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雄伐卓 曹操兵败荥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雁门关下,一个新立的坟墓前。萧渊,张颌,高览,臧霸,张辽等人站在墓前,萧渊问张辽说:“文远,今后有何打算?”萧渊见张辽久久不言继续道:“如若可以,文远可到中山来。”
张颌,高览,臧霸都纷纷劝张辽。萧渊上前轻轻地抚摩着墓碑上的每一个字,心道‘仲烈,三年之内,我萧子鸿定拿呼延泉狗头来拜祭你。’张辽在三人的劝说下向前跪拜在萧渊前面道:“末将张辽拜见主公。”
萧渊急忙扶起张辽道:“好,好。文远能来助我,真渊之幸。走,回去吧!!!三年后,我们再来,那呼延泉的狗头来,拜祭仲烈。”回到雁门,萧渊令管亥部将单经领一千兵守雁门,自带三军回中山。
京都,自董卓领兵进京后,祸乱京都。袁绍,曹操等先后逃里京都。曹操逃回陈留招兵买马,大举‘忠义’之号召天下英雄。矫诏群雄共伐董卓。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上说:“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瓚。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答:“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道:“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道惟命是听。绍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长沙太守孙坚出来说道:“坚愿为前部。”绍回:“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萧渊领大军回到中山,于禁那出曹操的矫诏说:“月前,曹操送来矫诏请主公领军共伐董卓。”
萧渊拿过矫诏看了后对于禁道:“文则,点起三军,晚上让将士门大吃一顿,明日辰时出发。”次日,中山军营大帐中萧渊对众将道:“今董卓专权,祸乱天下,济南相曹操矫诏天下。吾欲起五千铁骑进京伐贼。”萧渊看了下众将后起身下令:“中山乃我之根本不可不守。敬志,中山之事就托付与你了。”高览领命后,萧渊又对众将道:“张颌,鞠义领一千骑兵为先锋,于禁,臧霸各领一千军为左右翼。立即起兵。”
“报。主公,外面有一个叫韩猛的大汉,领百余人来投。”萧渊听有人来投,大喜。亲自前去迎接。
萧渊领兵过黄河之时,关东联军已经大胜董卓,董卓兵败走长安。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
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
吕布大笑:“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
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
吕布骂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
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围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
操说道:“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
“公急上马!洪愿步行。”
“贼兵赶上,汝将奈何?”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曹操正慌时,只见萧渊领大军而来,急叫道:“子鸿,救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