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袁术称帝(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基自从在红袖琴社见过薛宝钗后,就往琴社去的较频繁,没有“红颜之贴”,借口咱还不会找?千奇百怪的借口让红颜们无不兴趣盎然,红颜之贴此后再没到刘基手中,借口成了刘基的通行证
刘基到红袖琴社,也不拈花惹草,只论音律诗赋,就是对薛宝钗,也是彬彬有礼,不说暧昧话语,不做唐突之事。每逢琴社邀请的文人、雅士在场,刘基就不多言,只旁听,偶有话语,也无不精妙绝伦。刘基此后更是无需任何借口,就能进入红袖琴社,俨然其编外成员。此乃丹阳第一人,也是唯一之人,“小人”的好处在此尽现,就是刘家焉、周瑜也无此待遇。
来得多了,红颜们不能总在单间或二楼待着吧?刘基这编外成员让琴社红颜们多了件饰品,面纱。此后,来造访的文人、雅士也就有机会欣赏到红颜们的身姿,毕竟琴社一楼才十间单间,红颜们可不只有十人。此皆托刘基之“福”。
这天,刘基观看薛宝钗和小乔下棋,十七路围棋。红颜们知道刘基不喜围棋,只喜旁观薛宝钗下棋,且只看不多言,皆忽视其存在,自行探讨。刘基看着两人漏招有不少,破绽百出,照常不言语。美女博弈,盘中厮杀,欣赏即可,多言煞风景。
其实在前世,刘基十四岁时就受其数学老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围棋。当时,数学老师的儿子和刘基一个班,还是同座。在其父成立课外围棋班时,鼓动刘基参加,其后就在围棋领域多次蹂躏刘基。同座学习稍逊刘基,不服气,刘基为此订《围棋天地》杂志十年,并购众多《棋谱》钻研,终让该同学二子还能杀得他丢盔卸甲,且在高中时代还获得过“区青少年围棋比赛”冠军。在大二时,刘基以业余二段资格参加“滨江业余围棋定段赛”获得业余三段证书。此后,刘基再没参加任何比赛,只当业余爱好,就是偶尔自我评估棋力,业四强、弱五。
刘基前世的围棋爱好曾耗费其大量精力,特别是高考时,刘基年小任性,自认学习不错还在钻研围棋,以至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虽也是重点大学本科,但远离了梦中的清华、北大。为此,刘基也曾有过悔意,但风过就了。
今生,刘基生处动荡年月,精力必须用在刀刃上,也就没在围棋上下功夫。除了袭人、晴雯知道刘基会围棋,偶尔自娱自乐摆摆前世“定式”,其他人皆不知道刘基懂围棋。
这时期,围棋是十七路,比前世少了两路。这样,围棋变化少,重在中盘搏杀,讲究算路精细,不重视布局。而刘基恰恰优势在布局,大局观好,行棋堂正,算路是其弱项。就是弱项,刘基身边众多喜棋之人,也无能和刘基博弈者,加之更有他事分精力,于是罢棋。
爱好就是爱好,没有“爱”如何“好”?《丹阳新政》后,江东百姓安居乐业,报纸、杂志更是推动丹阳文化呈多元化发展,江东如今围棋之风兴盛。特别是薛宝钗也喜欢下围棋,刘基爱棋之心重又回来,只是还不想下棋,观美女下棋更有趣。
那里是有眼杀瞎,还下?对方有妙手做一眼……都没看出妙手,双方拼气……这里有手段使对方成“刀把五”,眼再大也是死棋……这里逆收最大,官子应有十目以上价值,下得不错……刘基心里在默默点评着薛宝钗的棋艺,满打满算,薛宝钗应有业余初段强,没到业二,小乔水平也差不多。刘基估计让她俩四子,也应该挡不住自己。

棋下完了,薛宝钗和小乔开始复盘,查找错误。这习惯很好,刘基仍在旁边观看,主要是想听薛宝钗说棋的声音。薛宝钗看见刘基没离开,知其志不在棋。下棋专心还不觉,现在……薛宝钗说话声音逐渐细小,小脸开始发烫。刘基对她人下棋一般是不怎么关心的,此时见薛宝钗声音如蚊吟,知其含羞,逐告辞离去。
如今是建安二年(197年),刘基知道史记,袁术将在此年称帝。可孙策“借兵”并没听说有玉玺抵押在袁术处,寿春情报人员却传来消息,袁术手上有“传国玉玺”,这是怎么回事?刘基没弄明白。但刘基知道,袁术手上只要有玉玺,定会称帝的,这是他性格决定的,只是会不会在今年不能确定。
史上,袁术得玉玺有诸多说法。一说为孙坚所得,被袁术使手段夺取;二是袁绍所得,被袁术使手段夺取。这两种说法是最主流的。历史为后人所记,是否有偏差?刘基对这两种说法皆有疑惑。
如是袁术从孙坚处抢得,两人还会是铁杆盟友?至于说是在孙策处所得也不可信。孙坚如将玉玺遗留给孙策,孙策只能让这消息烂死在自己肚里。消息走漏,孙坚“忠勇”之名必将受损,而孙坚的“忠勇”名声可是孙策前期的支撑,是凝聚孙坚旧部、招揽四方豪杰的砝码,孙策怎会干此自毁长城的事情。
如是袁术抢袁绍所得,更不可能。不说两人势力大小和此前行为,袁术只可能被袁绍所抢。就算是袁绍被抢,玉玺是大事,被抢后,能不报告朝廷?不知会曹操?袁绍和曹操此时可是蜜月期。此段时间,曹操曾四面楚歌,兵、粮、地盘皆无,是袁绍真金白银资助曹操发展,甚至还直接资助兵马帮曹操打地盘,曹操方在兖州有一立足之地。正是如此,袁绍才放心南方防御,肆无忌惮攻打公孙瓒。
刘基不明白,曹操怎会在袁术称帝前,一点未知玉玺的风声?是袁绍被抢没面子,所以未说?还是曹操战略部署需要,听闻装糊涂?还是,此玉玺真是袁术得至孙策手中?……刘基疑惑归疑惑,但玉玺此时在袁术手中却是肯定的,情报确凿。
史记,袁术称帝前,畏惧曹操声威,曾有诸多表现试探曹操,见其无反应,方才称帝。建安二年的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可不是演义中“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野心昭然若揭。曹操此时只想做霍去病,大汉征西将军,是不会容忍“国有二主”行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当时袁绍谋士提出的口号,袁绍犹豫而没干成。
此时,袁术得玉玺也如史记般,没有直接称帝。而是大造宫殿、选纳嫔妃,吃、穿、用、行等皆按天子规格执行,以此试探各路诸侯反应,特别是曹操反应。曹操打败吕布,坐拥二州,手上还有汉朝皇帝,这是袁术忌讳的。至于刘繇、刘表等其他相邻诸侯,袁术没怎么担心。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