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涛所开的店,在最着名的古玩街上。店不大,主要卖玉石,竹木等杂项。投资不太多,干好了,也能赚点小钱。他平时就喜欢在古玩街四处逛逛。一来,看看市场,长长眼力;二来,也淘点便宜的东西,转手赚个差价。
古玩的乐趣,就在捡漏和打眼上,用低价钱买了好东西,那就是捡漏,反之就叫打眼。这行有不成文的规定,货一出手一概不退,是赚是赔全靠眼力。低价买到好东西,那店主无话可说,但要是打了眼后,您也只能把牙往肚子里吞了。
早年,曾经就有一个铜鸭子,换了半条街的捡漏奇闻。也有老前辈打眼后,活活被气死的惨剧。名声在这行当里,有时比命都重要。也就因为这潜规则,也导致了现在做假者的猖狂。
宋涛靠着自己的眼光,也捡过不少小漏,当然也打过眼,总体还是赚多赔少。
在路上,吃了顿奢华版的油条豆腐脑魅力早餐。他便到了市里最大的古玩街。
今天是周末,是古玩街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人来这里摆地摊,他们被称为流商,那些有固定商铺的是坐商。当然,地摊里真的东西很少,他们也是从别的地方收来的,但也会有捡漏的机会,可能卖主都不知道东西的价值。
地摊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就是真正靠眼力的时候了。你看见好东西不能多呆,要不卖主就知道你想要,价格肯定会宰你一下。但你也不能让东西离开你的手,要不就可能被别人拿走。这时,就是考验表演功力的时候了。先和卖家聊几句,再不着边际的问价,砍价,最后立即出手,讲究的是快,准,狠。里面的门道多了去,最好笑的是,看上了一件好东西,人家就是绷着价不卖,怎么说都不行,到最后一问,原来那是人家压箱底的货,招揽客人就靠它了,打死也不卖的东西,真是浪费时间。
古玩街分几大块,有卖瓷器的,有买书画的,有卖家具的,还有像宋涛这样卖玉石杂项的。今天,这里是人山人海,宋涛没有回自己的店铺,他先要在地摊上转转,看能有什么收获没。
宋涛在人流中走着,时不时蹲下来,拿起点东西看看,但都没有满意的。因为人太多,导致很拥挤,天气也很热,他便集中专注力,来感知周围的变化,尽量避免和别人的身体接触。他利用最少的力,在人群中行走。他慢慢的感觉四周,原本拥挤吵杂的环境,开始静了下来。
心念不断的感知到身体肌肉的动态,包括脚底接触地面的感觉,双腿提起放下,前后移动的变化,臀部的扭动,双臂的摆动等等,身体各部分大块的肌肉,全在他的感知之下。以前他是做不到这样的,只能感知到身体一部分肌肉的动作,一旦专注力转移,就失去了对原来部位的感知,心念只能集中在很有限的范围内。
自从那次五禽戏的自发功后,他的心念就变细了很多,范围也扩大了不少。那时,就可以感知到脚部和腿部的肌肉,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就好像脑子里突然多了很多工作一样,很多以前感觉不到的信息出现,有种CPU跟不上信息处理速度的感觉。很快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他查了查书,从心理学上找到了解释。说白了,就是宋涛从他自己的潜意识那里,要回来些工作。
我们身体里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系统,是潜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掌管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动作、呼吸、肌肉、内脏、消化等等,是人最主要的神经系统之一。
我们的意识,只是给它们下达指令,然后由它们具体的调动身体各部分去执行命令,我们的身体,是有无数个精密的小部分组成的,每个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可惜的是,普通人一生也用不到其的万分之一。如果谁能完全把它们全部利用起来,那就可以称为超人了。这就好像一部机器,功能无比的强大,可惜我们只是利用微小的一部分。
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自我潜能,探寻生命的奥秘。这就是宋涛对现在身体状态的理解。很快的他完全进入了定境,观察感知着身体所有的动作,大脑计算着四周的情况,一些常人难以通过的缝隙中,在他控制肌肉的伸缩变化中也轻易通过了,但没人去注意他的行动。

突然,在宋涛经过一个地摊的时候,感知有了微小的波动,在平时他也肯定要忽略掉的,但今天他就感到了,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他心中一动,走到了那个摊位上。
摊子很小,卖主是个老汉,看来也是从城外来赶早市的。一块布上,摆了几件东西,几个瓷器,一件雕像,还有串暗红色的佛珠。宋涛一一拿起看了遍,东西都是仿品,没什么出奇之处。当拿到那串暗红色的佛珠的时候,露出一丝怪异的表情,要说这几年他对佛学有过很深入的研究,本身他修行的四念处,就是佛家的功法。佛珠是古玩杂项的一种小的门类,他自己也收藏了不少。有玉石类的,有木制的,还有菩提类的。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
据传说,2500多年前,世尊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真正的菩提树是什么样子,宋涛还没见过。但菩提子做的佛珠,他见过不少。什么太阳子、月亮子、星月、白玉、缅茄、阿修罗、金刚、莲花、摩尼子等,他自己也买菩提手钏。但今天手里的这串暗红色的佛珠,他还真没见过。它入手很沉,不看质地凭重量,还以为是玉石,颜色暗红。仔细看里面,好像还有什么在流动。
珠子不大,手感极其光滑,一摸就是常年盘玩形成包浆,这也正常。佛珠本来就是佛教徒日常修行计数工具,常年下来,自然手感好。但上手的佛珠,质地多是木制,很少见玉石做的。这串重量又比木沉得多,真是奇怪。
宋涛心里奇怪,脸上却没什么变化,他拿起佛珠问那个老大爷:“大爷,您这珠子哪里来的?”
大爷看了看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以前收的吧。你想要?想要便宜点给你。”
宋涛一听,心里有底了。卖主没有给自己讲故事,说明他也不知道来历。刚才他试探只是说珠子,没说是佛珠,卖主也没反应,看来是真不知道,这就好砍价了。他又看了一下,珠子好像是金刚子,一种大型常绿阔叶树木.,主要生长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区平原的南部边境地区。
金刚子据佛教书籍介绍,是金刚树所结之子。因此,释迦佛当时叫他的弟子们穿起来,用以念佛、念法、念僧。因此,把它取名“金刚菩提子”。本身金刚子不是光滑的,可能经过僧侣们常年的使用,被盘磨的十分光滑。但它的重量,要比这串轻不少,质地也没这坚硬。
宋涛想起刚才的感知波动,心里一动,难道真是这串佛珠的问题。他再把专注力集中在手上,看能不能感知到什么。果然,当他把感知集中在拿着佛珠的手上时,指尖的肌肉和以往有了不同,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从皮肤毛孔缓慢的进入到指尖的肌肉中,感觉暖暖的。
宋涛发现后大惊:“这难道真是什么宝物。以前没少看网络小说,玄幻、仙侠、科幻的主角,都是无意发现什么天材地宝,就开始了神奇的经历。难道我这次也遇见了?”想到这,他稳住心神。开始和卖主砍价,本来卖主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再上他的经验,最后以很低的价格就买到了。
宋涛拿起佛珠,也没什么心思再逛了,转身就走向自己的店铺。打开店门,小店大约有二三十平米,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红木桌子,几把椅子,两排博古架上,放了些商品。几个柜台里有不少玉器奇石,别的也没什么摆设。
自从宋涛开始读书修炼以后,他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就变的很低。加上没别的爱好,所以,他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购买修炼需要的药材上。正好现在人都在早市地摊上,没什么客人,他坐下来,二话不说,就开始研究手中的佛珠。
手里的佛珠呈暗红色,珠子大小一致,入手光滑,乍看和别的佛珠没什么两样,但随着宋涛感知的集中,慢慢发现奇怪的地方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