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记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安国说过几句话后就回自己病房去了,陆军医院的护士不好惹,在这里乖乖听话是上策。
郑尚武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情绪中。
照连长话里的意思,上军校的事情定下来了。这就是意味着如今有排长衔头的郑尚武,在学习过后有可能回部队担任副连长甚至连长的职务。一切来得那么突然,短短的一个月以前,他还是一个准备收拾行李离开军营的退伍兵!
他应该兴奋、应该高兴?不,当梦寐以求的一切实现的时候,他陷入了自责。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不是将,甚至在此时也没立下当将军的志向!他只是喜欢军营,愿意在绿色的军营中度过一生而已。如今,这个梦想几乎实现了,却是经过一番生死之战得来的!却是付出了无数战友的生命得来的!
踩着战友的尸骨向上爬!?
指导员的牺牲跟郑尚武有间接的关系,曾庆的重伤残疾跟郑尚武有直接的关系,张勇的牺牲为郑尚武的“武功”作了垫脚石,无名高地上七十多个忠魂为郑尚武的梦想捐躯……是这样吗?自己能够坦然享受如今的一切吗?
想想牺牲了的战友吧!
这个夜晚,当记忆中最深刻的黑夜降临时,郑尚武在梦中看到了战友们。
指导员躺在血泊中呼喊着郑尚武:“小郑,别泄气!”
好兄弟张勇拉响自己的手榴弹时,念叨着什么?郑尚武就是听不见!他好想听到兄弟的话,听到兄弟的最后嘱咐,可是,梦里他真的听不到张勇说什么!
他还看到曾庆冒着枪林弹雨将受伤昏迷的自己背回连部救治,就好像自己在无名高地上救曾庆一样。梦中的他,真正感受到血肉连心的那种兄弟情谊。可是曾庆要回豫西南山区的农村,郑尚武为此担心万分啊!就算是在梦中,他也能感觉到心脏一阵阵发紧。
最令他难忘的,也是在梦中最清晰的两个人,是那没有看清楚是谁的机枪射手,还有白白牺牲的许瑞明!
“不!不要!快趴下!”
梦中的郑尚武终于在一声惊呼后醒过来。
病房的灯亮着,医院的值班护士,绰号叫“小白鸽”的白秀惊讶而担心地看着满脸泪水的郑尚武。她一直在旁边看着这位全军有名的战斗英雄说梦话,流泪,伸手踢腿。
象郑尚武这样“做恶梦”的人,在陆军医院里比比皆是,都是从前线下来的战斗英雄。白秀清楚地知道,这些英雄也是人,前线的血与火在这些英雄的记忆深处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陪伴他们一生的印记!实际上医院对他们的治疗,一半是身体上的伤患,一半是心灵的创伤。
郑尚武看清楚病房里的“客人”,看看紧闭的窗帘,又摸出枕头下的“梅花”手表看看,午夜时分。
他抱歉地傻笑了一下,道:“白军医,我没事儿,打扰你休息了。”
白秀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没动,微笑着说:“郑排长,能不能讲讲你的战斗故事?”
痛苦的回忆又开始了,被护士故意的要求再度勾起。
护士有她的道理:郑尚武必须正视发生过的一切,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因此,强制性的也好,侧面提起也罢,他必须去回忆,必须在无数次的回忆后,为这段记忆写下正确的注解!
随着郑尚武记忆闸门的打开,白秀了解到一个没有英雄觉悟的现实英雄。
郑尚武这个名字以前并不名副其实。小时候的他极度顽劣,也并不向往军营生活。直到觉得儿子无法管教,只能依靠军营来锤炼的郑父通过老战友的关系,一脚将郑尚武踹上新兵列车那一刻起,郑尚武才跟军营有了直接的联系。
到部队的郑尚武老是犯错误,纪律和千篇一律的生活难以满足野性的他,因此处分和蹲黑屋就成了家常便饭。好在副连长王安国发现:这郑尚武还是有优点,军事技术训练不马虎而且成绩优秀,喜欢瞎动脑子,总爱怀疑现有的事物,总爱挑战现有的秩序,包括各种军事条例。

也是在副连长的“包庇”和“栽培”下,郑尚武在训练之余看了一些军事书籍,甚至有副连长在军校学习时的教材。也逐渐在军事技术方面,成为全连的第一,全营的第一,全师拉练比武的第一。这才在身背警告、处分无数的情况下,得了个副班长的头衔。
去年(七八年)九月,眼看着就要退伍的郑尚武因为哥哥郑尚文出事而回家探亲。归队后就碰上全军停止军官转业、调动和士兵复员,大备战开始了。他所在的部队从简编军升格为甲种军,他所在的连队被调往河口方向,协助友军(13军)作战,担任穿插迂回的任务,拉开了建立赫赫军功的帷幕……
一整夜的谈话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政治觉悟、没有一点点的高调,充满的只有歉疚和偶尔爆发出来的**。可这一夜的故事,是浸泡在郑尚武和白秀的泪水中讲完的。
说到许瑞明的时候,哇哇大哭的不仅仅是郑尚武和白秀,还有在门口听着故事的其他值班医护人员。真正到了那个关头,人们才能够领会到“妈妈”二字的真正含义!
讲故事,让后方的军医军护们了解到真实的战斗和活生生的英雄,也让郑尚武在详细而有条理的回忆中,将几乎迷航的小船开进了港湾。他,不再迷惑,不再因为战友的牺牲和自己的升迁之对比,而生出“垫脚石”、“万骨枯”之类的想法。
天光大亮,夜班医护换班时,所有当夜值班的人员都到郑尚武的病房,向他行了最庄重的军礼后,才各自下班。
第二天夜班,白秀就将一叠厚厚的、写满清秀钢笔字的文稿交给郑尚武。这就是郑尚武的回忆材料,也是交给上级参考,作为九连活着的、牺牲的英雄评功依据之一。
军医院等于小军营,特殊的军营。这里住满了各个部队的“战斗功臣”,从这里,王安国、郑尚武等人了解到整个自卫反击作战西线的情况,也听说了一些东线的传闻。就此,他们经常扎堆讨论,刚开始是九连内部讨论,接着就演变成全院伤员的分组讨论,最后成为集体大讨论。这种讨论不仅仅是在医院发生,当时全军都在讨论!
“战略成功,战术失败,战斗英勇。”成为讨论后的普遍评价,“影子战争”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个小范围代名词。
中**队的影子就是越军!和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为此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尽管我们胜利了,但是付出和收获在一九七九年五月之前还不成正比。如果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大力整顿我军,提升我军的战斗力,得到战后的显著效应,这场战争对军队来说是失败的。因此,军队高层也默许了这种讨论的大范围蔓延。
在战争幸存者的眼里,那些评价是中肯的。战斗英勇,参战部队总体上来说当得起,但并不是说没问题。战前和战时,无数的战士相信“伟大的精神力量”,军事训练松弛,认为“精神原子弹”可以压倒一切敌人。这也是战争初期我军用密集队形展开进攻,结果伤亡惨重的根源。
九连是个特殊的例子。他们没有机会用“精神原子弹”去进攻对手,作为小规模的穿插部队,他们一直以劣势的兵力和装备(指缺乏重火力支持)面对优势的敌人,每一个战斗力都是万分宝贵的。当然,军事计划和指挥上的失误,导致九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依靠指战员们的忠诚和热血才完成了任务。
也是因为九连的特殊性,他们成为全军讨论中经常提到的典型例子。王安国和郑尚武、沈永芳的大名,因此在全军上下几乎无人不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