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咏月咏酒咏苍生(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宗保吟出的这首诗确实是汴京城内一个过了气的昔日花魁作出来的,以她的女子才情,也算得上上乘之作,只是柳永如此七情上面却是其他的缘故。
几年前,柳永在汴京城内,风光无限,上门求诗的姑娘家络绎不绝。柳永也借此流连在诸位花魁的芙蓉帐中。
有一日,一个年华逝去的花魁也来找柳永求词,而柳永当时周旋于几个绝色花魁之前,对她未免有些怠慢。这花魁想到自己年轻时,人人拜倒石榴裙下的盛景,再看如今遭人冷落的际遇,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讽刺柳永。
这首诗所知者极少,柳永也一直引为平生丑事,没想到如今杨宗保当众念出,一时激动,就被烈酒呛到了。
此时,那间厢房内的温和声音适时响起:“第二题‘咏月’如果只论第一首,当然是杨公子胜出,不过柳公子的第二首同样是上乘之作。今日第一题张先公子胜出,这第二题就算杨宗保与柳永二人一同胜出了。还有第三题,诸位才子可不能退让了,莫非坐看他们三人夺得胧翠阁的三甲?”
若是往日,是没有人为这青楼的三甲争得头破血流的,但今天,所有人都看出了那间厢房里的客人贵不可言,再加上才子之间各有傲气,哪有服输之人,于是都对第三题摩拳擦掌。
那温和的声音说道:“同叔,刚才饮酒咏月,你自然是不弱于任何人,第三题是‘咏苍生’,不知可否难住你呢?”
杨宗保此时才心下了然,原来真宗是想让晏殊赢下第三局,近日恐怕考风月是假,借诗词了解这些年轻才子对天下苍生的态度才是主题吧!
可是朝中贤臣无数,为什么官家这么极力寻找年轻才子中的治国之才呢?这些人怎么也要一二十年才能成气候啊!一二十年后?杨宗保灵光一闪,顿时明白过来。真宗皇帝如今是在为小皇子打造班底。近日选中的人才一定会送入东宫,陪伴太子成长,十几年后,自然是太子依赖的国之重臣。
真宗皇帝最喜欢的年轻一代当然是晏殊,因此他今夜才极力希望晏殊有所表现。杨宗保想到,凭自己与杨婕妤的关系,已经和小皇子绑在了一条船上,就算今晚夺不了魁首,异日也是东宫近臣。今夜这样的机会,还是留给才子们表现,为东宫多选些贤良之才吧。
想到这里,杨宗保立时有了退让之意,锋芒内敛。
只是世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晏殊的词以寂寥离愁见长,柳永更是婉约瑰丽,张先则是飘渺清怨。以三人的风格吟诵苍生,完全不搭调。
真宗皇帝选材之心急切,方法难免过激。以柳永,晏殊的才学,胸中未尝没有济怀天下之心。只是他们无法用他们诗词的风格展现出来而已。因此,张先,柳永,晏殊的三首咏苍生的诗词虽然遣词尚可,但意境却难称经典。

真宗听到三大才子与其他人的诗作之后,略感遗憾,却发现先前表现抢眼的杨宗保似乎坐在那里出神,于是说道:“杨公子,不知对于这一题,可有佳作?”
杨宗保此时已经不准备再有什么惊人之举。吟诵苍生?不如就吟诵一番百姓生活就好。杨宗保看着厢房窗外,依稀映入的金明池夜景,想到此地繁华,尽因金明风月而起,而金明池的景色,自然是在端午祭时才达到顶峰。
于是,杨宗保仿若见到端午龙舟马球的盛事一般,轻声吟道:“昨日传宣唤打球,星丸月杖奉宸游。上阳宫女偏跻捷,争得楼前第一筹。”这首宫廷诗词讲的是宫中女伎在端午之时,与民同乐,进行与男子马球类似的女子驴球比赛时的盛景。
听到杨宗保的这首诗,那间厢房里却传出几声惊叹之声,一晚上都没有升起的卷帘终于升起,楼内宾客终于见到了这几个神秘宾客的庐山真面目。
厢房之内,只有一立四坐的五个人。那站着的自然是一个老太监。焦无忌偏过头来说道:“公子,左首的那位长者是副宰相丁谓丁大人,坐在他下首的是五鬼之一,精通音律的陈彭年大人,他在千年编成了‘广韵’,官家评价千年第一,如今圣眷正隆啊!”
弄清了这三人的身份,那么坐在主位的一定是官家,而那个嘴角挂着宠辱不惊闲适笑意的年轻人,就是未来的‘太平宰相’晏殊了。
杨宗保看到自己的一首普通的宫廷诗就将官家惊出了真面目,立时觉得不妥,转瞬之间,明白过来的他惊处一身冷汗。
这首他从杨慎的记忆中信手拈来的一首宫廷诗正是太宗,真宗两朝都很受宠的宫廷诗人宋白所作。
宋白并非真名,只是个宫廷诗人的笔名而已。所谓宫廷诗人,就是负责在官家兴致来了,和宫廷宴会之上,专门吟诗作对的官员。当年的李白也曾经在宫中当过这个职位。
北宋的这位宫廷诗人,想做大宋李白,就自号宋白。宋白在太宗年间,还真的做到了朝廷的高位。杨宗保随性念出的就是他在宫中为官家作的诗。
可是这样的诗从来都没有流出宫廷。杨宗保竟然能随意的吟出官家茶余饭后听到的一首闲诗,立时让官家警觉。难道天波府的触角深入宫廷?难道朕每时每刻的一点小举动,他们都了如指掌?
杨宗保此时悔之晚矣!唉,凡穿越者,必然剽窃诗词,可是剽窃到自己这样引起君王猜忌的,真是衰到家了,还是要想办法弥补才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