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警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子坤咳嗽一声,迈步进门,带着得意的微笑道:“老金,欢迎你出山工作啊!这个电话你早该打啦!”
郑尚武还在政委说话的时候就偷偷往他背后移,似乎这样就可以避免“出卖”老金后的惩罚一般。沈永芳则有模有样地起立敬礼,喊了声:“首长好!”
出乎意料的,老金只是微微叹息道:“老庞,你这个老政工的心眼子啊!唉,我斗不过你。反正都是工作,在这小楼里和在军校办公室里都一样。电话我打,这个电话也应该打了。只是你的一石二鸟计太蹩足啦!”
庞子坤呵呵笑了笑,对老金软弱的打击不置可否,却突然收敛了神色道:“刚才听你们说放假的事情,恐怕要取消了。郑尚武,你有了一个新任务。”
郑尚武一听,忙站直了腰板。
“军区二号首长请你今晚去吃饭,也许对你的错误会有一个最终处理决定。同时,关于红剑的组训情况你要有作详细的汇报的准备,呃,这个夜袭的详细过程要充分,战绩一定要如实地摆出来,不要抹不开脸去偷工减料。这样,有助于首长对你和红剑的认识和宽大处理决定的做出。现在听口令!向后转,目标,你的寝室,齐步走!”
庞子坤打发人的方式就是这样,连一旁的老金也不住地摇头,承认这种方式对郑尚武更合适一些。
沈永芳的竭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不痛快,见郑尚武回房间了,忙敬了一个礼想溜,却听庞子坤道:“学员沈永芳,坐下。”当了政委四个月的学员兵,沈永芳对这命令还是很服从的,忙挺直腰板坐下,双膝并拢,双手放在膝盖前两公分处,一副听首长指示的模样。
庞子坤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着旁边的老金,一直看着。
老金醒悟过来,留下句“我打电话”,上楼去书房了。
庞子坤等老金拖着脚消失在视线中后,才边从兜里掏出香烟边道:“放松点,这里不是办公室,今天是年初二。”
“是!”沈永芳沉声应答,摆手谢绝了香烟。
庞子坤收回香烟,掏出火柴来点上后,看着沈永芳黑亮的眼睛道:“要学装甲兵了,呃,你的文化底子比郑尚武牢靠,适合学习机械化的东西。这个优点要不断发扬、始终保持下去。沈永芳,你是否想过在山地作战条件下如何使用坦克装甲部队?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啊。法军和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了装甲兵,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机械化部队不是南北通吃,高科技装备也不能包打天下!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在山地作战坦克没有用,相反地,这次战争中首先攻进老街火车站的是坦克部队,没有坦克部队,你们九连的建制也就真的会消失。好好想一想,在这里坦克的作用是什么?年轻人啊,向往那种铁甲滚滚的雄壮没错,但是必须因地制宜。”
沈永芳抛开了刚才的些微不快,凝神思考片刻后道:“报告首长……”
“哎,说了随便一些,现在是两个军人在探讨战术问题。”庞子坤忙摆手提示了一句。
“是!我认为,在山岳丛林地形条件下使用装甲部队,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形投放兵力。就边境的地形条件来看,大规模使用坦克部队不能达到良好的战术效果,坦克的机动性和乘员的视界受到山地、河流、丛林的限制,难以发挥出坦克的作战能力。在山地行军作战时,因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坦克很容易遭遇敌军反坦克火器的准确射击,一旦头车和尾车被击中,整个部队就会瘫痪。因此,山地丛林作战中,坦克部队的参战规模应该以分队的形式使用。”

庞子坤惊疑地看了看沈永芳,暗自思量着:是否郑尚武的名头太响亮,遮掩了这个沈永芳呢?
“继续说,分队编制应该遵循何种原则?”
沈永芳心情一定,庆幸当初郑尚武透露出“机械化集成旅和诸兵种集团军”概念后,自己就在和连长的通信中探讨了这些问题,忙胸有成竹地道:“坦克部队应该与步兵混编,主力坦克应该有保障车辆跟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保障主力坦克的突防速度和连续作战能力,保障坦克部队通过复杂地形时,两翼有充足的步兵掩护,及时清除敌军潜伏的反坦克兵力兵器。在这种条件下,坦克部队的兵力编制不宜过大,主力坦克和保障车辆的比例应该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缩小,增大保障车辆的数量和工作效能。”
“对跟随步兵分队的要求?”
“摩托化,进而机械化,只有机械化的步兵才能深刻理解机械化作战,才有充分的步坦协同意识和能力。人和机器相比,人的体力极限很容易出现,没有机械化装备,步兵无法跟随坦克遂行快速突防战斗任务。”
庞子坤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后,站定身子转向沈永芳笑道:“你有这些想法很好,抱着想法去学习才有最大的收益。军区首长们在考虑军制改革的问题,希望你学成回来后,成为军制改革的积极实践者!呵呵,郑尚武研究丛林特种作战,你研究山地装甲兵的使用,看来,我们这些老头子可以放心喽!磨练几年,老一代人的担子始终是要交到你们年轻人的肩膀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些战争我们打过来了,奠定了这支军队的战术思想基础,也给自己和这支军队带来了思想上的圈子,想要迈出圈子,很难!因此,带领我们的军队迈出老旧思想圈子的,必然是新一代的精英军人!”
“是!”沈永芳激动得站起来,响亮地应合着政委。
事实上,经历十年动乱后的我军正面临一个人才的断层!
老将已然老矣,正值壮年的中年军人却在十年动乱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绝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文化底子,也在那些年代里生成了因循守旧的习性,难以真正承担起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重任。
去年的战争,军人的鲜血不仅仅揭露了表面上的武器装备问题、训练不足的问题、战术思想的问题,更向人民军队敲响一记警钟!人才断层的警钟!战略上有老一辈人把关,对越战争赢得了战略上该得的东西;战术上,真正决定一支军队实战战术的,是中高层的指挥人员,而事实证明,我军的战术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年军人的素质不合格!他们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山地丛林战争!
沈永芳能够充分理解到政委的话意,一条金光大道很清晰地摆在眼前。未来的军队,将是优秀的年轻军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此时,郑尚武被司令员邀请做客的干醋,在沈永芳的肚子里已然没有了半分的味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