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机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压缩饼干在嘴里“嘎崩”作响,王德铭皱着眉头狠狠咀嚼几下后,打开水壶“咕咚”猛灌几口,将干粮冲进食道中。新春第一天的早饭就是压缩饼干加白开水,想起这,王德铭对着苍茫的群山苦笑着摇摇头。
卓军从一棵大树背后挪到指导员身边,拧开水壶喝了一口道:“指导员,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元旦那天我们跟队长炸了敌人炮兵阵地后,越军马上就出动了。这次,难道越军还没有发现他们的哨兵被干掉了?怎么还没反应?”
王德铭看看北边,红河已经被起伏的山峦遮挡住,没有一丝的踪迹。凝视半晌,他才转眼看着卓军道:“我也正在琢磨这个事情。这样,你马上通知班长们来一下,一班一定要加强警戒。”
“是!”卓军话音未落,人就一溜烟地消失在山林中。在敌人的国土上,谁也不敢确定自己是否在某个越南人的目光之中,唯有万分小心行事才能避免被敌发现。
不多时,几位班长就聚拢到王德铭身边。辛晋的一班因为担任警戒任务,因此他来得稍微迟了一步,一边整着身上稍嫌有些小的越军军服,一边嘀咕:“这越南小鬼子的啥玩意儿,连点布都舍不得。”
王德铭抬手止住辛晋,沉声道:“我刚才考虑了一下,原定作战计划还有一个漏洞,我们不能马上转向东面迂回侦察,而应该继续向南潜进深入,在南边搞出动静来,吸引越军搜索队的注意后,突然加速向东!”
辛晋眯缝眼睛瞅着眼前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点点头道:“指导员的意见,我赞成。现在渗透纵深太浅,咱们过于靠近小鬼子一线防御地域,很可能被其搜索队缠着。不过……”
“说!有不同意见就提,这里都是党支成员,现在就算作党支民主讨论会!”王德铭拍拍辛晋的肩膀鼓励道。
辛晋犹豫了片刻,伸手折了根树枝,俯身在地上清理了一下,边画着地形大势边道:“指导员,我们向南渗透的话,必然会进入红河西岸的大山中,那里山势陡峭,海拔高度两、三千米,山高林密。隐蔽南进没问题,但是要完成老街侧后敌军部署侦察就困难了。我建议,不如沿河向老街运动,再利用河谷复杂的地形隐蔽向南潜进,相机折向东北。完成河江一带敌军布防侦察后,从麻栗坡回国。这样,我们随时可以牵动越军暴露兵力部署,又避免在大山中消耗过多的体力。”
辛晋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更靠近老街一带的越军一些,搞清楚情况后再向南寻机摆脱越军搜索,其后折向东北的河江方向完成任务。这样一来,整个计划中的渗透迂回圈子就减小了一些,红剑当前面临的危险却增大了不少。
王德铭默默地思索了一阵,抬头看了看岩江、滕斌和卓军等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卓军身上。
卓军算是全队文化程度最高的书袋子,郑尚武临行前也给王德铭提过要培养卓军。不过此时显然不是只为了培养,而是决定红剑分队是否略微改变原定计划的关键时刻。
“河谷地带是越军防守的重点,靠近越军才能得到翔实的越军驻防情报,我支持辛班长的建议。”卓军说着,冲辛晋笑笑后又道:“只是,河谷地带喀斯特地貌非常突出,由独立高耸的溶岩山和周围的平地稻田构成基本地形,不象这里山高林密,便于周旋。在河谷地带一旦被越军咬住,想向西返回大山就困难了。我建议,要沿河谷侦察前进,就昼伏夜出。”
王德铭点点头,嗯了一声后道:“同志们,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啊……”滕斌用缠着绷带的手捂住口鼻,硬生生地将一个天大的喷嚏堵了回去,却将一张略微发白的脸涨得通红。他和二班尖兵组得两个队员是潜水过红河,全身的衣服到现在还是**的。
王德铭解下武装带和身上的背包带、枪带、手榴弹带、水壶带,边脱外衣边道:“滕班长,你没事儿吧?”
“没、没意见,我同意卓军的看法。”滕斌按住王德铭的手,摇摇头。
“少磨叽!我俩身板差不多,你穿我的绒衣刚好合适。”说着,王德铭摔开滕斌的手,指着南边的山头道:“那么,同志们!我们先转移到西边的907高地,那里的地形比较适合宿营警戒。到907后,各班构筑简易防御工事,轮流警戒休息,提防越军偷袭。”
“是!”众队员压低声音却依然铿锵地回答了指导员的命令。
王德铭脱下绒衣,拉住转身要走的滕斌,将带着体温的衣服硬塞给他,板着脸道:“要是你着凉发烧,就成了全队的拖累!别婆婆妈妈的,穿上!”
滕斌低头看着手上的绒衣,嘴巴动了动却没有出声,转身走了。
王德铭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装备,摸到高地南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地形。
这是一个罕见的没有起雾的早晨,望远镜里的视野非常清晰。山下的稻田和小村历历在目,几条水牛在村口缓缓移动着,不远处,是几个越南小孩子嘻闹的身影。小村里,弥散着一股淡淡的青烟,显然村里的越南平民正在准备早饭。
一派清平的景象!
王德铭的牙帮子扭动了几下,他想起我方边民的悲惨遭遇,地雷、流弹、越军特工队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国边民的生命安全。卑鄙的越南人打不过强大的中**队,只会拿中国平民撒气!
要到达907高地隐蔽宿营,红剑就要擦着这个无名小村的边绕过去。观察结果显示,村里没有武装人员活动的迹象,也没有工事之类的军事设施。
卓军带着四班出发了,四班是这次短途行军的尖兵班。全班十名队员成疏散的班右梯队形,借助坟包、田坎、树丛和茅草丛的掩护隐蔽前进。副班长李大明带着一组在前,二组长裘胜利和火力组带着轻机枪在中间策应掩护,卓军和三名队员扫尾。
小村是静谧的,顽童的嘻闹声没有打破宁静的氛围,反而将越南无名小村的安静祥和衬托出来,让人不由得生出向往之情。和平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追求。只是作为军人,作为战争的执行者,他们的使命就是用战争的手段为自己的祖国带来和平。
村子西边是一条小河,河上有座竹子造成的小桥,桥边依据地势的落差还有一间小茅屋,水车就安静地伫立在茅屋旁。
四班逐渐接近了小河。
李大明带着尖兵组在河边茂密的水草掩护下涉水过河,迅速占据小桥南侧的有利地形,做好战斗警戒。二组正、副机枪手在距离茅屋五十米左右的地方停下来,裘胜利提着微声冲锋枪敏捷地运动到茅屋外,倾听一阵后招招手。
“上!”卓军轻声下达命令,带着三名队员沿田坎边猫腰向茅屋跑去。
裘胜利一脚踹开茅屋的门,端起枪就冲了进去。
“班,班长!”
卓军忙跟进去一看,一个大约七、八岁的越南小男孩睁大惊恐的眼睛看着两人。显然,这个穿着黑色麻布短褂的小男孩已经从裘胜利的话中知道:面前的“越军”不是越军,而是中国人。因此,惊恐的眼神中也带着仇恨。
两人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这个越南小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