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黑氏浪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升“纳言执事”,对黑水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他终于可以凭此身份,借“为大厨堂调查客人对菜品的满意度、调研生产流程”之名,堂而皇之地出入于西河风那如迷宫般的九进中的任何一进了!
凭着那一身漂亮的行头和玉牌,黑水在西河风中一路通行无阻,还频频接受着各类低级役者的请安和尊重的注目礼,这让东行一路受尽了鄙视和白眼的难民乞丐黑水,内心还是甚感安慰
更为了不起的是,一旦进入前堂区域,那一群群的绝世美女侍者姐姐或者妹妹们,看见这名英俊帅气且又如此年轻、却身着西河风“执事服”的大人,都眼露一丝惊奇之色,然后都抿嘴一笑微微颔首向他表示尊重,芳心里均暗自赞叹:
哇,好酷好帅好年轻的执事大人呐!
而看着那些玲珑窈窕、活色动人的身影,盯着那些白嫩勾人的颈脖,瞧着那些莲藕一般的手臂,任世间男人谁都禁不住的沉醉……啊,美女们,来吧,我想坠入你们那醉死人的温柔中,将我沉重的头颅埋入你们那温暖软绵的胸脯里,将我结茧的手掌融化在你们好似豆腐那般吹弹可破的雪白肌肤里……丢开所谓的国仇家恨,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扰……美女们,来吧,朝着我这新晋的执事大人而来!用你们香滑的玉舌,蛇样的躯体,来超度我吧……够了!这不是此时的黑水!
现实的情况是,黑水瞧都没正眼瞧这些世间绝色们一眼。
他很镇定地告诉自己:绝不能迷失在花红柳绿里,现在不是追莺逐蝶的时候。
于是他只是微微颔首、冷酷的嘴角微微绽放开来向佳丽们以示礼貌,然后撇过头去长发一甩,在那一道道温柔的眼光中优雅而坚定地穿行,留下身后叽叽喳喳的赞叹和低声议论声……
黑水越是这般眼中无花,花样的少女们越是对他充满了好奇。
没几天后,“咱西河风来了一位史上最年轻的又帅又酷的执事,姐妹们知道他到底是谁呀?从哪里冒出来的?”这样的话题,就成为了西河风后院几墙之隔里的女院中,最火热的枕畔话题。
……
既受人信赖,便忠于执事。
连日来,黑水都坚持着“两点一线”的有规律生活。
晌午和傍晚的黄金营业时间,他总是准时出现在第一进的“论战堂”里,这里是开放式的堂食区域,有利于他收集客人们对菜品的意见反馈。其他时间,他又回到后院,或在大厨堂中根据客人们的意见指导厨爷们进行改善,或在晚间雷打不动的在“安心阁”与三老和众人分享自己的“琢磨”心得。
在安心阁中,老田已经按照黑水“琢磨”出来的法子,专门置办了一块“白板”——木板刷上白色生漆,以炭条为笔。
再由黑水将大厨堂每日出品的菜品量,画成了一条每天延展变化着的曲线。一段时间后,大家都管那木板上每天变化着的线条,叫作“黑氏浪线”。
呃,难道水爷很浪么?一点都不,只不过那线条如同水波一般的模样,在当世语境里用“浪线”比“曲线”更让人容易理解。
推出系列豆腐菜品的五天后,那浪线就冲上了最高点,甚至超出了过去正常时候的平均线!众人齐声欢呼,以为西河风已彻底走出了阴霾,重现了辉煌!如果那浪线就一直停在那水平位置,当然可以这样以为,可紧接着那以后浪线就开始缓慢向下,众人才明白那最高点,叫“浪头”,或者叫“波峰”……
豆腐菜品的推出,确实为西河风带来了一波客流。最的时候甚至前三进的客位皆满,引得那捭阖坊紧张无比。根据老段的信息收集,捭阖坊百般探寻西河风豆腐新菜的秘密,甚至开出百金的高价欲求豆腐的制作技术,但西河风后院众人为报东主大恩绝不会当内贼,因此它想直接获得制作技术断无可能……即使通过豪客“夹带”了些许豆腐渣出去,研究半天也只能是毫无所获,令捭阖坊只急得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
技术这东西,有时候是只隔着层窗户纸,可没有黑水这样的穿越众伸出小指头来轻轻一捅,任那旁人用金刚钻来也钻不开,就这么怪。
不过对豆腐菜品的独家垄断性销售,也并没有给西河风带来持续性的……
一旦“尝鲜型”豪客蜂拥而至后又陆续散去,西河风的客流浪线就由最高峰平滑下降至平稳。而这根平稳直线所在的水平,仍是比西河风过去的客流平均线低了两成——这是十天后那白板上所展示的浪线情况。
眼见着那浪线如同波浪一般冲到高点,又折头向下,三老和后院众人又由轻松到紧张,到焦虑,到揪心,到抑郁……
不过每每要到绝望之时,“纳言执事”黑水就开始进言,用他的“琢磨”引导大家拉着那条浪线向上,开始制造一个新的浪头。
“据尊客们的反馈和我自己的品尝,咱们的菜品鲜度还尚欠,我琢磨着呐,能不能专门用一个鼎,用猪骨和老母鸡专门熬制浓汤,再添在菜里呢?”

“对啊,这两样物事确都为提鲜的好物事,咱这就尝试一下……”
果然用猪骨和老母鸡长时间熬出来的汤,奶一般浓稠、美味,很好的提升了菜品的鲜度……真是高妙的提鲜浓汤啊,水爷,就叫“高汤”如何?……哦了,高汤祖宗诞生了……那一刻,黑水想起了雍城刑徒汤社的“高汤分部”,咧嘴一笑……
“高汤适用于有汤汁的菜品,却不是很适合无汤汁之菜,我琢磨着啊,干蘑菇和干笋味道都很好,不知道磨成粉末加在菜里效果怎么样呢……”这个法子,其实是黑水前世偶然看见的清代顾仲所写的《养小录》中记载的增鲜法,一用,果然效果也不错……哦了,味精祖宗也诞生了……
为菜品增鲜的法子在“黑氏浪线”上,制造出第二个浪头。
可没两天,那浪线又折头向下……
又用“叫花鸡”、“叫花猪”等等“乞丐烧”系列制造第三个浪头,可这个浪头的高度明显低于豆腐所制造的浪头,因为它们无非是把田鼠换成了其他食材而已。
黑水又琢磨啊,既然已经有了“石磨”,那是否有制作面粉的可能呢?
当然有可能了!只要有了石磨,小麦不就很快变成面粉了么?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麦普及还是汉代以后事情了,关键一点就是战国时期发明了石转盘在汉代得到推广,得以使小麦可以磨成面粉。
看见了没?就是黑水在战国时期发明了“石转盘”。
于是,西河风大厨堂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神级食材——面粉!
面粉的出现,让黑水这名“非厨师”,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必再绞尽脑汁的去回忆前世存在、当世还未出现的食材或菜品、但又必须在当下环境条件下能“琢磨”出来的东西。毕竟面粉这种全新食材的可塑性、创菜性要大大的强于豆腐。
黑水只需要有一言没一语的提醒下厨爷们,顺便琢磨出“酵母”,那么什么煎饼、馒头、包子、花卷、面条、面疙瘩……就基本上以两天创出一样的速度被大厨堂开发出来……
哦了,“面食系列”的推出,又一次很快将“黑氏浪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出了豆腐创出的浪线最高点!
“琢磨之道”的成果激励着众人,众人对黑水的尊重和肯定也激励着他这名“纳言执事”,于是黑水卯足了劲再接再厉,又继续帮助大家开发出“火锅”系列、“烧烤”系列、“铁板”系列……
一时之间,西河风新菜品的研发水平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菜品的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不说,推出的速度也令人目不暇接,直搞得那捭阖坊的大厨堂执事和一众厨爷们仿无可仿、追无可追,直接成了一帮呆子!
一系列的惊世创造,已经把西河风的菜品水平推到了当世的巅峰!
捭阖坊大厨堂在西河风的猛烈攻势下,已根本没了还手之力!
漂亮的绝杀!
“黑氏浪线”也被一个又一个的浪头相连,维持在了高线。
连续好多天,后院的晚歇时间,人们都抑制不住的激动!兴奋!
“敢谓当世‘厨神’者,舍屠爷其谁?为屠爷贺!”大家祝贺道。
“呵呵,如果没有黑水执事的‘琢磨之道’和进言,老朽哪里能有今天这般的小小成就?”老屠喜滋滋的望着白板上的黑氏浪线,很谦虚。
“西河风厨行崛起,水爷居功至伟,为水爷贺!”黑水只是讪讪笑笑,心里却非常不安……照理说只凭那豆腐的推出,西河风的新菜品就足以震动天下厨行,引得天下饕餮之徒趋之若鹜,足以保证西河风的生意恢复原来的固有水平并超出,可为何在“黑氏浪线”上,还是会出现波峰波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象他娘的股市曲线一般,让人喜时升天,悲时欲死?
这一轮的波峰,又能持续维持,永远不再下跌了么?
果不其然……
新一轮高峰带给大家的喜悦,仍然没能长期持续性的维持。
当西河风大厨堂的创造爆发期一过,黑氏浪线又开始折头向下,拉着众人的心一点点步入低谷。
当黑水盯着白板上浪线的尾翼趋于平稳,又停在了比西河风往日辉煌期还低两成的地方,在众人的一片唉声叹息声中,他这伟大的“纳言执事”也禁不住皱起了眉头,陷入那手足无措的茫然中……
到底是怎么了?
怎样才能让黑氏浪线维持在高线,永远不再下跌?
(收藏每天掉几个,为什么?那些决定下架的大大们,临走前能否在书评区丢点意见给菜刀,菜刀毕竟是个新人作者,帮助下他进步也算是大功德一件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