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原来如此(求票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日落月升。伴随着优扬的宫廷仙乐和飘逸的舞蹈,白民国王领着王景仁和李良,在其他大臣的簇拥下走进了专门举办宴会的精食殿。
只见这殿内装饰陈设精致异常,座椅板凳,筷犊器皿,无不是雕着细小的云纹。大殿的走廊,全都铺着红色的地毯,显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与刚才举行辩论会的那里相比,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国王和赵夫子等人招呼二人坐在了国王下首的上座,各位大臣面带微笑的不断向二人敬酒,整个宴会气氛十分和美。
国王笑着对二人说道:“两位上人对这酒和菜肴是否满意?”
王景仁笑道:“这宴席的菜肴均精致味美,酒也是传世佳酿。我二人十分满意。”
国王高兴的笑着:“我国国人住行虽讲究简朴,但在饮食上却讲究精致。孔子有言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的东西是一定要讲究的。”
王景仁点了点,心想怪不得这殿叫精食殿,又装修得比议事的正殿还好了。他向国王拱了拱手,说道:“大王深得儒家之道,治国安民,饮食起居无不定鄙人佩服。”
国王开心的大笑了起来。这时,对面的楚夫子站了起来,对国王说道:“大王,二位上人只指点了赵夫子,却没有指点鄙人,鄙人不忍放弃这接受天朝上人指点的好机会,请大王准许在下请教二位一些问题。”
那国王呵呵一笑,说道:“好啊,楚夫子真乃勤奋好学啊。孤也想听听二位的高见。”
王景仁和李良听得大感糟糕,终于要到出丑的时候了。李良心里咒骂道,这楚夫子真是一根筋,吃个饭还念念不忘儒学。
楚夫子得了国王的准许,转过身来,对王景仁和李良问道:“敢问二位上人,我常思荀子所言:‘今入之性,饥而谷泡,寒而谷瑗,劳而谷体,此入之鲭性也’,因而人之性非善也,实乃是恶也。’觉得此话很有道理。但细想起来,如此一说,人不就是禽兽了吗?因而常百思不得其解,夜不能寐,还请二位指点一二。”
王景仁听闻大感头疼。自己都听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里还有什么高见。他刚才已频频喝了几杯大臣们敬的酒,有些微醺。借着酒兴,心想着一直这样下去,早晚要露出破绽,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自己儒学尚浅算了。于是,他起身拱手,对楚夫子说道:“鄙人儒学实在有限,说实话,鄙人只看过四书五经等普通儒家经义,荀况的书也只看过《荀子》,因而对夫子说言的荀子的这句话,是从未听闻的。”
楚夫子听闻大感不解,立刻说道:“上人何以这么说,这句话就是出自《荀子》之中啊!”
王景仁大惊,自己《荀子》也好歹看过几遍,哪曾读过这句话。于是说道:“不知为何,我在中国时也读过《荀子》,书中真的没有这句话。”
“啊?”众人大惊,赵膺也奇道:“这么会如此?此话确实是出自《荀子》啊!”
王景仁心中大为不解,难道是自己记错了,看书不仔细?应该不会,这等令楚夫子夜不能寐的话,应该是荀子的名言,自己又如何会不知道。难道……
王景仁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说道:“难道先生说言的是‘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赵膺大惊,说道:“难道上国是这样说的?”
王景仁点头道:“是的,实不相瞒。我刚才听二位辩论所引的经义,都觉得十分熟悉,但又似从未听过一般。”
赵膺惊道:“那‘恻急之心,仁之端也;羞思之心,义之端也;辞上之心,礼之端也;是诽之心,智之端也。入之有足四端也,犹具有四本也。’贵国是如何说的?”
王景仁想了一会,说道:“应该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赵膺大感震惊,问道:“那‘切吾切,以反人之切’怎么说?”
王景仁说道:“应该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赵膺大叹一声:“哎呀。”呆坐一地。众人大惊,连忙扶起了他。国王关切的问道:“赵夫子何以如此大的反应?”
赵膺哭丧着脸说道:“大王,我读这儒家经义之时,就常常觉得有些词语深奥无比,不能解其意,只好靠着自己的记忆和对照前后文略微理解一二。现在经天朝上人指点,才知道原来读的那些都是错的啊!”
赵膺这一言既出,大殿之上的白民国人无不惊愕。原来这平时自己国家引以为傲的儒学,竟然是错字百出的错学,还居然被代代相传,以为是天朝正朔。刚才赵膺问的那几句话,无不是平时都被大家认为是深奥难懂的。现在经王景仁一说,原来竟是这么简单的意思。白民国的人顿时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王景仁和李良也是大为惊奇,心想这白民国居然拿着白字连篇的经义推崇了上千年。真不愧叫白民国啊,真是一群白字先生。
过了许久,白民国的人才回过神来。国王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应当速速改之,好在有两人天朝上人在此。二位的事我也听赵夫子说了,我派五十位精兵和你们一齐,在藏书楼寻找《通径图志》,而我国原版的四书五经,儒家典籍均在藏书楼里,你们若有时间,就帮我国修撰一下书上错误的地方。二位意下如何?”
两人想到既然国王派了人来帮自己找,大力支持两人回国,帮他们修撰下典籍也是应该的。于是当即答应了下来。
众人经过此事,再也没心情喝酒了,大殿内的气氛沉寂了下了。宴会因而早早的散场了。
国王把王景仁和李良亲自带到了藏书楼,又叫了五十个士兵来,随时听候王景仁等人的调遣。二人随着国王进入了楼中。只见这楼非常高大,四周尽是圆形的书架,围绕墙边堆了整整一圈。书架之前,有圆形的楼梯可供人攀爬取书。每个书架之上,均放置了上千本各种图书。王景仁随手抽取了一本,居然是在中国都已失传了的诗经韩诗,心里不由赞叹这藏书楼的藏书何止十万八千册,怪不得国王要派五十个士兵给自己调遣了。在这浩如烟海的书中寻找《通径图志》,无异于大海捞针。
现在又有免费逐浪币拿啦!,每天10000免费逐浪币等你拿!参加联盟扶持活动更有100-1500逐浪币大礼!泡面三国充值50元就可以申请黄金激活码,大家还可以找熟悉的作者大大要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