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九里屯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使回徐州,入城见陶谦,呈上书礼,言曹操已退兵往救兖州。陶谦大喜,差人往城外请孔融、邴原、关羽、赵云等赴城大会。席间陶谦请司马萧上座,拱手对众人曰:“老夫年迈,二子无才,不堪国家重任。司马公才高智广,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司马萧惊曰:“萧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占据,天下皆以萧为不义之人矣。况玄德公帝室之胄,当割据寰宇,萧何敢僭越。”管亥曰:“陶使君好意相让,主公何必苦苦推辞?”司马萧以目视邴原,却见邴原在旁微笑不语。
陶谦又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亦推辞不受。陶谦大哭曰:“二公若舍吾而去,吾将死不瞑目矣。”麋竺谏曰:“既然二公高义,皆不肯受,此间近处有二邑,一名下坯,一名小沛,皆可屯军。就请司马公引军屯下坯,玄德公引军屯小沛,互为犄角,以保徐州,若何?”
众人皆劝,刘备从之;司马萧却说:“非萧不肯为陶使君出力,实是萧身有要事,不可久留。闻徐州九里山古之战场,高祖曾与项王数战于此,萧愿于该处暂屯军马,但操练纯熟,即拜辞陶使君去矣。未知陶使君肯暂借此地否?”
陶谦惊曰:“九里山虽古之战场,却地处荒僻,遍无人烟;下坯地势广博,物厚民丰,并有城郭。不如还请司马公屯兵下坯,他日若要走时,老夫必不阻拦。”
司马萧曰:“萧欲往九里山,一为屯兵,也为见识古战场之气势风貌,陶使君勿虑。”饮宴完毕,司马萧知赵云枪法高超,暗向赵云请教枪法,赵云授之。
次日,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刘备、司马萧持手挥泪而别。孔融亦告辞返回北海;刘备引关羽、张飞往小沛驻扎;司马萧自带大军向徐州西南九里山进发。
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
水浒传中的这首山谣司马萧始终记得。他这次要去九里山屯兵,就是为“旧刀枪”而去的。虽然司马萧知道诗句里夸张的成分居多,但他觉得此时离楚汉战争不是十分遥远,九里山在当时又特别偏僻,荒无人烟。如果后世能拣到一两把“旧刀枪”的话,那自己现在去总可以拣到几百把才对吧。
到达九里山下时,司马萧才知道自己估计错误。这里简直可以说遍地枪,剑,只可惜均已锈蚀,无法使用。不过这点司马萧早就想到了,毕竟隔了四百年之久,不锈蚀那才怪呢。
除了各种军器外,还有大量的尸骨让司马萧想象当时战斗的残酷激烈,刘邦和项羽双方连战场都顾不得打扫。
幸好他们顾不上打扫战场,才给司马萧留下了大量的资源。司马萧命令管亥、邴原带领士卒掩埋尸骨,并找胡栓、张力二人来查看残留军器。
这里的尸骨不计其数,即使七千多的兵士一起动手,也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全部掩埋完毕。胡栓、张力二人粗略的检查了下这些秦末的遗物后回报说:“这里军器全是上好镔铁打造,虽已锈蚀不堪,但若化开重铸,定得优良装备。”

司马萧大喜,心说这都是四百多年前的军器,不锈蚀才怪呢。就在兵卒中挑选五百名看起来精明能干的,交与胡栓、张力。命二人带领,打造兵器。又遣人持书往荆州招马谡前来。并教邴原、管亥训练兵士。
次日,胡栓拿着一把刚打好的铁剑来见司马萧。司马萧见那剑长约三尺,精光闪闪,寒气迫人,果然品质十分优良,心中暗喜幸亏当日没有赶走胡栓、张力二人。猛然想到当时步卒作用军器几乎全是长剑。剑难铸而易折,更难习练,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战斗;而当时的刀大多是斩首用的鬼头刀,或者是环柄刀,厚沉笨重,不易使用。便突发奇想,在地上粗略画出在现代见到过的马刀的样子,问胡栓可能打造出来。胡栓围着地上的图左转右转,看了半晌方说:“小人家中世代为铁匠,从没见过这种军器,容小人回去思之。”说毕拜退。胡栓刚走出大帐,忽然又折返,对司马萧行礼道:“适才小人只顾思索主公所画之军器,忘却一桩大事。未知主公用何兵器,小人回去造之。”
司马萧暗暗佩服胡栓心细,自己都没考虑到此事,答曰:“枪。”
二日后,胡栓、张力抬着一柄铁枪同来,见司马萧,半跪将枪捧上道:“吾二人拣军器中质地最佳者熔炼打成此枪,请主公一观,尚满意否?”
司马萧拿起铁枪,见此枪长约三米,入手沉重,足有五、六十斤。心想这一年来自己虽然天天习练五禽戏中的熊戏,力量增加不少,能勉强舞动,但时间久了肯定吃不消;而且自己的那套枪法是由太极拳理论中演变而来,讲究借力打力,用这么重的枪肯定不适合。就对二人说道:“这枪虽好,可惜太重太长了,不合我心。不知是否能再轻些短些?”
胡栓、张力嗫嚅道:“短倒可以,然此枪以反复压折之法打成,若是再轻,恐不坚实。”司马萧喃喃自语曰:“这枪杆若是空心的就好了。”
胡栓、张力听得一愣,问道:“请教主公,‘空心’为何意?”
司马萧也一愣,考虑了一下说道:“就好像竹子那样吧。”
二人皱着眉头思索良久,忽然“啊!”的大叫一声,把司马萧吓了一跳。二人见司马萧
色变,吓得跪倒在地说道:“主公恕罪,主公恕罪。”
司马萧微微一笑,扶起二人道:“无防,吾非嗜杀之人,汝等不必如此。适才不过被汝二人惊骇一下耳。”
二人苦忍笑意,拜道:“主公之意,吾二人已明。未知主公想要多长?”
司马萧想到以前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说枪之类的长兵器以比使用者高出一头为最佳,自己身高一米八左右,那枪就是两米为最好,两米就是六尺。于是道:“六尺左右即可。”
二人惊问:“六尺岂不嫌短?”
司马萧突然想到当时的计量单位和二十一世纪不一样,搔了搔头,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高度说:“那就大约这么长吧。”
二人看毕,曰:“今即回去打造。待完工后,再来与主公过目。”言必退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