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奸臣亦有烦心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左丞、枢密使童贯的府邸门前如今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自从太师蔡京病故、殿帅高俅坠马身亡之后,太尉杨戬也因年老体弱经常告病,四大权臣已经一片凋零。大宋朝堂之上基本已是另外一幅景象:新提拔的(首相)尚书左仆射余深久在地方,京师中势力不强,根基不稳,故而并不经常乾纲独断;尚书右仆射赵挺之因自身有京党嫌疑,所以也出言谨慎,采用的是明哲保身的作法;兼着户部尚书的尚书右丞宿元景按资历本是可与童贯一决高下的,奈何他是清流一派的出身,虽然会经常为国是与童贯争一个是非曲直,但结党营私却不是擅长,势力大不如童贯几十年的积淀,所以一时间朝中实际上的军政大权都被童贯自己独揽。官员中多半是趋炎附势之徒,见此局势,京城以及各地的文武官员纷纷到童贯府上走动,人来的多了,连童府大门的紫铜门槛也被磨得锃亮。
童贯已经接到皇帝要他明日进宫面奏军情的消息,此刻他让两个干儿子(宦官出身的他却不缺少膝前投效的小人)代替自己去接待那些不远千里赶来送礼的官员,自己静坐在书房中对着地图沉思。
作为本朝宦官出仕的第一人,他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四十八岁的时候,他以监军的身份远赴西北,独断专行地策动了对西夏的一战,击溃了当时西夏王亲自统率的大军,从而收复了丢失数十年的河西走廊的大部。这是大宋立国以来对西夏作战的空前胜利,以天波杨府的老少精英和名相范仲淹那样的强势人物都铩羽而归的地方却成就了一个太监的英名。自此以后,童贯名声鹊起,那样原本对他嗤之以鼻的清流大臣们不得不承认——童贯虽然是不为人齿的太监出身,但却是数十年来少有的军事天才。很快,一直以善识人才自诩的徽宗将自己的前太监总管提拔到枢密使的位子上,成为掌管全**事大权的正二品重臣,如今更是位极人臣,一言九鼎。
常人眼中,今天的童贯应该是功成名就,富贵满堂了,其实此刻童贯心中并没有多少位极人臣的快乐,毕竟这个位子并不像以前的太师蔡京那样可以逍遥自在,也不能像前殿帅府太尉高俅那样恣意妄为。最起码,他还知道自己的肩上担负着国家危亡的重任。毕竟也算是过了一段刀口舔血的军旅生涯,虽然他骄横跋扈、贪赃枉法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但与其他一个心思只知道贪赃枉法的高官相比,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
皇上要知道的是什么呢?他在想。近期大辽、西夏相对平静,南边的吐蕃、大理也没有什么新的动静,这样看,皇上也许要问的是国内。要是放在一年前,皇上最忧心的无非是国内四大贼寇,毕竟他们折腾出来的动静太大了。不过这一年来,梁山的宋江已经受了招安,局势似乎一下子发生了转机。要说大事,除了一个月之前,湖广经略副使上官青云在宋江的协助下一举剿灭了巨寇王庆这件让朝野额手相庆的事情之外,国内也没有值得关注的事情啊?自立大越国的方腊依旧在江东杭州搞他的国都建设,山西田虎据说很安静地等着过冬。除此之外,四川虽然局势有些不稳,蜀人闹着要减税减负,但还不至于很快就激起民变,毕竟闹事的多半是一些商贾和落第秀才而已。福建一带最近有消息说不断有人在造大船,但听说也是商人为了出海远航贸易,并非要惹事生非。倒是这段时间东面的倭寇出人意料地平静,难道是在策划什么阴谋?

想了半天,童贯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思路最后又回到宋江身上。按照童贯的看法,这个宋江绝非等闲之辈,且不说他在梁山的时候屡次挫败自己派去征剿的官军,也不说受降之后首次出手就干净利索的消灭了让他头疼了很长时间的王庆,单说历年来被他收服的官军将领就多达十几人,而且这些人都是从全国的军队中选拔出来的骁勇悍将,就是对于自己这个堂堂从一品枢密使的命令,他们有时都敢置若罔闻,为何能放弃在朝廷中的高官厚禄,俯首听耳地为宋江卖命?这本身就是一个很说明问题的情况。
作为一个曾经亲自领兵打仗的统帅,童贯很清楚,一个人能否成气候不但在于它有什么样的背景和实力,更在于他的身边有什么样的人来辅佐。这次鄂西消灭王庆,按照传来的奏报讲主要是上官青云的功劳,称他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又能够身先士卒,所以官军才能克敌制胜。这些话可以用来哄哄皇上,可是绝对骗不了他童贯,如果上官青云这么能干,在王庆叛军兵困襄阳的三四个月里他干什么去了?
上官青云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能力平庸,是积军功一步一步才上到现在这个位置,如果不是有宋江的人马,怕他现在早就被王庆消灭了。在朝廷几大势力中,上官青云一直属于中间派,没有明显的倒向哪一方,所以大家都用它来平衡和中和相互的力量,不过现在蔡京和高俅已经灰飞烟灭,所以前几天上官青云奉旨进京面圣的时候自己稍加拉拢,他就已经表示愿意效忠自己。这也难怪,原来几大势力相互抗衡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在军中只有自己一枝独秀,上官不投靠自己投靠谁?
倒是那个宋江不好办。论打仗,这个山贼的确实有一套的,关键是自己没有办法来拉拢他。倒不是自己以前与梁山有多少梁子,主要是这个人有些软硬不吃。在招安的时候,他就曾派人去试探过,结果宋江的回复是绝对效忠国家,只要是对国家百姓有利的命令,不管是谁下的,他都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命令出自于自己的政敌之手,他也一样会执行。这算什么态度嘛!这次消灭王庆肯定主要是宋江干的,虽然在上奏之中将宋江的功劳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但童贯在廷议封赏的时候还是动了些手脚,把宋江的人马(威盛军)从山东禁军队的序列中拉出来,彻底独立成为京师禁军之一,待遇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又给了宋江正四品的官职。这些可是其他的大臣说想不到也做不了的,宋江难道还体会不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如果他真的不知好歹,那下一步面对的将是什么,相信这个山贼不会不清楚的。反正不管怎么说,自己是不允许在军界有新的强大的势力游离于自己的控制之外的。
童贯走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始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瑞雪兆丰年,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这场雪是不是预示着明年是一个好光景呢?从窗外涌入的寒冷的空气让他的头脑一下子从刚才的思绪中清醒过来,很快他想出一个自以为是收服宋江的好办法。
饶是一向对徽宗还算忠心的童贯自以为事先做足了功课,第二天面圣时讨论的主要议题还是让他大吃了一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