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力量对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约国与联约国相互宣战后,一些地方已在激烈激战,一些地方剑拔驽张战争一触即发。看小说我就去网 www.xiaoshuodaquan.com明里暗里,两大军事集团都在加紧扩充军备,都欲使己方不至输给对方,就总的来看,交战双方经济、军事力量对比,联约国占优势。
1875年英、法、俄、日、西五国(含殖民地)总人口约9.8亿人,战争动员令发布后,陆军兵力达1200多万人;德、中、奥三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约6.7亿人,战争动员令完发布后,陆军兵力为7百多万人(主要中国并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
军事力量对比:空军,新约国强于联约国,德国有飞机400架,奥斯曼土耳奇有32架,中国有1400架各类飞机;英国有飞机450架,法国有380架,俄国有320架,西班牙有280架,日本250架;海军,则联约国强于新约国,联约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1573艘,新约国海军编制内各类水面舰艇仅500多艘。——美国飞机600架,——各类舰只454艘。
在其它方面,近几年随着各种新科技、新生产工艺、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世界主要国家的各项工业生产指数成几何倍增长,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从总体来说,联约国还是大大强于新约国。
钢产量:英国500万吨、法国420万吨、俄罗斯350万吨,日本320万吨,西班牙210万吨;德国440万吨、奥斯曼土耳奇50万吨,中国600万吨。——美国530万吨。
煤产量:英国8400万吨,法国6500万吨、俄罗斯5100万吨,、西班牙4100吨,日本300万吨;德国5700万吨、奥斯曼土耳奇4500万吨,中国9800万吨。——美国1.5亿吨。
石油开采量:英国3000万桶,法国2500万桶,俄罗斯1700万桶,西班牙1000万桶,日本20万桶;德国2600万桶,奥斯曼土耳奇200万桶,中国4000万桶。——美国3500万桶。
电力:英国200亿度,法国220亿度,俄罗俄170亿度,西班牙100亿度,日本90亿度;德国190亿度,奥斯曼土耳奇10亿度,中国400亿度。——美国250亿度。
汽车:英国21万辆,法国25万辆,俄罗斯11万辆,西班牙9万辆,日本6万辆;德国22万辆,奥斯曼土耳奇2万辆,中国50万辆。——美国30万辆。
电机产值:英国3.2亿美元,法国2.4亿美元,俄罗斯1.1亿美元,西班牙8000万美元,日本6000万美元;德国2.8亿美元,奥斯曼帝国500万美元,中国3亿美元。——美国4亿美元。
工业总值:英国130亿美元,法国110亿美元,俄罗斯78亿美元,西班牙65亿美元,日本60亿美元;德国115亿美元,奥斯曼帝国30亿美元,中国135亿美元。——美国128亿美元。
国家综合实力排名:英国第一,美国第二,德国第三,中国第四,法国第五,俄罗斯第六,西班牙第七,日本第八,意大利第九,奥斯曼土耳奇第十七。这里,排名有所上升的是美国、中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得利于欧洲大量的移民,日本得利于美、英的鼎力扶持,中国完全依靠自身发展。
以上统计数据全都包含了各国海外殖民地的工、农业产值,中国因没有殖民地,所以排名吃了点亏。
中国、德国、奥斯曼土耳奇帝国三国新约签订生效后,公元1875年10月13日,林逸召开第一次军政综合会议,这是有关中国整体战略布局的讨论会议,重点讨论中国与盟国之间的战略配合问题,它将决定中国今后的战略进攻方向。
秋风习习,落叶飘飞,北京香山的枫叶又红了。在南单街九号综合会议大厅里,政务院与军事委员会各委员们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新约的签订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德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参战使中国对五国的战争压力减小了,而对最后胜利的把握则增大了。
“各位!我们开会!”林逸笑容灿烂,他很欣慰,刘汝明不辱使命终达成最初的战略设想。
与德、奥土两国结盟后,林逸并没有让刘明汝回国,而是让刘汝明长期留在德国,领导中国对欧洲的一切事务,包括军事、情报、外交、经济、工业、文化、教育等,主要协调与德,奥土两国的配合工作。看小说首选更新最快的网www.xiaoshuodaquan.com
“新约的签订,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盟国,今后我们做事目光要放远些了,不能还只是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算收成,得考虑盟国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大家说说看,今后我们怎么与盟国配合?”林逸作开场白。
“林主席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黑龙江方面军司令鲁万常上将大大咧咧,吼着粗粗的嗓门第一个开腔,透着一股真诚与直率。
此次军政联合会议,讨论的是国家整体战略问题,所有的军政委员悉数参加,就连在前线作战的胡野林、鲁万常等人也于百忙之中飞了回来。
鲁万常的话等于没说,林逸白一眼,气得够呛,暗骂:“什么都由我来想,都由我来说,哪还开这个军政会议干什么?”
可偏偏有人应和鲁万常的话,且比鲁万常还懒惰,还白痴!国防部长朱昊还一本正经呢:“仗,怎么样能打胜,我们就怎么样打?”
“这些人怎么这样啊?平常看他们在下面蛮精明,蛮有办法的啊!怎么这会个个像猪头似的不清白了呢?”林逸暗暗苦恨。
其它人个个不作声,齐望着他。林逸无奈,只得指名:“吴命陵部长先说说看吧!”如果没有鲁万常开头的那句恭奉话,可能早就有人发言了,绝不会出现这种冷场的场面。试想,都有人说听林逸的了,谁还敢发表看法?
战略方面的研究,是总参谋部的工作内容之一。参谋部部长吴命陵本想第一个发言,也应该由他来发言,可谁知鲁万常那个椤头青抢了“头彩”,他便不好作声了,但他知道最后还得由他来说。
吴命陵早有准备,从公文包中掏出一份文件,打开后缓缓道:“有关与盟国的战略配合问题,总参谋部战略研究所与临翼研究中心各提供了两套方案,综合后如下:第一套方案首先解决俄罗斯,德国由西向东进攻俄罗斯,中国由东向西进攻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由南进攻俄罗斯,三国于俄罗斯东欧平原会师,这一套方案是我们所力主的;第二套方案是德、奥土两国由西向东进攻中东,中国由东向西进攻阿富汗,三国会师于中东或会师于伊朗。这两套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打通新约国三国之间的联系。”
很显然,第一套方案对中国大大有利,德国与奥斯曼帝国进攻俄罗斯可以为中国减少许多的压力,大家纷纷附和第一套方案。
林逸却苦笑摇摇,向大家泼出一盆冰水:“第一套方案虽然美好,却不切实际,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大家疑惑地望着林逸,不知所以,只有吴命陵等少数几个人有着清醒的头脑,暗暗在点头。方案不是由中国一国来定,需三国共同协量,但以德国为主,因为三国新约中规定,三国以德国为主。对于这种虚名,在新约讨论中,林逸指示刘汝明不必计较太多。事实上,所达成的协议愿不愿意去履行,还不得都由自己决定?
林逸语重心长道:“宣战不等于开战!德国西面海上,南面陆地上面临着英、法两国巨大的压力,他们会主动进攻俄罗斯挑起战火,为自己增加负担吗?俄罗斯东面受到我人民军的巨大压力,他们会主动进攻德国,为自己增加一个强敌吗?因此,两个各有所累的国家虽然宣战,却一时不会开战。另外,从德国自身的战略出发,德国人最迫切也最现实的不是与我们打通交通线,而是与奥斯曼斯土耳奇帝国连接起来,种种理由表明,你们说,我们是不是一厢情愿了?”
大家恍然点点,林逸接着说:“俄罗斯地处北极,天寒地冻,不适宜长期作战,一年到尾就那么几个月可以进攻,这又能推进多少公里?况且俄罗斯庞大,人口众多,军力强大,中、德、奥土三国想要打通交通线不知何年何月去了?想要首先解决俄罗斯更不知何年何月去了?这些是不是说明,第一套方案不切实际?”
对于俄罗斯寒冷的天气,没有几个人能有深刻的认识,但鲁万常与胡野林却有切身的感受,他们面容肃然。吴命陵与林逸持一样的观点,深以为然:“我也是这样想,如果德国人要进攻的话,他们首选进攻方向应是奥地利,而非俄罗斯!”他停顿,扫一眼,充满强大自信道:“我来开会时,总参谋部机务室正在接收从德国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请大家稍等片刻,我们很快就会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想的了!它应该不出林主席的预料之外!”
对于第二套方案,大家不甚满意,让中国与德、奥土两国在中东会师,不是增加人民军的负担吗?第二集团军司令古华上将忿忿道:“中国东面要面对日本人,南面需应对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西北面要顶住俄罗斯人,压力何其重?怎能再往我们肩上添包袱?暂且不说人民军能否突破英俄两国在阿富汗设置的防线,就算人民军成功突破后,让人民军顺利进入中东或是伊朗,不是让中国面对更多的英、法、西三国的部队吗?中东是欧洲的东大门,英、法、西三国要想增兵调度那是很简单的事,那可不像东南亚一样,半月也增调不过来一个兵啊!”

新疆方面军司令胡野林上将同样不满:“打通中东交通线后,从中国——阿富汗——伊朗——中东这条漫长的交通线中,将面临着艰难而凶险的考验,随时有可能遭到当地民众的偷袭、破坏,或是遭到北面俄罗斯的腰斩,去年人民军西进失败,就是明证!”
这时,会议厅的房门被轻轻打开,总参谋部格恩威上校送来电报。
吴命陵接过电报细细看着,会厅安静下来,大家静等他的通报。
好一会儿后,吴命陵扬起头:“这是德国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内容大致是:德国准备进攻奥地利,打通与奥斯曼土耳奇之间的联系,然后联合进军中东,他们要求中国由阿富汗往西攻,与他们会师于中东;德国要求中国提供飞机、坦克、电力、制造业等方面的技术;德国要求中国与他们一起向奥斯曼土耳奇帝国提供各种军事援助,包括培训军队、派遣教官、军事技术、基础工业、国防资金等方面的援助。”
“岂有此理,全是他们自己的要求,没有考虑一点我们的感受!”军情部部长李满江愤怒,“没有我们一点好处,这种盟国要来有何用?”
“不用理他们,我们先解决东面的日本,或是南面东南亚的英、法、西再说!”海军政委周炳坤愤然道。
“要么,我们减轻对英、法、西三国驻东南亚军队和英驻阿富汗军队的逼压,单独解决俄罗斯后再说,让德、奥土与欧洲其它国家先耗着。”国防部长朱昊附和。
大家听完电报的内容十分来气,不由都做着自私的打算。
林逸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不足为怪道:“虽然国与国之间结为同盟,但谁都还是以本国利益为最上,不见联约国中,俄罗斯也不主动挑起与德国人的战争吗?”
接着问:“大家说说看,在德国人的要求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既不能在结盟之初便驳了德国人的面子,也不能做有损自己利益的事!”
政务院副总理刘昌浩同意军情部部长李满江的意见,软软道:“我们还是先打了东面的日本再说!”对于日本,他有一种仇恨,他的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堂弟在济州岛中战死。
林逸自嘲一笑:“如果我们的海军足够强大,我倒还真想先解决了东面的日本再说呢!”
在朱昊的眼里,西洋国家是一丘之貉,不分德国、英国还是法国,他狠狠道:“要不,拿下东南亚,解除南面之危再说?”
林逸摇摇头:“现在在东南亚投入巨大兵力并不划算,只是为了切断日本与欧洲的贸易线吗?”
这也不行,那不行?难道还真应着德国人往中东打了?大家不由望着林逸,等待他的答案。
鲁万常性躁,问:“林主席!您说怎么打?我们听您的!”又回到了他会初时说的话,不想,他还真有先见之明呢!
林逸默默不语,慢慢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手拍在一大块地方,豪气冲天道:“先打印度!”
众人大吃一惊,失语成声:“印度?”然后聚目注视地图上的南亚次大陆,浮想翩翩。
总政治部部长龚敏问:“林主席!为何是印度?”
林逸不直接回答,转而言其它,望着政务院总理潘文华问:“我国的钢产量是多少?”
潘文华莫名其妙,不知林逸所问为何,不过还是赶紧接答:“去年的统计年产量是600万吨!今年可能会增长30%!”
林逸点点头,又转问总后勤部部长柳重中:“柳部长!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多少?”中国大型的钢铁企业基本集中在总后勤部五大企业集团中。
柳重中稔熟地回答:“这几年,国家、民间对钢铁行业的投资力度很大,生产能力成倍增长,我国钢铁企业去年的产生能力已达800万吨!”
“大家听听!”林逸眼扫视一圈,别有深意地问,“我国钢铁企业有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可为何只产生出600万吨的钢铁来呢?是我们的生产工艺落后吗?还是我们的管理不善?”
大家不知所以,摇摇头均不能作答,不知其中为何因,更不知这问题与今天会议的主题有何关系?
“告诉大家,我国炼钢炼铁的工艺世界第一,企业管理世界最先进,可为什么同样产能的钢铁企业冶炼同样数量的铁矿石,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们产出的钢铁却要少许多呢?”林逸轻敲桌问,眼睛在会议扫来扫去,“柳重中部长,你来回答!”
柳重中点头,为大家解疑:“我国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生产规模均居世界最前列,可产量并没能与世界各国拉开距离,并且还出现目前这种产量大大小于产能的现象,是因为我国采用的铁矿石的含度低,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产量。”
军情部部长李满江问:“为何我们不用高含量的铁矿石来炼钢呢?”
“这个问题只能由刘副总理来回答!”柳重中把球踢到别人身上。
政务院副总理刘昌浩苦笑:“不是我们不想用,而是我们没得用。”轻叹一声:“唉!世界上铁矿石含量高、蕴藏丰富且易开采的地方有三个,分别为:南美洲的巴西,澳洲的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它的铁矿石为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所垄断;澳大利亚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铁矿石为日本、英国所垄断;印度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铁矿石为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所垄断,这些根本没有我国的份,我们又哪来的高含量的铁矿石炼钢呢?”
鲁万常愤闷,他最恨世间不平事:“又是英国,什么好事都给他们占去了!”
“谁让他们的祖辈走到了前头呢?”林逸暗叹,回到主题:“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打印度的主要原因,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大战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经济!打的就是后勤!妄想歼灭敌人多少多少兵力,就想迫使敌人投降的幻想请大家最好打消掉!”他拧紧双眉:“印度与澳洲是英国、法国与日本等国的工业命脉,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进攻澳洲呢!”
试想想,没有了铁矿石,怎么炼钢?没有钢铁,怎么造枪炮、军舰?没有了枪炮、军舰,那还不任人宰割?大家这时方明白林逸真正的战略意图,一剑刺入敌人的要害,厉害啊!众人叹服。
吴命陵顺着林逸的意思,进一步补充:“占领印度,既可从印度洋上掐断欧洲至东亚的航线,又可由陆路向西进攻,进入伊朗,到达中东,这不也达到了德国提出的我们与其会师于中东的要求了吗?”
众人频频点头,林逸笑意盎然环视,又说:“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其工农产值在大英帝国中所占比例不少于20%,其经济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掌控,军事与政治为英国驻印总督府所掌控。如果我们占领了印度,无疑如斩断了英国五个经济手指的一指,对其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另外,占领了印度不是也为我国的钢铁生产提供了极佳的铁矿石原料来源吗?”
占领印度的重大意义讲明后,第二集团军司令古华从军事角度问:“印度虽与我国陆地相邻,但相隔的全都是高山雪岭,并不好进攻啊!”
林逸望向吴命陵,示意他来回答。吴命陵会意,侃侃而谈:“印度军力孱弱,不堪一击,所驻英军也少,不足为虑,目前其大部分兵力被我第八集团军牵制于缅甸西部,我军只需出动两个军便可横扫整个南亚次大陆。”他停歇片刻,接着说:“印度虽与我国为高山雪所隔,但不需忧虑,我们进军的方向有两个,一为从缅甸西部进攻,一为从南疆与西藏进攻。现在既然缅甸西部有英印联军堵防,我们唯一可选择进军的方向便是南疆了。”
他抬头向上,神往道:“由北向南,遣一上将,率五万精兵,越过喜马拉雅山,以泰山压顶之势,咆哮而下,不出半年,便可横扫整个南亚次大陆,饮马印度洋!”
大家不由被吴命陵说得热血沸腾,原来,印度大陆这么容易拿下的啊!
林逸对吴命陵能顺着自己的思路瞬间做出如此判断和部署,亦甚至感佩服,暗赞:“吴命陵任总参谋部部长不虚职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