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万人坟冢(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卧龙平原。
卧龙二字来源于一代神相诸葛亮,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就把卧龙山庄外的平原命名为卧龙平原。
卧龙平原上此时正有两支军队对峙着。
黑色的旗帜的军队布阵有序,全军精神抖擞,一看竟然是传说中的八阵图布局。
八阵图是诸葛亮行军序列、屯营方法和作战队形的说明书,也可以叫做“诸葛亮兵法”,运用于实战时,就称之为八阵法。这种阵法是以中军为核心,在周围八个方向部署兵力,一旦临敌作战,又根据实际条件布成正八边形的八卦阵的用兵之法。
就其结构而言,它被四条主要通道分割成九宫格。中心为指挥部,周围部署兵力,这种分割,有利于明确各阵担负的作战任务,有利于识别各阵官兵的隶属关系。道路的出口称为阵门,分别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命名。这些阵门,有的是供营内官兵出入的营门,有的是专为迷惑敌人而设、根本无法通过的假门。至于哪些是真门、哪些是假门、何时是真门、何时是假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视战斗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随时调整。
八阵的兵力有明确的员额,在构成八阵的基本兵力外,它还有一支数量可观、以骑兵为主的机动兵力,以便快速出击,完成八阵不宜完成的任务,策应和支援受到攻击的阵地。八阵内的部队,装备比较先进,除配备着常规武器,还配备了经诸葛亮精心损益改进的连弩。这种兵器一发十矢,对处于混乱状态,队形又比较密集的敌人,是颇具杀伤力的,大大提高了八阵内部的杀伤能力。
八阵法的阵形分别以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命名的八阵,各有固定形式、构成兵力、调动路线和变化规律。这种复杂的变阵方法,对于长期生活于阵内而且训练有素的蜀军官兵,自然是驾轻就熟,要迅速布成八阵,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却大大增加了敌人的破阵难度。对于不摸八阵底细的敌军来说,这种复杂的变化,无疑是他们破阵的巨大障碍。这一特点,大大提高了八阵法的安全系数。
可见黑军的布局是牢不可破,当年诸葛亮就凭着此阵驰骋战场,使得蜀军成为了一只强大的军队。
而对面的红军只是一字排开,没有丝毫阵法可言,一看就知道是菜鸟级别的元帅所布下的阵,红军跟着这样的元帅结局只有一个字——挂。
两军阵法相差太大,不用打也知道了结果。
奇怪的是两军就这样对峙着,红黑两军谁都没有先动,本来行军打仗抢得先机是最重要的,现在红黑两军好像都不急着抢先机似的。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
那黑军终于耐不住了,整个军像一座移动的城堡似的缓慢地向红军倾来。
红军还是没有动,静静地等待,好像在等待什么机会似的,但是八阵法可说是无懈可击的。等待也只不过是徒劳罢了。
军法上说以逸待劳的打法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实用,然而每个红军的将士脸上没有丝毫表情,都是那么的冷淡,仿佛对眼前欺压而来的黑军熟视无睹,不知道是对黑军的藐视,还是红军有着意想不到的后招,但在八阵法面前显得那么的无力。
红军虽然也说的上是整齐有致,队形严密,但是毫无阵法可言啊。
这时,红军终于动了。
红军向后退去,仿佛害怕黑军一样,战场上讲究兵败如山倒,一照面就退后,要不就是全军覆没,要不就是诱敌深入,但从红军看来,应该是全军覆没的宿命。
奇怪的是,红军一退,黑军反而开始乱了,本来红军后退,对于黑军最有利的,因为在卧龙平原上是不可能有埋伏的,乘胜追击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但看黑军见到红军后退,反而停止不前,出奇的没有追击。
两军还是对峙着。
原来八阵法行军讲究的是防守,主要是防守的阵型,进攻方面反而比较弱,看来红军的元帅对黑军的八阵法是了如指掌啊,难怪能如此从容不迫。
黑军彷徨了半天,还是选择进攻,拿八阵法进攻,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弱点和对方拼啊,但是战场就战场,稍一犹豫局势就可能逆转。
黑军继续向前挺进,战场上还是那么的安静,只有整齐的脚步声。
突然,黑军前面的地面开始下陷,下面竟然现出一片深海,走在前头的黑军由于没注意到,已经有一大片黑军陷进了突然出现的深海。
奇怪的是刚才红军也走过那块地方,怎么就只有黑军到了才陷下去呢?
更奇怪的是,那黑军的士兵一进入深海,没有任何的鬼哭狼嚎,所有的尸体都是轻飘飘地浮在水面上,仿佛没有重量似的。感觉好像根本不是真人似的。
这时,红军动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剩余的黑军团团围住,不知道什么时候,红军的手中多了把弓,而且那箭头上竟然有火,用火攻?
本来火攻是诸葛亮的擅长,想当然诸葛亮一烧新野,二烧赤壁,烧的敌人闻火丧胆。想不到今天又见到火攻。
还没等黑军反应过来,红军的漫天箭雨向黑军袭来,一接触到黑军,黑军顿时被燃烧起来。黑军立刻沦为一片火海。
想不到战事转变的如此之快。本来极具优势的黑军,一转眼就全军覆没。
卧龙山庄内。
“小叔,您输了。这回可不许撒赖。”只见一个身穿红色纱衣的清秀女孩围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嚷道。皮肤白质,微带殷红,看起来楚楚动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

看来那她小叔是经常撒赖的了,否则那红纱少女不会这么说,难怪现在人多说老不为尊啊。
她小叔不敢置信地望着神台上的棋局,说是棋局,其实也不能算是棋局,因为和普通的棋局完全不同。上面都是一些小纸人,靠近师叔一边的黑色小纸人不是被烧成灰,就是被化成一滩纸泥。相反的是那红纱少女一边的红色小纸人,断然毅立在神台上,威风凛凛。
那师叔没想到自己的八卦阵这么容易就被这丫头给破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要知道眼前的小丫头虽然聪明伶俐,秉承了诸葛一族的智慧,但年纪太小了,今年才刚过十七岁。竟然破了他祖先诸葛亮所布下的八阵法,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也都是实战。
卧龙平原上的士兵就是眼前这些小纸人所化,诸葛一族讲究的就是奇门遁甲之术。眼前的纸人,阵法都是当年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法宝。
没想到这小丫头年纪轻轻,竟然明白攻对方的弱点,单单这丫头能看出八阵法的宜守不宜攻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还学会了奇门遁甲之中最难学的移山倒海之术。卧龙平原上本无海,那深海只是小丫头运用奇门遁甲之术移来的而已,纸人本来就不宜进水,进水即化,而且最怕火攻,这小叶头竟然考虑的如此详细谨慎,看来诸葛家又将出一代神相了。而且还是个女神相。
“小叔,你这回可不许撒赖了,您说过只要我赢过你,您就把诸葛家的传家之宝——逍遥羽扇送给我的。”看来这小丫头对那逍遥羽扇馋恋已久了啊。这也难怪,要知道逍遥羽扇可是诸葛亮当然手中的那把,当然诸葛亮立下族规,除非诸葛家再出奇才,否则不得让羽扇现世。
小叔一听,暗叫不好,都怪自己当时多嘴,说漏了嘴,和若凌这小丫头打赌,说只要他赢过自己就把自己保管的逍遥羽扇传于她。当时只不是气不过他大伯,谁叫那老头说只要赢过他就把诸葛家的寻龙剑送给那小丫头,自己为了不给比下去,只好把逍遥羽扇拿出来了。
这下可好,想不到这小丫头竟然真的赢了自己,本来迟早要传给她的,谁叫诸葛一族到她这代只有一个女的。大哥和自己都由于沉迷于奇门遁甲之术,无心生儿育女。这才导致诸葛家到若凌这代人丁单薄。
其实也不能怨他们,只是诸葛一族的主训就是辅助一代明君,统一天下,使得天下万民安乐生活。
诸葛一族严守次此主训,纷纷出世,协助明君。但都是更名改姓罢了,因为只有诸葛家再现千古奇才才允许以诸葛一族现世。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一族自诸葛亮之后没有能臣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代表诸葛家没有人在朝廷。李淳风,刘基刘伯温等能臣都是诸葛一族的后人化名而为。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诸葛后人在为天下苍生谋安定。但所谓鸟尽弓藏,每代后人的结局都很凄惨。
大哥和自己为了结束诸葛一族的宿命,所以才没有生儿育女。现在有诸葛若凌这一女,刚好可以结束诸葛一族的宿命,又不用断诸葛一族的香火,可算是上天对诸葛一族的恩赐了。
但现在由于诸葛亮曾立下族规,只有诸葛家再现千古奇才才可将逍遥羽扇传之,以重振诸葛一族。若凌这小丫头是和聪明,有可能是诸葛亮预言中的千古奇才,但现在她年纪尚小,根本无法驾驭逍遥羽扇,自己怎敢将逍遥羽扇传之啊。
而且这小丫头是出了名的难缠,惹不起就只好躲了。小叔转身就要夺门而出。
若凌仿佛早知道她小叔有这一招似的,嘴角露出一丝迷人的邪笑。
突然,嘭的一声,小叔被挡在门口的大哥撞个结实,顿时倒在了地上。
“我说三弟啊,愿赌服输啊,那小丫头就知道你会来这一招,哎。。。。”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老头。挡住了小叔的去路。
若凌一见连忙跑到那老者的身边,撒娇道:“大伯,小叔又撒赖。”
大伯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小丫头的头,“若凌,还是你大伯讲信用吧,以后千万不要学你小叔啊。”
“我怎么了?”小叔一见自己大哥来了,腰杆一下子硬了起来,几十年来,两人在奇门遁甲之术上旗鼓相当,谁也不服谁,而且性格上也是,绝不能让对方看低。
大伯走到神台边,扫了眼神台的残局:“你输了就逃,是不是不想认账啊?”大伯讽刺道。
“我哪有逃,我。。。。我。。。我只不过要出去拿逍遥羽扇而已。”小叔结结巴巴地说道,说完自己的老脸上不由得一红。这怎么能逃过若凌的眼睛,不过她才不想点破。任由自己的大伯和小叔斗,他们都斗了几十年了。一般都是小叔胜,不过这回大伯这边有自己,嘿嘿。
“哦,原来是这样啊。若凌小丫头,我们和你小叔一起去拿逍遥羽扇吧。”若凌挽着大伯催着小叔就要去拿逍遥羽扇。
小叔现在是骑虎难下,硬着头皮向放置逍遥羽扇的地方走去。
若凌随着小叔来到了大堂,大堂中央挂着一副诸葛亮的遗像,羽扇纶巾,英姿飒爽。再现出一代神相的风采。
若凌每次来到望见这副遗像,总有着无比熟悉的感觉,仿佛画中有着某种神秘的东西在吸引着自己,无法自拔。自己好像能感受到自己先人那种无奈,那种为了天下苍生的狂扩胸怀。可以感受到那种不甘,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戚之情。
每次站在画前,若凌的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