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采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宋涛才慢慢的从参悟的状态中醒来。他自己检查了一下身体,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变化。功力没有增加,身体没有变强。但是,又觉得好像多了点什么,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要是让李老爷子现在再看见宋涛,就会发现其精神有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他,气质很亲切,给人以如沐春风般的感觉,眼神清澈,神情自然,给人种莫名的信任感。总之,是魅力又有了增加。
宋涛看了下表,才过了五分钟。看来人精神世界的时间,和现实中有很大差别。当年,有人让爱因斯坦用最易懂的话,解释一下他的相对论时,他就说,在同样现实时间下,一个夏天穿着皮袄,在火炉边烤火的人的感觉到的时间,和一个同等条件下,和美女在聊天的人感觉到的时间,肯定不同,这就是简单相对论。
宋涛边走边欣赏着山里沿途的风景,不知不觉的走出很远。在经过一个山坳后,前面出现了一个岔口。只见有一群人集中在前面,看他们的装束,应该是附近准备进山打猎采药的当地人。他们约有二三十人,各个身体强壮,随身携带着猎枪和工具等野外必须品。宋涛想上去询问下,鬼毒医居住的黑风口如何走,所以主动走上前搭话。
刚走近人群,宋涛就看见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在户外用品商店,遇见的那个中年汉子。那汉子也看见了宋涛,便直接迎上来问道:“兄弟,是你啊,你怎么来这?”
宋涛一看遇见了熟人,感到很高兴,便对他们说要去黑风口找个朋友。
汉子很是热情,听说宋涛要独自一人进山,而且还是去黑风口,便道:“兄弟,看年龄我应该比你大,我就托个大,叫你一声兄弟。不是我说你,虽然这几年山里野兽少了很多,没那么危险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能独自去的。象我们这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要集体进山,也好相互有个照应。我看你应该不是普通人,这几年,我们也见过不少有本事的人,自己进山采药寻宝。要不这样,我们反正也要路过黑风口,你就跟着我们走吧。估计两天后就差不多能到,到时候再分手如何?就算我还你的人情。”
“大哥,那不会麻烦你们吧?”
“大家都是出门在外,有什么麻烦的。我们山里人,不象你们城里人那么会说话,但没什么坏心眼,你要看得起咱们兄弟,就一起上路。”
“好!大哥,还有各位兄弟们。既然大家有这个缘分,我就不客气了。在路上还请各位兄弟多多照顾了。小弟叫宋涛,你们叫我涛子就行。”
那汉子又道:“咳!真是不好意思,丑话咱说在头里,我现在不能马上还你的钱,要等到从山里回来,卖了山货后,才能还你的钱。
宋涛赶快说:“大哥说这话,可就太外气了。你要是看得起我这个朋友,就不要再提钱的事,行不?”
“痛快,涛子兄弟,我叫大壮,山里人的名字简单,好养活。咱们人齐了,马上就进山。兄弟们,给山外来的涛子兄弟打个招呼。”
剩下的人纷纷过来,笑着给宋涛打着招呼,很是热情。还有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听说宋涛是城市里来的,直接围上来,问着城里的新鲜东西,估计是还从没进过大点城市。就这样,宋涛和大壮一行人,结伴相随,开始了长白山之旅。
经过一段时间聊天后,宋涛和大壮更加熟悉起来。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来自一个村子。每年这个时候,都要集体去山里打猎采药,然后卖给城里的皮毛商和药商。所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着长白山的物产生存下来的,对长白山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从小他们就有对山神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据大壮讲,他们这次进山,主要是为了采人参。采参可分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阴历四五月间,此时百草初生,树叶封门。参苗萌发,叫“放芽草”。
第二个阶段,是六七月间,丛草浓绿,参叶藏在杂草中,最难辨认,叫“放黑草”,民间称“青榔头市”。
第三个阶段,是**月间,秋天参籽成熟,鲜红光洁,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故民间亦称“红榔头市”,为采参黄金季节。九月以后,参籽落净,又曰“放刷帚头”、“放黄罗伞”,或曰“放韭菜花”。
入山时,可分“拉帮”放山和“单棍撮”两种。单棍撮是单人进山,只有那些经验很丰富的人,才有能力自己进山寻参。拉帮放山是集体拉帮入山者,约三五人或五七人一组。入山时备好小米、咸菜、简易炊具及生产工具镐头、刀子、斧子、鹿骨针、红绳、油布之类。由经验丰富的把头率领入山。

在看好的山场,选择风向、阳光较好,土质松软,水源充足适宜于人参生长的地方,压“沧”住下,并在沧子东北方近处,立“老爷府”。入山前,先拜老把头神,插草为香,请求保佑。
“大壮哥,你们这次进山采参,怎么还有十几岁的孩子跟着?”
“你不知道,集体采参队伍中,有明确的分工。主要成员有‘把头’、‘边棍’和‘端锅的’。把头是领导,边棍是压队的,端锅的是小组中专管做饭的。入山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就是比锄杆略粗稍长的棍子。寻参时,每个成员之间拉开距离,中间约隔一棍之长,棍棍相接,横排前进。除把头由有威望有经验的人担当外,两个‘边棍’把边,中间叫‘挑杆的’。夹在挑杆与边棍之间的,一般都是初入山的‘雏把’,多由新入伙的‘小半拉子’就是未成年的长工充当。‘端锅的’则留在‘沧子’里做饭。”
“哦,你们带他们来,是要他们学习采参技术?”
“是啊,我们山里人和你们城里人不一样,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父母传下来的生存技能,就和上学一样。我们每年都带村子里十几岁的孩子,进山来学习经验,这是他们以后吃饭的手艺。”
“我以前听说,你们采参还有很多规矩和忌讳是吗?你给我提前说说,别到时候,让我这个外人坏了大家的事。”
“好,其实也没什么严格的规矩,就是山里人迷信人参是种有灵性的宝贝,采时要注意说话,怕把参给吓跑了。你要想听,我就给你简单说说。一是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如此一喊棒槌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此时把头就要问:‘什么货?’发现者则答:‘五品叶’或‘六品叶’。然后同伙人笑曰:‘快当!快当!’前面发现者的报告叫‘喊山’,后边应和者的问语、贺词叫‘接山’。这一喊一接,目的是要把人参吓住,同时自然有报告、祝贺之意。见面说‘快当’,是咱们山里人的礼节。表现心理和祝愿,取其吉利的意思。”
“为什么把人参叫棒槌?还有五品叶、六品叶是什么意思?”
“我们山里人把人参叫棒槌,因为有一种鸟专门爱吃人参果,人们都叫它是棒槌鸟。它又专门喜欢在野兽都去不了的山砬子上活动,它最爱吃人参果。但是,吃下的种子是不消化的,排出的粪便就拉在山砬子上。拉出的种子,遇到了既向阳又曝晒不着的肥沃土质时,才能发芽生长。所以,后来把人参叫棒槌。”
“人参是多年生长的植物,生长的年头越长,人参的个儿就越大越老,药力也越强,品位也越高。它是每年春天都发芽生长的,秋后也和其他草一样都枯黄落叶了。它发芽后只长一根梃儿,梃上转圈长叶子。初生时是三张小叶片,我们叫它是‘山花子’。第二年为五张叶子,像是人的手掌,就叫‘巴掌子’。第三年以后,梃顶端长出两支叶柄,每支叶柄上都有五片叶,这时叫‘二夹子’。四年为三支叶柄,像插蜡烛用的蜡台儿,就叫‘灯台子’。五年时为四支叶柄,称为‘四品叶’,六年梃的顶端长出五支叶柄,就叫‘五品叶’,直至长出六支叶柄为止,以后的都叫‘六品叶’了。只有‘六品叶’的棒槌才称得上是人参。”
“原来里边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对了,我以前听说你们采参前,还要先用红线把人参捆起来后才能采,说是怕人参跑掉,这是真的吗?”
“哈哈哈哈!人参是生长在地下的根,还长着很多的须根,扒在土里牢牢的,怎能自己跑掉呢?那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因为以前采参人,都是结伙上山的,不管谁发现了人参,自己都不能单独占有。当一个人发现人参后,要做个记号,所以,才用红线拴在上面,以便招呼大家一起来采挖。挖参时,要把两根树枝插在参棵的两旁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参棵子用红线绑在树枝上,再把红线的两端拴上铜大钱。”
“那你们用什么挖参?”
“采参人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必须尽量地保护好人参的须根。所以,挖参才费工呢。人参的须根,如果被铁或是金属器械碰伤了,就会产生烂根的现象。所以,还不能用铁锹、铁镐之类的金属利器采挖人参。我们随身都带着硬木棍儿或是狍子角、鹿角什么的带尖的用具。为了人参的须根不损坏,有时还得先用水泡软参须部分的泥土,再慢慢地沿着参须一点点地挖出才成。有时候,遇到好参,光挖都要化几天功夫才可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