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组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叫什么名字?”毕炜对着一个奴隶道.自从吕家回来,他就一直为吕嘉送他的五百奴隶发愁,本来他以为这五百人将是他的第一批手下,没有想到这些人都不是汉人,全是那种高鼻深目的夷人,有的甚至连汉话都不会说,本来他就想不出吕嘉为何要送他这些人,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些人都是些难以管教的的家伙,送给他,既省了心有落了一个好名声.
他面前的这五十个奴隶是从那五百人中精选出的壮汉,年龄都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向来这是作奴隶的十分辛苦,他只给了这些人一点点好处,每人发了五十钱作花销,又给他们换上了较为整洁的衣服.这些人就发誓绝对效忠于他.其他的四百五十人他也是如此笼络人心,没有几天,这些人就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吕家又派人来过一次,主要是送了千余石粮食给毕炜,又带来了详细的条款,上面写明;家与毕炜合伙作这朱崖洲的生意,生意内容不限,吕家向毕炜提供五百奴隶,二百头耕牛,两千件铁农具,十艘海船作为发展资金,毕炜有义务在五年之内创收入五百万钱或是同等价值物品.毕炜算了算.他还要为刘太守造船,开辟去黄支国的南海航线,这次去海南岛,可谓重担在肩,纵是他再胸有成竹,也不由焦虑起来.突的想到那些奴隶自己还未问过名字,便有了上面那一问.
这个奴隶道:“回禀主人,我有两个名字,老家的名字叫作阿拉木图,汉名叫吕石,是吕家为我起的,现在跟了老爷,还请主人重新赐个名字.”
毕炜道:“你那本名就好,以后还是叫阿拉木图吧,你来汉朝有多少年了,可还记得你家乡的情况?”
阿拉木图道:“我十五岁被部族首领拉去打仗,不料我们战败了,敌人抓住我,把我们卖作奴隶,后来又被好几个主人买来卖去,到您已经是第八个了.家乡的情况早就不记得了.”
毕炜道:“你们还有谁记得自己家乡的情况?说的好,我赏他百钱.”
又有一个奴隶道:“主人.我记得,我家乡在西边很远很远的沙漠里,我当时还有一个哥哥,我十岁的那年,我哥哥去很远的地方与西边的敌人打仗,就再没回来.我十四岁的时候,就被人抓走了,一直被卖到东方来.”
毕炜道:“那你们家乡都是些什么样的地方?有没有四个阶层?婆罗门,刹帝力,首陀罗和吠舍?”
那人道:“没有,但我在被抓作奴隶后路过那里,我们老家是拜火的.”
毕炜道:“你是波斯人?”
那人道:“波斯人这只是西边的海拉斯人叫我们的说法,我们自己叫自己作雅利安人.”
毕炜现在知道这人肯定是来自波斯东边的某一个地方了,海拉斯人一定是希腊人了,他在后世知道古希腊人称呼自己为海拉斯人.在他小时候,被匈奴人抓作奴隶,卖到印度,又被转卖到了中国,不过他是怎样从印度到的交州,毕炜却不知道了,不过他猜想这时期一定有条奴隶贸易线路,从西亚到东亚连接起来.至于这条奴隶贸易通道是经过缅甸的陆地通道还是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就要等毕炜日后发达了,再去探查了.
毕炜赏了这个奴隶一点钱,并给他起名叫作居鲁士,不了这奴隶顿时脸色大变,跪在地上求他再赐名字.
毕炜道:“怎么?主人给你起名字,是你的福气,你凭什么挑挑拣拣?”
那奴隶道:“小人不敢,只是这居鲁士是我家乡先代大王,受到历代人民崇敬,小人如果叫居鲁士,大王在天上听到了会很不高兴,会将灾给小人的.”
毕炜道:“那你想叫什么?”
这人道:“只要不叫居鲁士,主人就是叫阿猫阿狗都好.”
毕炜道:“那你叫作大流士怎样?这大流士也是你家乡先代大王,你敢不敢叫作大流士?我是你主人,就算天要惩罚你,也有我给你顶着,你怕什么?”
这人不敢再辩,乖乖退下去.毕炜又问了几人,有的说自己是波斯人,也有的说是天竺人,毕炜心道:为什么没有罗马希腊人?
毕炜将这五十人个个鼓励一番,道:“从今开始,你们就是我的卫队,只要干的好,十年之后,你们就是自由人,你们干不干?”

诸人自从为奴以来,那里见过这样好的奴隶主?又见自由有望,随即齐声大喊,高呼毕炜之名,自此以后,毕炜也算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毕炜将这五十人分为五什,每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中队,设正副中队长,依他的本意,中队上设大队,三大队为连,设连长,三连为营.这种五五制和三三制的混合是他自己胡乱编组的.不过目前只有这五十人算是汉化较深属可用之人.他又将其他四百五十人看了一遍,发现全部为男性,
他很奇怪这些波斯印度奴隶没有女子,想想才明白,这些奴隶在买来时奴隶主根本就不想让他们娶亲生育,这样他们只好一辈子为主人干活.这些奴隶二十岁之下有一百人,编为两队,这些奴隶都是卖到汉朝没几年,还是野性难驯,毕炜也对他们安抚一番,对他们说只要干的好,每月有奖励不说,还可以恢复自由.这些人也对毕炜死心塌地,毕炜知道这批人将是未来他的主力军,这两队人称为青年军,加强拢络,是他对众人洗脑的重点对象.
现在他手中足足有一百五十人的武装,可惜的是没有好的装备,军事器材和指挥人员严重缺乏,他去请陆彬帮他训练这三个队,但是陆彬正忙着与郡中少年组织吕嘉的汉军,虽然答应了毕炜,却是脱不开身,毕炜只好亲自去操练这一百五十号人,每天他将头脑中既得的那些军事操练,如何站军姿,各种队列队形等方法教给三队的正副队长各什长,这些人再回去交给手下的小兵。虽然没有兵器,但这日南郡多大象和水牛,毕炜向商人买了许多象皮和牛皮,让五百奴隶一起动手,制作了一千面木底蒙皮的盾牌,和他自己设计的两千套皮甲两千个头盔,这种皮甲使他根据以往看到的防弹衣式样设计的,在热带地区,作战穿着传统的全身甲很大成度上增加了士兵的困难,毕炜设计的这种皮甲很轻,可以减小士兵的一部分负担,而头盔的式样就没先例可循,最终毕炜的头盔还是照搬了日南汉军的皮质头盔。
三十岁之上四十岁之下有二百人,编为四队,剩下的编为三队.他让众人推选出自己的什长,但是各队队长都有汉人担当.这些人他是准备将来作为农夫和工人,但仍然要进行军事化编制。
这时他手下又有了五十几个汉人青年,都是小户人家出身,被豪强欺压,知道他要去朱崖洲,便来投靠.这五十几人毕炜也分为一队,在这十一队上没有设连长,全由他一手指挥.
这五十几个汉人青年都是拖家带口而来,毕炜不得已,将这些家小也带往海南.
毕炜又去见刘武,刘武已经将造船的工匠组织好,加上木匠铁匠等等足足有三百多个,又有众工匠的妻子不忍丈夫离去,也要去朱崖洲,毕炜也答应了:这些人,上了岛可都是他的人呐.这些人加起来就有一千多,而南海上的海船每艘一般只能载一百多人,刘武只找来了五艘船,一次并不能运完,需要运两次,毕炜暗想吕家还要给他十艘商船,至今尚无消息,又不好意思去催,只好干等下去。
吕安又来找过毕炜一次,将他带到卢荣县港口,将准备好的二百头耕牛,两千件铁农具装上四艘船,又装了对毕炜道:“这些物资都到齐了,计划中的另六艘海船将从九真郡直接开往朱崖洲,,在船队到达之前,公子的前期准备可不能拉下.希望公子在朱崖洲马到成功.”
对毕炜来说,他还是第一次登上汉代海船,看着港口之中那些船,毕炜简直不敢相信,汉代海船比其他想象中的要大的多,港口中的海船分两种,小的是渔船,倒也罢了。大号的是商船,这种船大的足足二十丈长五丈宽,和宋代福船不相上下,只是帆具要简单的多,没有水密仓,挂五面竹篾帆.在他心中,为刘太守造船很简单,只要他把记忆中的宋代造船技术说一些就成了,现在看来事情也不是这样简单.
毕炜回去后,对刘武道:“刘太守让你我造船,不知太守要的海船是怎样的?”
刘武笑道:“也没什么,只要能抗住南海最大的风浪,够载一千人就可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