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攻台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某日,郑成功与薛常亮帐内议事,评到时下政治,郑成功道:“年头上,清国顺治罢政出家,幼主康熙初登大宝,必是无心纠缠南国战事本想,趁此时机,可以光复一些明朝领土。不想,前番,叛贼吴三桂入缅,我永历皇上被俘,而我朝最后的一位朱姓正统继承人也身遭屠戈。如今,我明朝疆土尽落入敌手,我等守着这不到五十里方圆的沿海离岛,难以再有所作为了!”
薛常亮道:“我等驻守金厦十数载,皆得益于将军千余船只,纵行海上,可守可攻,清军无可奈何。然今日,清军已然建立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我等再据守金厦,依仗海峡做防守屏障,此想法确实是有些过时了。”
郑成功道:“薛将军,你有什么主意么?”
薛常亮道:“薛常亮只知道陆上行军打仗,对于海上之事,还是需你延平郡王来拿主意的。如今,陆地上,我等已立足不得。但东方大海却是你郑将军的天下,将军若有什么想法,只可行令便是,我等无有资格发表意见的。”
郑成功道:“薛将军,你我一同并肩作战近二十年了,平时都以兄弟相称,大哥有言,只管说来,成功自当据言斟酌。”
薛常亮道:“不瞒将军,这半年来,听得一些风声,言将军有撤离金厦,东去台湾的想法,不知是真是假!”
郑成功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想法,我最想第一个叫你知晓的。但我知道大哥你心怀故土,不忍舍我大明疆土,比不得我这样半生漂泊于海上之人。实在不知道如何跟你说,便时时放一些口风出来,好让将军有所准备。”
薛常亮顿了顿,想了片刻,道:“将军此言,薛常亮深感惭愧,将军为我着想,常亮亦是感动不已。然,将军此议,还需再斟酌一番。”
郑成功道:“为何?”
薛常亮道:“台湾距我大陆三百多里,中间间隔茫茫大海,若真的退过去,纵然清军无力再攻克台湾岛,而我等也实难再回故土了。”
郑成功道:“将军此言差矣,台湾岛土地甚广,我等据守台湾要好过镇守金厦。我军四五万人马和千余条船只也好依仗台湾岛的资源,予以补给。况且,待到我军将实力扩大到足以与清国匹敌,便会复攻大陆,此便是唯一之计也。”

薛常亮道:“我等退守台湾,扩大军力不假,然,清国也不会闲着,若等到我军实力壮大之后,恐怕,清国也不是如今的清国了。”
郑成功听此言,不禁低头不语。
薛常亮继道:“此时清国幼主尚小,由四大臣辅政监国。假以时日,说不定,那康熙便会成为第二个努尔哈赤或多尔衮亦未可知啊!”
郑成功道:“那以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薛常亮道:“金厦虽小,好歹握守东南沿海,我军应力守福建东南,等待时机。若是真的退去台湾,弟兄们离故土远了,久而久之,便会对我大明印象模糊,逐渐地,丧失了收复故土的念想。”
郑成功道:“将军所言,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我朝现在连一个政治实体也没有,我方供给无力为续。恐怕再也耗不了时日了。”
薛常亮道:“我薛常亮这些年得朝廷俸禄,一直未敢有半点奢靡。眼下,军中补给吃紧,不如,我将一些存余拿出来,用作军饷。我即刻领兵去征讨晋江和泉州,能收复一些便收复一些吧!”
郑成功忙道:“将军万不可做此想。我知道将军为我大明可谓殚精竭虑,但仅凭我等私人俸禄运作,只怕是杯水车薪,不足长久啊!”
薛常亮道:“那我等攻又攻不得,守又守不得,如何是好!”
郑成功想了一会儿,道:“将军,不如这样,我将陆地兵马留在金厦,将军若要攻,便自领兵去攻。我则率领船只前去攻台。台湾现在由几百荷兰人占领,若我等攻下台湾,即便金厦失守,台湾便可做大后方;若攻不下来,我率船队遣返金厦,也好有个落脚之地,这便是一举两得。将军以为如何?”
薛常亮亦是想了一会儿,道:“既如此,也行!将军若能收复台湾,也是彪炳千秋的大功一件;而我领军时不时地给清军一些苦头,也好叫他们无暇顾及台海,使将军专心于台湾,这便也是声东击西的计策啊!”
郑成功笑道:“将军高见,那我们便依照今日所定行事,若不出意外,月底,我便率船队去攻台湾。”
薛常亮道:“那好,陆地上的事,将军且管放心交给我,薛常亮在此预祝延平郡王发兵台湾,马到功成!”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