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游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的夏秋天气很热,太阳把大地烤如蒸笼一样。苏姐一番精心打扮后,出来的瞬间,让宋涛有种惊艳的感觉。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披洒在背后,清秀的脸上只化了些淡妆,上身一件无袖紧身水色恤,把其成熟丰满的女性特征完美的凸现出来。下身一条超短裙,修长笔直的**俏生生的裸露在外边,脚下一双黑色细跟高跟鞋,还背了款很时尚的坤包。
苏姐这样一打扮后,别人根本看不出她已经三十出头,还以为其是二十五六的时尚女性。宋涛也很惊讶,在他印象中,苏姐以往的穿着虽然不算古板,但也从来没有如此时尚过。今天怎么突然转变这么快?
苏姐的心思宋涛怎么会知道,自从上次雷雨天以后,苏姐心里已经爱上了这个比她小几岁的优秀男人。其实,他们的年纪在现在社会里算不上障碍,可苏姐一直自卑的认为配不上宋涛,她毕竟是离过婚的人,年龄又大。所以,只能把感情深深的埋在心里。
可这次两人要去游玩就不一样了,首先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们,没人知道他们的年纪和关系,再加上她特意打扮的年轻点以后,再和宋涛出去很难有人能看出什么,这让苏姐有种和宋涛过蜜月的感觉。在陌生的城市,跟自己心爱的男人,一起去尽情的游玩,忘掉以前所有的不快,这怎能不让她兴奋呢?两人结伴就向市中心出发。
一路上,宋涛在出租车上不断给苏姐讲解着自己来过的地方,苏姐紧紧依偎在他身边,静静着听着宋涛**四射的演说,眼里满是柔情。最后就连司机大哥都受不了道:“你们小两口就别在我车上这么缠绵,看着我也想回家找媳妇去了,哈哈”
两人的第一站是北京的购物中心,王府井、西单等商业街,那里服装、百货应有尽有。北京地方工艺品也一应俱全,以前宋涛也只走马观花般来过一次,今天他想带苏姐好好转转,帮其买些衣服。因为苏姐以前的衣服都已经旧了,以后当老板后气派还是要有,加上北京大商场经常有打折,所以,他就想一次多买点,带回去穿个够。
就这样,宋涛跟着苏姐就看着逛街,要不是说只要是女人,基因里天生就有购物的**。苏姐一进商场后,直接拉着宋涛就穿梭于各个商店中。其实买的很少,大部分是看,遇见实在合适的就试试给宋涛看。一上午下来,也没买几件。快到吃饭前,苏姐才拉宋涛走到内衣专柜,说是要买几件内衣回去。
宋涛只能在门口等着,不一会,店里的服务员跑出来告诉他,说你女朋友让你进去。宋涛很纳闷,想她选内衣让我去干什么?还有女店员流露出的暧昧神情也很奇怪。宋涛走到苏姐的试衣间门口道:“苏姐,你叫我吗?”
突然苏姐从试衣间伸出支手,一把就把宋涛拉近房间里。宋涛一进去就傻眼了,只见苏姐全身只穿了胸罩和内裤,一身雪白的肌肤露在外边。胸前两个巨大坚挺的双峰,被紧紧的包裹在一件紫色蕾丝花边胸罩里,可胸罩的尺码太小,明显罩不住其傲人的双峰,所以一大半的玉兔露在外边,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加上下身那条小号半镂空蕾丝内裤,和其笔直的**的刺激下,看着宋涛也气血奔腾。苏姐小脸通红的低声问道:“我穿这身好看吗?”
宋涛只能呆呆的点点头道:“好看!太好看了!”见到他的傻样,苏姐娇笑一声,又把宋涛推了出去。
不一会。苏姐穿好原来地衣服。和宋涛结账后。离开商店。只留下两个女店员八卦地议论着刚才女地身材有多好。男地也很帅地话题。
中午。他们在北京著名地全聚德烤鸭店吃中午饭。全聚德烤鸭店。是河北省冀县杨寿山在清同治三年创建。距今已有13年地历史。“全”字暗含他地字。取“以全聚德。财源茂盛”之意。现在地全聚德。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座历史博物馆了。里面陈列着很多有纪念价值地物品。在这里吃饭。不但可以吃到最正宗地烤鸭。还能在吃地过程中。了解老北京那时地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
全聚德烤鸭选料精良。完全采用北京特产地“填鸭”。其次是烤鸭技术博采众家之长。选用挂炉烤法。鸭烤好后。每只烤鸭要片出整108片。而且片片形如丁香叶。很是精美。让宋涛他们狠狠地享受了一把。
下午。他们游览北京第一街地长安街。长安街以**广场为界。往东为东长安街;往西为西长安街。由于这条道直如矢地大街一眼望不到头。所以。人们形容它是十里长街。路上有三幢建筑物。各有各地历史。

中间一幢米黄色老楼为北京饭店旧楼。现称中楼。是清代协尉大官厅原址。后来由中法实业银行出资。建筑了这幢七层大楼。成了中国土地上地外国饭店。西边一幢是1954年秋天落成地浅紫红色七层大楼。这里曾是清代理藩部地旧址。理藩部是办理少数民族事务地衙门。后来改建成了北京邮政管理总局。紧挨北京饭店中楼东面。有座杏黄色地新楼。这里是1974年秋天开始营业地北京有名地大饭店之一。
出**广场往西。就是西长安街。沿中南海南墙往西是新华门。现为国务院南门。新华门最早叫宝月楼。又叫望乡楼。据说。清乾隆帝为香妃眺望故乡而建。经过北京最近几年地改建。增加了很多新建筑。长安街也变地更加繁荣。
宋涛带着苏姐看过大街道以后,又带其去北京特有的胡同里转转。边走边介绍道:“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因此,人们称北京文化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
“元代,北京的胡同间隔较宽,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进大四合院的距离,因此后代在中间空地建院,必赖小胡同为出入通道,这样就在许多有名的大胡同中产生了大量无名的小胡同,于是俗语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最窄的胡同是前门外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处只有40厘米。还有些曲折幽深的胡同,呈九曲回肠之状,如北新桥原有条九道弯,实有20多道弯,后才被划分成五条胡同。”
“你听过相声没?其中就是有说胡同里卖货人吆喝的笑料,盲人卖唱则是弹三弦、打竹板;耍猴儿的打大锣;卖布头、针线、香粉的摇拨浪鼓;打梆是卖油的;用铁棍拨铁琴是剃头的;用手拍铁镰、吹小号的是磨剪磨刀的。真正老北京人一听声音,就知道买什么的来了,很有特色,不过现在很难听到了。”
“老北京的剃头匠也是一绝,他们尊代罗和尚为祖师,称为罗祖帮。当时的剃头匠,并不开店设铺,只是肩上挎一黑漆描金小工具箱,沿街招徕。手执一铁制的“唤头”,又叫“响铁”或“报知”,让它碰出清脆的“登登”声,使人知道剃头的来了。他们还发明了通用隐语,用牛、月、汪、则、中、辰、星、张、崖、足代替一至十的数字。如同行问:“今天搞个好多把头?”如答:“月中把。”即是二元五角。用这样的暗语,估计是怕被坏人出手抢劫。”
“其实,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但最著名的还数八大胡同。那时,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平头百姓,都对其是趋之若鹜。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宋涛突然凑近苏姐耳边神秘的问道。
苏姐被宋涛身上的男气息,熏得意乱神迷,那里注意到他问的是什么,便随口问道。“什么呀?”
宋涛继续神秘道:“因为它们是最著名的烟花之地,也就是古代说的青楼,男人们当然喜欢去了。”
苏姐一听脸又红了,马上挥着一对小粉拳,在宋涛身上擂打起来,直到宋涛求饶,下才停下。好奇的问道:“八大胡同?难道那里全是干那种事的地方?”
“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是一等二等,娼妓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它们分别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那都是因为你们男人有需要,它们才那么兴盛。小弟,你了解的这么清楚,你不会也去过那种地方吧?”苏姐疑问道。
“那有啊!我只是看书上说的。再说,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我想去也去不成,哎!可惜啊!”宋涛故意道。
“你敢去!你要是去,看我不把你给咔嚓了!”苏姐恶狠狠的用手做出个让所有男胆寒的动作后,又红着脸低声道:“就算你真想要,也不用去那种地方啊!”
宋涛突然心有所悟,想到:“苏姐不会真的喜欢上我了吧?其实,我对她也有好感,但现在应该还谈不上就是爱情吧,算了,随缘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