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宋公明重回军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道上,神机军师朱武正与跟随后营南下要去找宋江的小旋风柴进一道指点着沿途的风景,忽听小校报告说后面大路上尘土飞扬,似有骑兵追赶过来。柴进立刻把手放在刀柄上,转头看着身为主将的朱武。朱武却摇了摇头:“谁会在杭州左近的官道上,大白天来劫持人多势众的官军粮队?没可能嘛!这附近应该早就没有方腊的大股人马了,先别急,待我去看看。”
柴进想与他一起到后队,朱武一摆手:“若是真有人劫粮,就应该不止后面一路才对。大官人就盯着中队,前面有杨春和侯健,假如有何不妥,你就马上招呼他们帮忙。”辎重营虽只有五千来人,可车多马多队伍老长,朱武紧赶了一阵才跑到后面。在最后面负责的是主管火器作坊的金钱豹子汤隆和混世魔王樊瑞,两人正一边盯着那越来越近的烟尘,一边大声争论着:等贼人上来是用手雷炸,还是用新改良过的火枪轰!
听两人在这个时节还在瞎扯,朱武把脸一板:“都什么时候了还浑闹!可曾搞清楚是哪里的人马?”实际上他心里也与两位兄弟一样,并不将来人放在心上。
汤隆辩解道:“来人人数不过即使如,又不打旗号,怎知是谁?”眼见那队人马离着不过半里地远,忽然放慢了速度。只一名精骑继续飞速赶上来,明显不带恶意。待那人奔到几位头领面前抱拳拱手:“小人奉宋江大人军令,请朱武将军过去讲话。”几人都已认出果真是宋江贴身的近卫亲兵,一听他说是宋江从购买赶上来,众人一阵惊喜:好久没有见到宋公明哥哥了!
将近一个月没有见众兄弟,尤其是辎重营的弟兄,宋江也觉得很亲切。最让他吃惊地是在这里见到了小旋风柴进。两人寒暄之后,宋江便问:“柴贤弟此来必是有要紧的事吧?”柴进的话却留了半截:“小弟在西北深为民主集中制所困扰,故而远赴江南来寻兄长解惑。此间聒噪,待晚间再与兄长细说。”宋江心中憋了个闷葫芦,骑在马上一路琢磨:柴进说的民主集中制是个什么东西?
人逢喜事精神爽,众军兵见宋江又回到他们身边,个个精神抖擞,催动车马加紧南行,太阳还没落山便遇到了在绍兴城外迎候的镇三山黄信。
黄信是吴用离开绍兴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梁山大排行的时候把他排在地煞星之列,黄信起先还多少有些意见,后来一方面有师傅秦明的开导,一方面山寨众人从没有因此就小视了他,宋江、吴用更是屡次派他担任重要的任务,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也很公平,与许多天罡星一样举荐黄信升任了正五品的军指挥使官。黄信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尊严,对这个团结而单纯,又百战百胜的集体愈发的割舍不开了。
此番虽然吴军师没有派他去昱岭关挑战强敌,黄信也还是很痛快地领受了接应辎重营的任务。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下子见到了宋江、柴进两位大哥。尽管心中很欢喜,但还是只打了个招呼,就先忙着办理接应交接的各项手续,忙完了之后才又回来找宋江柴进,兴奋地把邓子雄等禁军将领闹别扭,吴军师巧妙地用一场实战演练,既化解了矛盾,又增进了团结,还提高了各方面对山地作战战术水平的前后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

最后他突然记得刚才接到山西来的一封密信,便赶快掏出来交给宋江——这下子连给吴军师转发过去都省了。见到两位大哥似有话要商议,黄信识趣的起身告辞,去找神机军师朱武聊天去了。
宋江与柴进相对一笑:“军中像黄信这样的兄弟很多,所以军营中才充满团结、自信和快乐。”“吴军师也是真有办法,”柴进由衷的表示佩服:“我还一直担心官军掺到咱们的人马中,再加上田虎的人,队伍怎样能保持过去那样的统一指挥。”
宋江说:“是啊,现在忠义军成分之杂,远不止你刚才说的,灭王庆之后吸收了部分湖北的青壮,来江南之后,李俊的飞鱼帮,还有方腊降军也有不少人加入进来。刚才黄信说的最后皆大欢喜是过分乐观了。我知道符德安带来的京师禁军中不光有邓子雄这样为人还算正直,算是军人的将士,还有一些心术不正,奸诈阴险的小人兵痞,就算将来能把这些渣滓去掉,剩下的人也是思想观念、战术素养、训练水平和对装备阵法的熟悉程度参差不齐,实战经验也不相同。若不加以整顿整编,未来忠义军的战斗力就没法得到保证。遇上强敌,我们不但不像以前那样以一敌十,反而会出现五万人不如三万人的情况!”
“是啊!”柴进推想宋江说的这种情况,心中也有些不寒而栗:“是要找些时间来一次整顿。我这次特地从陕西跑来面见兄长,的确是心中有块痼疾始终放不下,又些事情我觉得是应该整顿一下,建规立制,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宋江一听就笑了:“当年我杀了阎婆惜到你庄上避祸的时候,你若有心事会不会还问我什么当讲不当讲?”柴进也笑了:“是因为我找过几个兄弟商讨,他们都认为此事关系重大,搞得我也忐忑不安了。”
“哦?究竟是什么事这么重要?”宋江奇怪地问。柴进沉思了片刻,在想这个话怎么开头才好:“公明兄长,我来问你,一营中的事务谁来做主?”宋江被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忠义军中各营的主官是统领,由他按照上司的军令来执行啊。”柴进忙摆摆手:“我问的不是这个意思。”他想了一下说:“这样说吧,国家的事务由谁来做主?”
宋江迟疑了一下:“君王吧?”这个回答没有出乎柴进的预料,他说:“当今的大宋天子疏懒朝政,国家大事是谁在做主?”“国之重臣。”宋江回答说。
柴进马上跟着问:“治国的效果如何呢?”宋江答得也很快:“若是忠臣良相,则国事幸也;若是奸臣佞贼,则国家危矣。”柴进点点头:“就是说,国家的安危是寄托于君王是否贤明或者权臣是否忠良之上。有办法保证君王个个贤明,权臣个个忠良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