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两个孩子一瞬间就被河水吞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过了一座山,天泉河就在眼前了。
天泉河是天柱山中有名的一条怪河,河水每天要三起三落。天泉河发源于悬崖峭壁上的观音洞,平时细流涓涓,从洞口涌出,悠悠地飘下悬崖,如一丝银线,坠落在山下的河床上。每天的寅时、午时、酉时,观音洞中就突然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河水如出笼的野马奔涌而出,河面上顿时平地起波涛,眨眼间就如大海一样的涨潮了,而且比海潮涨得还要快,几乎是变魔术一样。河水汹涌陡涨,一下就将河上的小桥淹没了。桥上此刻如果有人,转眼间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半个小时后,河水又慢慢地退了,河床仿佛是有很多眼眼的漏斗一样,刚才还是惊涛骇浪的河水,一下就漏得精精光光,河床上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所以天泉桥头自古以来就竖有石碑,上面刻着:“寅、午、酉时,禁止过河。”
天泉河的秘密曾经引起杉树坪小学田老师的兴趣。田老师问过山里的老人,老人们说,是因为观音洞里有一头观音老母养的犀牛。犀牛每天要翻三次身,所以河水就要涨三次。田老师当然不相信这样的说法。田老师的研究结果是:天泉河的源头连着一条地下河,地下河很长很长,一直连着大海。大海的潮汐影响了天泉河的涨落。田老师是用科学道理来解释天泉河的秘密的,可是山里的人谁也不相信,包括杉树坪小学的老师们。天柱山里的秘密或者怪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科学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方向。
不管田老师如何去科学,山里人关心的是自己的娃子时河水的涨落。这就是秀儿为什么要等春儿的原因,因为他们时,非要过河不可。
但是下山后再绕到天泉桥,又要走很远的路。而春儿不愿走远路过桥,他总是背着秀儿从浅浅的河中趟过去。
下了一座山,天泉河就在眼前了。
秀儿的葵瓜子被嚼完了,春儿的野板栗也吃完了。
春儿早就卷起了裤腿。只等一到河边,弯下腰来,等着秀儿柔柔地伏在他的背上,然后,用双手柔柔地箍住他的脖子,淌过河去。
就在春儿挽裤腿的时候,山上有人唱起了山歌:
郎在山上摘批杷
姐在树下绣荷花
郎摘枇杷把打姐手
打得情姐肉一麻
浑身上下象针扎
山里的人,从小就会唱山歌的。天柱山的山歌,高亢,清亮,婉转,多情,如同被森林过滤的清风,悠悠的响起,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息。
春儿妈就是个山歌篓子,春儿自打娘胎里起,就是听着山歌长大的。现在,他一听这山歌,就嘻嘻的笑着,对秀儿眨眼睛了。
秀儿自然比春儿多几个心窟眼。她白了春儿一眼,没有吱声。
石榴开花叶叶青
郎将真心换姐心
不爱灯笼千只眼
要学蜡烛一条心
鸳鸯结伴永相亲
春儿嘻嘻笑着,就去牵秀儿的手。
秀儿突然红了脸,一甩手,自顾自的冲下了山。
春儿急了,连忙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喊:“唉~走错啦!”
春儿说走错了,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从这里下山,然后过河的。可是现在,秀儿却朝着左边的方向跑去了,那不是越跑就离天泉桥越远了吗?
可是秀儿不理他,仍然在前面疯跑。
而那山歌好像是在追着他们,又响了起来:
太阳当顶好歇荫,
二人交情要小心。
燕子衔泥口要紧,
石上磨刀磨(莫)作声。
春儿不知道秀儿为什么这么的疯跑,也不知道她要跑到哪里去。就心急火燎的在后面追喊。
秀儿一口气跑到了河边,一下子瘫坐下来,大口大口的喘气。
春儿随即也赶了上来,也是大口大口的喘气,两个人像被抛上岸的鱼,无暇说话,只是张大口,喘着气,用眼睛追着眼睛。用眼睛躲着眼睛。
春儿说,哎,哎,你,你跑,跑到这里,干什么啊?
秀儿不说话,只是朝河里一指。诺,你看啦。
春儿顺势望去,只见河水哗哗流淌,没看见什么特别的东西。
啊?看什么?水啊?
秀儿摇摇头,忽闪着黑眼睛,唉,再看啦,苕货!
南方人称红薯叫“苕”。红苕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没有心眼,南方人就称那些老实人叫“苕货”,也就是傻瓜的意思。
苕货春儿就摸了摸脑壳,再仔细望去。
噢,河中间,有一排石头,一直排到了对岸。
哦哈!石头!石头!
秀儿就抿嘴笑了。
咦,那是谁码的呀?

秀儿将小辫一甩,骄傲的说:“我爸!”
说着,就朝河边走去。
春儿喊道:“唉唉,秀儿,秀儿,我来背你嘛!”
秀儿头也不回:“我有脚!我不要你背!”
噢噢。春儿现在才明白,秀儿是听了山歌害了羞,不愿意在人前被他背,所以选择了她爸爸平时过河的地方,踩着石头过河了。
但是他们这么一跑,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过河时间,河水开始哗哗的流得湍急了。
而那山歌,又随着河水飘了过来:
无雨无水不成河,
无郎无姐不成歌,
郎情妹意歌声浓,
隔山隔水难隔歌,
情深意切歌声多。
来到河边,秀儿挽了裤腿,就要下河。
春儿现在坚持不让了。他非要走在前面,为秀儿探路。
早晨的河水,很凉,河床上圆溜溜的卵石,很滑,开始上涨的河水,很来劲儿。春儿就有些站立不稳,他登上一块石头,反手就来拉秀儿。
秀儿一下河,就感到河水沁骨了。就有些打哆嗦了。此时,也顾不得有谁在瞅他们了。她抓住春儿的手,也登上了石头。
石头太小,站不了两个人。
春儿就叫秀儿站稳,自己就瞅准下一个石头,猴样的纵身一跳,跳到了另一块石头上。转身招手,叫秀儿也跳。
秀儿的胆子毕竟小了。她望了望石头,不敢跳。
春儿就喊道;“还是我来背你吧!”
秀儿的倔脾气就上来了:“哪个要你背啊?”
既然不敢跳,她就又下河,小心翼翼的踩着滑溜溜的卵石,朝春儿走去。
春儿赶忙也下河,伸长手,去接她。
河水渐渐的涨高了。淌水已经很吃力了。春儿着急的喊道:“还是我来背你吧!”
秀儿此时犹豫了。她正想让春儿还是背她,山顶上的山歌又追了过来: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
那羊鹊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
娃娃要过河是哪个来背我吗?
我来背你吗!
唱歌的人唱的是《龙船调》,但是明显的改动了歌词,将“拜年”改成了“”,将“推我”改成了“背我”,好像是故意在跟他们开玩笑一样。
秀儿一听,又推开了春儿的手,吃力的朝前淌去。
河水明显的涨高了,刚才还是平了脚背的清浅的河水,眨眼间就淹到了小腿上,而且渐渐的朝膝盖上漫延。那些大石头,也渐渐的好像下沉了一般,之露出石面了。春儿和秀儿就这么别别扭扭的牵扯着,渐渐走到了河中央。
而在河的上游,开始出现白花花的一条银线,那是河水呼啦啦上涨的讯号。
而在河的两岸,开始有人为两个娃娃担心了。
——哎!快点过来啊!
——哎!过点细啊!
——哎!站稳了啊!
而那山歌,突然的消失了。
山腰的树林里,闪现出李鹞子的身影。
李鹞子显然听到了呼喊声。
李鹞子突然看见了河当中的秀儿和春儿。
他焦急地大声呼喊起来:“哎!秀儿啊!”
河中央,出现了一块很大的石头。春儿拉着秀儿的手,奋力朝着石头上走去。
秀儿听到有人在喊她,好像是爸爸的声音。但又像是在做梦一般。
春儿!春儿!我爸!我爸在喊我!
春儿此时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过河上了。他的耳中,只有河水哗哗奔流的声音。他咬紧牙关登上大石头,然后,奋力将秀儿往上拉。
就在这时,那块大石头突然在水中晃动起来!
春儿刚才登上石头的时候,就感觉那石头似乎不稳,他的身子也不由自主的晃荡了一下。但是,他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他只想快点将秀儿拉上来。
秀儿此时却心不在焉了。她回头使劲的张望,希望看见爸爸的身影。
——秀儿!
——秀儿!
啊啊,她看见了!
她看见爸爸像只鹞子,正朝河边飞了过来。
——哎!爸!
秀儿激动的登上大石头,正准备朝爸爸招手,那大石头在湍急的河水的冲击下,一下子摇晃起来。秀儿首先一歪,被她拉着的春儿脚下一滑,随着秀儿的一声惊叫,两人一下子就掉到了河里。
野马般的河水呼啦啦的咆哮着,冲了过来。
两个孩子一瞬间就被河水吞没了。
李鹞子亲眼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发狂地大喊大叫着,飞一般的朝河里扑去!
两岸目击这一幕的山民也连连发出惊呼。
救命啊!救命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