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会议(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月23日,阳光大酒店会议厅,服务小姐细心地摆好了茶水与纸巾,在门外,两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好经过,一名英文流利的翻译对他们说:“琼斯先生,班内特先生,会议将在半小时后开始。请稍后。”
琼斯•纳尼,美国人,波音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现年58岁。
苏宁•班内特,英国人,美西部航空市场调研部主管,现年41岁。
“我很奇怪。”琼斯与班内特在会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后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的论证会议不是在中国国务院举行,而要在这里。”
班内特叼着一支古马雪茄,掸掸烟灰:“你应该看到中国人的进步,他们不再重形式,改变会议地点,还要请来这么多明显要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说明他们开始接纳不同的声音,不再像从前那样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了。”
琼斯道:“我应该请国内那些顽固派来中国走走,让他们知道,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大清王朝。”
班内特笑道:“不必担心,这次组委会的神通广大他们也见到了,这么多业内大人物会集一堂,这可是从前难得一见的盛况,只是中国人的心情未免也太急切了一点,现在上马干线大飞机工程,不管请谁来,只怕都不能听到赞成的声音,就算他们国内的专家也一样。”
“所以我才奇怪,早在06年时,那时的论证结果,中国与欧洲的论证专家结论惊人地相似,都说至少2020年,中国的大飞机才有望起飞,为什么他们还要就一个这么明显的结果来进论证呢?”
“会不会是去年开始运营的ARJ飞机让他们信心膨胀?”
琼斯摇头:“ARJ只是100座机的支线飞机,连中国一航的科委主任也都表示,在最顺利的情况下,2020年也只能使工程上马,我想中国人不至于自打嘴巴。”
“那么,也许是詹姆斯的话刺激了他们?”
詹姆斯•迈克纳尼,波音公司现任首席执行总裁,08年在欧洲访问时曾放言,中国一旦介入航空制造业,世界将形成美、欧、中三足鼎立的局面,依旧认为航空业只有波音与空客在竞争的想法是不清醒的。
琼斯大笑:“中国人再笨也该听得出来那只是恭维而已,如果他们真照詹姆斯说的去做,只怕还是会像当年与麦道合作一样大跌跟头,现在中国人已经很谨慎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信,只怕在2003年时大飞机就已经开始造了。”
“我不赞成谨慎这个说法。”班内特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当年工程不能进行,完全是中国的体制弊病,这一点是业内少有的共识,中国向来是军民机两者混线生产,用一个靠国家买单的生产线去生产民用机,而不考虑市场因素,政企责权不明,企业不能成为市场主体的研制体制,如果这样也能造出有竞争力的民用机,简直就像要男人生孩子一样。”
两人大笑,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两位在谈哪个男人?居然可以生孩子?”
来的是徐昌明,他身后走来一大群人,中国人外国人都有。琼斯与班内特起身,两人有点尴尬,担心自己背后议论别人被听到一样,但徐昌明装作不知:“来吧,两位请进,我们该入场了。”

与会参与论证以及旁边者加起来共有四十多人,都是至少四十岁以上的资深业内人士,当殷翔与付凯笛走进来时,不少人还以为殷翔是付凯笛的秘书,但很快听到付凯笛与组委会会长握手时说:“我是以投资顾问的身份在殷翔先生的邀请下前来旁听的。”
然后所有人见到殷翔大喇喇地坐在了琼斯的身边,而付凯笛这位商界风云人物只是呆在旁听席上。一些人纷纷低声询问旁边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是谁?一些知道殷翔是代表俞越海出席的人也心头暗暗发笑,俞越海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样的论调外国人倒是没有,只在中国惯于论资排辈的习惯里显得很突出。而殷翔在众人各样怪异的目光中始终眼光直视,不卑不亢。
“我们非常欢迎。”国防工科委新闻发言人金壮龙先生向付凯笛的到来表示:“从前在论证体制改革时,谈到关于吸取民间资金与地方资金的时候,我就想到在融资界神通广大的付凯笛先生,这次亲临会场,我真是求之不得。”付凯笛微笑表示谦逊。
这是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可能决定中国民航制造业命运的会议,与一般老百姓的理解不太一样,其实很多重要决定并非是在中南海国务院作出,像当年给邓小平同志的一封关于涉及国家战略的“大飞机俱乐部第四位成员”的信,就是由业内四位资深人士在一家咖啡馆写成,之后国务院批复了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关于干线飞机研制项目建议书的报告》,可惜的是,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可行性报告始终没拿出来,计划也导致流产。
所以不少到会的专家都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航空体制的毛病可谓世人共知,这样的条件下,会不会就算拿出个方案,最后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呢?有些外国专家更是一开始就不屑一顾,只是冲着组委会的面子,这才来这看看热闹。
随即会议开始,会议主持人金壮龙宣读了与会人员名单和本次会议的项目主题,然后表示,本次会议贯彻延迟批评原则,任何意见都将记录在案,首先由各方代表发言,然后有一小时的自由讨论,最后实施“卡片式头脑风暴法”,由每位与会人员在卡片记录意见递交给下一位,由下一位对上一位的意见作出论证和新结论,再交下一位,以此类推,最大限度地得到更多的论证结果。
非常巧,第一个发言的正是徐昌明,他虽然退休且接受了俞越海的聘书,但还是代表航天军工事业单位发表意见。
“我刚才进来时,听到琼斯先生和班内特先生的话,说中国造大飞机就像男人生孩子。”琼斯与班内特尴尬低头,但徐昌明道:“两位不必不好意思,其实两位的意见正是我想说的,只是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我还要感谢两位借了我一个这么好的比喻。”琼斯与班内特这才抬起头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