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钵盂大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人越说越来劲,有人搬出各种典籍,有人引用名人名言。方法不同,共同的是他们都在其中夹带着私货,大量的私货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毕炜越听越烦,对正听的津津有味的张伟道:“我出去透透气。”
张伟道:“毕兄可是听烦了?觉得他们都在夸夸其谈?这也难怪,我们“铁血盟”的这些人,就是喜欢这些东西。”
“铁血盟?”
“全称是‘忠君报国铁血盟’。此乃我等同好时常聚集,钻研史实,激扬文字,崇尚孝武皇帝那种铁与血的气魄。为了标榜主义,互相通气,所以起了这样一个的一个名字。在交址的年轻一代中,这样的组织还有两个。”
“愿闻其详。”
“呵呵,一个是我等的死对头,主要是雒越人子弟组成的‘南越再兴史学社’,一向鼓吹越人的历史,吹捧赵佗,经常发表一些奇谈怪论,比如说什么‘二征的十大武功’‘一代名将征侧’之类的替二征反贼翻案。另一个是中间调和派的‘汉越提携研究会’,这个组织倡导和谐,喜欢调和矛盾,其实,很多矛盾就是他们最先挑起的。”
“其实,我们三个组织的成员都是郡学的学生,相互之间交情很好。但是人各有志,一旦涉及到这些大义,那就什么也顾不得了。”
突然有个声音盖过了原本的喧哗,一个年轻人站起来,挥舞着一卷竹册大声喊道:“诸位不去和再兴社辩论,却在这里互相吵架,我很心痛。我手里有着一卷文章,是再兴社大佬‘维护史实’的伯玉老人家非常赞赏的一篇妙文,名字叫作‘从一些数据看秦朝平定岭南的战争’,作者是那个中会,被再兴社公认为有良心的青年史学家的那个中会!”
众人已经是一片嘘声,张伟叫到:“子升兄,你不要念了,维护史实有伯玉,我们都知道中会是个什么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还是不要亵渎我这座别馆吧。”
子升兄微微一笑:“你怕了?这片雄文我可是拜读过三遍,写的是非常精彩啊。”
“谁都知道你那个精彩的意思,维护史实有伯玉么。你就不要坏了我等的好心情,换一个来读吧。”
“那我就换一个。”子升兄变戏法一样子怀里掏出又一卷竹简:“这个是再兴社中坚钧亲师的雄文《南越如何消灭南下汉军》。”
他展开竹简,高声诵读起来:“汉军千里南下,兵分五路,图个声势煊赫,其实是犯了兵家大忌。有所守有所不守,集中兵力歼其一路其他自然全线溃退。其实,在中原暗流涌动的时候,关键时刻决定历史的往往就那么几个人。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匈奴干涉,匈奴大举南下,逼迫汉朝分兵,主力回师。匈奴联合东胡只要威慑,不要大打,让汉军疲于奔命。”
“而南越水师会同东海外越,十万楼船开到长江口,巡游东海、渤海,随时威胁青州、徐州。陆上发动民夫毁掉灵渠,汉军怎么过五岭呢?岭北长沙国地势平坦,在南越奇兵密集骚扰下面,各种物资就是靶子,没了这些物资。汉军过了长江,如何面对饥饿和敌人?勉强过江的残部,如何维持补给?总不能吃草吧。而且,在夜郎方向,南越大军也可以有所作为,只要夜郎愿意输诚,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进攻蜀地,进而威胁长安。”
“汉军不敢过江,部队也不敢调走,因为还要沿江也随时防备越军反攻,沿海要随时防备两栖登陆。只要控制住制江权,汉军就不可能在南岸长期立足,东南半壁易主。所以,南越不必担心会暴露于对方武力之下。长期战争,汉朝廷北有匈奴,南有大越,丧失了巴蜀的材官,江南的楼船,车骑又不如匈奴,盐铁税收也远远不如南方,不知道刘彻如何支撑?”
“那个,还真以为匈奴单于是南越王的亲儿子。”
“我听说钧亲师此人被再兴社号称天帝,全称叫做天帝钧亲师,真是厉害。”
“很好,很强大。”毕炜如此评价。
他实在受不了了,冲出内堂,来到抄手游廊上狠狠地吐出一口闷气。
“这个时代的天位强者为什么如此之多啊!天呐,这些人很是令人高山仰止啊。”他发现在这种天位强者面前,小小的穿越者其实什么也不是,如此哀叹道。
“你是新来的?”

毕炜转过身子,才发现原来是那个铁嘴宣和公。
“是的,我头一次来,没有想到啊没有想到。”
宣和公向内室指了指,笑道:“这座天涯居,就是以此出名的。我来讲书,说完一章,必定要出来呆上一段时间,好让他们吵去,吵累了我再进去说书。”
“天涯居么?”这不禁令他想到未来世界的一个知名论坛来,天涯居,天涯,天涯上的脑残和国粉,都是出了名的啊。
“老先生既然知道这里的习气,那为什么还要来此说书?莫非他们出价很高么?”
“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大有来头,都不是我一个老头子可以得罪的。”
“这倒也是。我刚从海西回来,不知道交址有如此,如此的才俊。听他们说,还有什么南越再兴史学社,不知这又是什么样的才俊?”
“你就是那个大秦使者,哎呀,幸会幸会,老夫对于海外传闻也是很有兴趣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好详谈?”
“会有机会的。”
“这个南越再兴史学社,你刚才听到了他们的评价吧?”
“他们说得很不堪。”
“虽然老夫觉得这些小子很多事情都有问题,但是他们关于南越再兴史学社的评价,却是十分中肯的。你去问问交址城的其他人,就知道他们说得更不堪。”
“他们都说维护史实有伯玉。”
“嘿嘿,维护史实有伯玉,你有没有听说过‘爱民如子黄良宇’这句话?”
“听说过,在日南的酒馆里面,就听到有人如此说。到了交址,驿馆里面的人也经常说到这句话。”
“那么你知道黄良宇此人的不凡之处了?”
“这个。”毕炜听人说起过,这位黄良宇是五十年前的苍梧太守,名谦字良宇,乃是一个有名的大贪官,对待百姓也是十分的残暴。据说他在任荆州新野县令的时候,曾经在一天之内斩杀了一百二十个罪不至死的犯人。百姓知道是他做县令,便无人喊冤告状。因为此人审理案件的第一步骤就是将原告被告双方都打个半死,然后问案。外地来的盗贼听闻落在他手里,只求速死。
黄谦奇怪:“我还没有问案,你怎么就求死?”
贼人答道:“落在老爷手里,绝无生理,何必再死之前再受诸多酷刑?小的只求速死,来个痛快的。”
黄谦在苍梧太守任上,刮地三尺,许多人家因此全家只有一件衣服。遇到天灾,邻郡调拨过来的粮食布匹等救济物资统统被他送到自家仓库,没有一粒米一尺布到达灾民手里。如此贪暴,权势又十分煊赫,只手遮天。百姓敢怒不敢言,人送称呼“爱民如子黄良宇”。
“这个‘维护史实有伯玉’和‘爱民如子黄良宇’是一回事。”
“原来如此。竟然如此可恶阿。”
两人聊了一会,宣和公突然道:“时间差不多了,里面也因该吵完了,我们进去吧。”
毕炜随宣和公进入内堂,果然发现里面的人都吵累了,喝水的在喝水,吃东西的在吃东西。见到宣和公进来,都道:“宣和先生,再讲一段大树将军的故事吧。”
宣和公又开始讲大树将军,这位大树将军就是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冯异,此公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毕炜仔细听去,发现宣和公所述和正史相去不远,只不过多了一些正史里面没有的掌故和秘闻。
“这个时代的说书人,还没有学会满嘴跑火车啊,要是罗贯中来讲,那可就真是‘维护史实有伯玉’了。”
宣和公一段讲完,大家都饿了,张伟于是命令仆役点燃早已准备好的大烛,将菜肴流水一般端了上来。
“诸位,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秦国回来的毕炜。”张伟如此正式介绍毕炜。
这些人都是听说过毕炜这个冒牌罗马使者的,顿时打得火热。因此晚宴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吃过晚宴后,众人都道:
“胖子,今晚就到这里,叫些女奴来,晚上我们都睡在这里算了。”
“对阿,明天继续玩儿。”
宣和公向毕炜招招手,毕炜走过去,听到他说:“小朋友,愿不愿意和我到院子里面走走。”
“当然愿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