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击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华点头认同,林逸早就点明中俄之间的和平谈判不可指望,向西进攻接踵而至,有必要在此俄军阵线疏散,士气低落之时痛击俄军!
“胡司令所言有理!我赞同他的方案!”古华沉思片刻道。接着转问:“鲁司令意下如何?”
鲁万常爽快:“我当然同意,至少我北方方面军不用站在一旁看光光了!”
“好!就这么定了!空军方面由我与潘攀司令协调,我会把决议电传给总参谋部和林主席!”古华站起来。
胡野林与鲁万常也跟着站起来,“大家辛苦,今晚我请客!大家聚一聚,喝两杯!”古华道。
公元1877年7月18日上午9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人民军出动近600架轰炸机400架战斗机分批次对英俄在锡尔河与阿母河之间的临时防御阵地进行长达4个小时的狂轰滥炸,英俄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飞机,饱和的轰炸使英俄联军的精神出现疲劳状态。中午一时整,炎炎烈日晒得坦克车的装甲都可以煮熟蛋,人民军北装甲突击集团昆比亚部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千二百多辆坦克从六十里的正面开始向英俄阵地发起强攻。
两个小时后,成两个方块并行的装甲集团突破敌军三道防线,突入敌纵深三十里,后续跟进的步兵迅速锲入,在英俄联军之间划出一道道隔离火线。正面,人民军第一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南北分别攻击英第八集团军与俄乌拉尔方面军。
成功突破后,昆比亚所率领的两个装甲师与两个步师开始实施贯穿战术,他们抛开一切顾忌与诱惑高速向西行驶,一路分割英俄联军部队,突入七十里方停止下来转道向北攻击。虽然英俄联军大部已被分开了,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英俄联军混杂在一起:五千英军被驱赶到了了北半部,二万俄军被驱赶到南半部。
当人民军突击集团昆比亚部开始向敌纵深突击之时,英俄联军恐遭受包抄的危险,迅速收缩后退,这导致许多部队发生混乱,人民军飞机狂轰乱炸,英俄联军损失惨重,为掩护部队撤退,英俄联军空军迅速组织8个战斗机中队实施反击。锡尔河与阿母河之间广阔的草原上空爆发激烈空战,规模仅次于鄂布河空战。
英军轰炸机编队在战斗机编队的掩护下,直扑人民军昆比亚装甲突击集团,负责空中掩护的人民军8个战斗机中队闪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总计有400余架。从中午到天黑,草原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俄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草原上炸出一个个弹坑。人民军坦克上的防空机枪不甘示弱,织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俄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俄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来,又一批批被吞噬。
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俄飞机在中国战机的追逐下悻悻败走,人民军装甲突击部队损失甚微,仅损失十五辆坦克,但他们顺利分割英俄联军。此战英俄联军飞机被击落112架,损失过半,而中国飞机凭着优越的性能及地面火力的支援仅损失二十架!

面对这么惨重的损失,英俄联军空军指挥部司令德克尔克痛心疾首:“糟糕的一天!中国空军是英俄空军的恶梦,这严重摧毁了孩子们的信心!”之后,英俄空军再不敢出动,只敢在夜间升空活动,战区制空权全被人民军控制住。
中国装甲集群长驱直入,其威力与速度无可比拟,英俄许多部队在奔跑中崩溃,英俄联军司令部陷入惊慌失措之中。至第二清晨,英俄联军总司令英国人拉斯尔德上将沮丧地向俄东线总指挥杜耶维奇发电:“我想我们应该回欧洲了,现在我能充分理解总指挥阁下前几日所遭受的痛苦煎熬!”
杜耶维奇无奈回电安慰:“拉斯尔德将军!你能找到一条河流吗?我想你们应该在那里停下你们不由自主的脚步。我还得认真地提醒将军阁下,必须得是一条像鄂布河这样的大河!”
拉斯尔德把电报撕得粉碎:“可恶的俄国佬!”他本想俄国人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谁知换来的却是一番冷嘲热讽。
这是杜耶维奇对英国人前段时间讥笑北线俄军败退的回应,拉斯尔德命令俄乌拉尔方面军向第八集团军靠拢一道向西南方向撤退,但杜耶维奇却越级命令俄乌拉尔方面军向乌兹别克方面军靠拢往西北方向撤退,这是造成英俄联军分家的根本原因。
现在,杜耶维奇并不比英国人拉斯尔德轻松,南线乌拉尔方面军险情连连,这时乌兹别方面军又遭到中国北突击集团王永民部队的强攻,他就纳闷了,中国哪来那么多部队?
“速速查明情况!”他焦虑道。难道中俄和平谈判失败了?
情况很快查明,少将参谋柴科斯基报告:“中国北装甲突击集团南移两百里集中,向我乌兹别克集团发起进攻,目前鄂布河下游已空出四百里的防御真空。”
杜耶维奇马上判断,中国人不是全线进攻,仅是南线的重点突破,而北突击集团的进攻只是起牵制作用!
“让乌兹别方面军不要惊慌,那只是中国人的佯攻;令乌拉尔方面军继续向乌兹别方面军靠拢;其余部队高度警惕,监视对岸人民军动向!”杜耶维奇命令。
柴科斯基问:“总指挥不准备向对岸人民军发动一次反攻?”
杜耶维奇白痴似地望一眼柴科斯基:“你想让部队去送死吗?中国人装甲群随时可以机动调回!”
柴科斯基道:“我们可以派出一支精悍部队偷袭中国人!”
“不必多说!下去传达命令吧!”杜耶维奇截断。一个参谋懂什么?杜耶维奇洞察秋毫,他有一种预感中国人可能会往南方发展,那正是他所需要的。
柴科斯基暗叹,多好的一次反击机会啊!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