去。城墙上的守军也同样张弓搭箭,一阵阵箭雨和春雨直接就向着城外的敌军罩下去,士兵的悲叫声不断从城外传出来。
不过今天讨吴联军的进攻有一点不同,就是他们除了派出登城部队外,他们的身後还出现了几十辆巨大的攻城器。这个巨大的攻城器是木制的,是一个和庐江城的城墙差不多高度的大型木斜台,斜台的阔度可以给八骑并排而行。这个大斜台底部虽然有十个轮子,有近百名士兵在推动,可是移动速度还是很慢。
南门城墙上的守将徐盛和丁奉看着这些大斜台慢慢逼近城墙,心中大惊。徐盛指着那些大斜台,道:“怎样办,不可以给那些斜台接近城墙的?对,投石车,投石车在哪?”
丁奉长叹一声,道:“我也想有这样的东西在…”
徐盛醒觉了,摸摸头,苦笑道:“对,这里没有投石车呢,那射火箭…不过也不行,天意弄人,为什麽要下着雨,火箭就算射中了,也烧不着。”
其实这些斜台一早就制造好,只是为了被火箭烧毁,加上周瑜懂得观天,知道快要下雨,於是才等到第六天才拿出来。大家可能说,为什麽不在这些斜台上包牛皮防火,可是这样就会大量增加斜台的成本,加上这一阵子的春雨十分频繁,所以就决定不加牛皮,减轻成本和制造的时间。
丁奉见着徐盛在自问自答,也开口道:“不要忘记现在在城下的敌军,我们把弓箭手用来对付那些斜台,不是给那些敌军有机可乘,使他们能用云梯登上来,到时庐江城一样岌岌可危。”
丁奉和徐盛叹了一口气,继续沉思着办法。在他们身边继续传出一阵阵弓箭手拉弓的声音,随着兵长的一声大喝,又一片箭雨向着城下的敌军射了过去,箭雨洒向地上,只见朵朵血花飘溅。不过不论是南门的高览,还是西门的程普,对着这些箭雨毫不惧怕,挥动长剑,在亲兵的盾牌保护下,带着士兵继续向着城墙冲了过去。
守城军的弓箭手见敌军不断被自己射杀,士气增加不少,对城下的敌军也做成更多的伤亡。城外的讨吴联军虽然主将勇猛,不断带着他们向前,可是在守军弓箭手的大量箭雨打击之下,一个一个都暗暗叫苦。
在守城军的大片箭雨打击之下,能冲到城墙之下的先锋部队只剩下一半左右,不过仍然有二千多人。云梯一个一个被架起来,士兵开始一个又一个的往上爬;而撞木也被带到城门撞了过去,只听“呯…!”的一声,撞木和城门开始了今天第一次的接触。
虽然讨吴联军已开始登城,但还是继续被守城军的箭雨射得狼狈不堪,撑杆开始伸出来,和云梯角力,不少云梯已不敌被推倒下来,压死不少士兵;撞木也开始要应付叠石和滚木,不少撞木被高空而来的叠石和滚木弄坏,不过别的撞木也立刻被人带了上前,继续和城门碰撞。
此时,讨吴联军的弓箭手也开始向庐江城行进,准备压制守城军的弓箭手,减轻自军攻城部队的损失。而由於守城军也知道城下的弓箭手对他们守城方的威胁实在太大,於是守门的主将立刻分出部份弓箭手停止了对城下的步兵的射击,借助城墙有高的地形优势,在讨吴联军的射程范围之外对他们进行抛射,想要在敌人的弓箭手射击之前大大减弱他们的杀伤力。

讨吴联军的先锋部队见箭势减弱,一个一个吃了兴奋剂一样的向着城墙登上去,城墙上的近战也不断在城墙上出现。至於城外的弓箭手,只见一片箭雨向着讨吴联军的弓箭手方阵罩过去,弓箭手方阵里面立刻血花飞溅,直接倒下了不少弓箭手,士气大降,整个阵型乱成一团。
不过这二个城门外的弓箭手方阵都是由他们的主帅孙策和魏延亲自带领的,在这二个威望极高的人物强力压制下,弓箭手很快是镇静下来,重新列阵,向着庐江城冲过去。
城墙上的守城军射了三轮箭矢後,讨吴联军的弓箭手也进入了对城墙上守城军的射程范围。虽然之前城墙上的弓箭手大显威风,射杀了不少敌军,可是讨吴联军人多,弓箭手也比守城军要多。在讨吴联军的弓箭手进入射程之後,守城军这边的弓箭手便直接倒下一大片。二大片箭雨分别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罩向对方,讨吴联军借助于自己大量的弓箭手对吴军的弓箭手进行了反压制。箭矢不断在箭雨中穿梭,箭雨密集得有不少箭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半空被击落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守城军的弓箭手被压制住的时候,除了不断有先锋部队的士兵登上城墙外,在大批步兵和弓箭手的掩护下,几十部斜台车已相继在南门和西门的城墙接触。
而且此时讨吴联军的新一波士兵也带着新的撞木和云梯向着城墙冲过去,大量的士兵会合,早就冲到城下的士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靠着云梯和斜台一个一个的登上城墙。
斜台车就位,西门的太史慈与南门的颜良和文丑就带兵由斜台而上,三名猛将一杀入城墙,势不可挡。虽然城墙上的弓箭手早已退下城墙,太史慈、颜良和文丑要面对的都是刀盾兵或长剑兵这种近战兵种,但太史慈、颜良和文丑照样一招一个,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全无一合之将,一下子就杀出了大片空间给自军站稳阵脚。
而在东面的水战,远远看去,水和天连成一体,密密麻麻的黑点就像在天际中出现,一望无际,犹如汹涌海浪般涌向水寨。此时讨吴联军舰队中,艨艟在前,斗舰、楼船和走舸在後,慢慢向着吴军水寨冲过去。这里的军用战船中,艨艟和走舸占最大,斗舰其次,楼船再次之。
而不论是讨吴联军的水师,还是吴军的水师有大部份的艨艟和走舸都是徵召民船改爲军用的。在上一世的三国,这种做法并不罕见,而其实很多的军用船和民用船分别也不大,在要打水战前,参战的军阀都会像现在一样徵召民船改爲军用的。当然现在这些被征用了的民船,有部份有加以改装,变成艨艟,而其他没有改装的,就当为走舸。
艨艟是一种专用於水面作战的中型快艇,其动力以桨爲主,以速度见称,可趁人不备时进攻。艨艟用生牛皮遮蒙船背,防备敌军的弓箭和石炮,而船舷的两侧则留有射击孔,左右还有划桨孔来划桨。艨艟除了用弓箭和长矛攻击外,舰首的铁角更可以像公牛一样,专门用来进攻作战,靠它来撞击敌军的战船。
而走舸则十分简单,普通小型船和中型船一艘,攻击大多都是用弓箭和长矛,和敌船撞在一起时,就冲上敌船杀敌。
而另一种战船就是斗舰,是上一世一种装备较好的战船,自三国时期一直使用到唐代。斗舰比中型船大,船上有凹凸形状的女墙,可高三尺,对弓箭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而斗舰也和艨艟一样,可以桨爲动力,所以船下开有划桨孔,可以把船桨从这里探出去划水。船尾设有高台,可以派士兵上去,观察水面情形。另外船内高五尺,建有棚,与女墙对齐。而棚是用来把划船的士兵和战斗的士兵分开的,这样可以保证作战的专管作战,划船的专管划船。棚上同样也建有女墙,可以放置士兵,而斗舰的前後左右都树立牙旗、幡帜和金鼓,用来指挥作战和增加士气,增强声势。
最後楼船则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正正方方,而且没有帆,两侧同样也有划桨孔,使船桨可以探出去划水。另外船上可以列兵树旗,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楼船大约可载兵一千到三千人不等,要视呼楼船有多少层,而讨吴联军中的楼船,以三层楼船为主,另外有二艘五层楼船,分别是陈昇军和孙坚军的水师旗舰。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